已有条评价
-
当你活着的时候,会思考生命是什么意思吗?当在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中,我们不大去想这状态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许要到临终或者生病(生命脆弱)的时候——在一种切换或者临界状态中,才会突然触发终极的思考。
生物和非生物,是人类创造的分类法,把大道一分为二,认为世界不属于此,就归为彼。但自然总会有一些东西,让人类尴尬,令智商着急。
要强分,就要有定义,生物就是有生命的东西,非生物就是没生命的东西。那什么是生命呢?
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呼吸着的人是活的,石头是死的;天上飞的鸟是活的,摊上卖的咸鱼是死的;盛开的花是活的,变成标本的虫是死的……用人类创造的名词列举吧,像愚公移山一样世世代代列举下去也许能做到把万物清晰归类。但还没等到那一天,有人弱弱地举出一物:病毒!
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显微镜,看到了此前从没看到的病毒。病毒的形状像几何图形,同一种类型的病毒都拥有完全相同的外观和大小。我 ……[ 展开全部 ] -
如果说教科书将我们拉开与科学的距离,那么科普书正在重新弥合这段距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同样是DNA、AGCT、蛋白质这样的概念,在高中生物教科书里出场的时候是那么毋庸置疑,已经深陷在题海里的学生们只能举手投降,努力把它们消化成一个又一个知识点,想办法塞入已经充满其他科目知识点的大脑里。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求知的乐趣和领悟后的豁然开朗。二十年后迟来的这本书又打开了当时生物课堂上的记忆,让我想起那个年轻的生物老师满黑板地写下字体飘逸的板书,随手画出精准的细胞结构图,用图解的方式向我们解释染色体裂变的过程。只是当时不知道珍惜,也忘了他的名字,高三以后为了备考也就把生物书丢在一边了。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除了唤起那些在熟悉和不熟悉之间的记忆之外,还为我们捡起了湮没在教科书、论文之外的生物史轶事小贝壳。每一次登上科学高峰的行程,都离不开整个科研社群的共同努力。期间可能是携手并 ……[ 展开全部 ]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