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我书架上的神明续编
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资源和心路历程 什么才叫纯粹的读书?什么才叫正确的阅读? 《我书架上的神明续编》 66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大学者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成为像他们那样的
……
[ 展开全部 ]
大学者? 66位著名学者的秘密书架,通往智慧之路的书单 哪些书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是怎样读书的? 陈力卫 谌洪果 崇 明 崔卫平 耿占春 李 劼 李 淼 李银河 梁小民 刘军宁 刘仲敬 柳立言 卢敦基 卢周来 平新乔 邱澎生 沈旭辉 苏 杰 万维钢 王小妮 王晓渔 于建嵘 余英时 赵毅衡 赵 勇 周泽雄 朱正 ***** 内容提要: 关于大学问者的秘籍,东汉有“不见异人,当得异书”的故事,说的是王充的《论衡》写得清通,当初却只在吴、越地区流行,“中土未有传者”。后来,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流落到江南,读之学问大有长进;再后来,经学家王肃的父亲王朗任会稽太守,也是读了《论衡》,学问大长,“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异人”“异书”是不常见的,幸而有了《我书架上的神明》,将当今各个领域成就巨大的“异人”所读“异书”展示给读者。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学、科学等领域出类拔萃,其阅读历程当然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书中诸位提到的书,不只是其研究领域的经典,还有在特别时刻给予其巨大触动,引领其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书籍,读来心有戚戚。 正如作家王小妮所说:所谓的正确阅读,怕是从来就没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阅读,它会不断地启示和塑造,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另眼看世界,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是阅读的目的吧。 **** 名人谈读书: 关于读书,《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过是把这少数著作里说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和损害罢了……我仅读那具有独创性的东西,并且只要理解了这独创性就不再多读。我所念过的每本书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读好几百本书。” ——李银河 我是苛刻的辞章鉴赏者,经常歧视那些口齿笨拙而材料丰富的作者和学者。文笔是视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镜子,这些比材料重要得多。在我内心最深一层的价值天平上,博雅比专业分量更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纯粹技术性的研究能打动我。 ——刘仲敬 我绝不是看不起科普书或者反对非物理专业的人谈物理。我认为任何人都有资格欣赏和谈论物理学,乃至经过思考之后提出自己对物理问题的见解。我甚至认为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写成科普读物去丰富公众的思想。 ——万维钢(同人于野)
[ 收起 ]
作者:刘小磊主编 李银河 刘仲敬 万维钢 王小妮 于建嵘 余英时 等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58
ISBN:720309557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已有
条评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陈力卫 001
在日本各地旧书店里购得的书,内容五花八门,只要能反映那个时代的语言历史,对我来说都是有用的,有时仅仅
谌洪果 005
我更愿意推荐一些适合所有专业大学生读的书,总结以前开书单的经验教训,这次确立了大致的选书标准,即少而
崇明 011
年少时的好奇和单纯,欢迎那些偶然闯入的书,并常常没有保留地向它们带给自己的冲击敞开,而当成为研究者后
崔卫平 018
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形而上学时期。年轻的生命丰沛饱满,所见到的世界也是那么晶莹完整,充满含义。对于阅
范世涛 026
我发现我们所阅读的历史,通常经过了仔细的筛选,而筛选之后留下来的事实,也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以有些变
樊星 032
不论我们怎样发奋,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但先天的不足使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很难望“五四”那一代人
冯金朋 036
从思想上看,我们的确同时生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对过去的认识里和对未来的期望里,
干春松 041
从严格的学术标准来看,李泽厚的书问题不少,与其说他是书斋里的书虫,毋宁说,他是一个思想的引领者。他始
高建群 047
我坦白地说,笔墨功夫我没有,不过“和谐”我是懂一点的,写《最后一个匈奴》时,我案头必备的两本书,一本
郭小凌 051
我觉得好书如同好菜,虽然色香味美,但吃多了也会变得乏味,甚至倒胃。我还觉得好书也不必句句皆是珠玉,一
何兹全 057
任何历史问题都是它所在的社会整体的一点、一面。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着的,是变动不居的,时时地发展着,变
侯杨方 060
我本人也涉猎过专门化较强的经济史、人口史,它们均试图运用社会科学化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历史,但现在却越
季卫东 064
为了保持思考的独立性,当然也是出于“兼听则明”的谨慎,我一般喜欢同时阅读论战双方的代表作,或者把采取
景凯旋 070
我觉得专家大抵是这样,花费一生时间去研究某个对象,但绝不会让自己与研究对象产生丝毫人生的关系。这不是
康正果 075
我们的阅读状态多种多样,总在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特别是专业的读书人与非专业的读书人,“为己”的阅读与
赖建诚 080
如果你对经济学的认知,被“效率”、“最适化”、“均衡”这类的数学概念占据,那就应该清静地思考一下,你
李家同 086
每个人因为成长的背景、环境,还有他接触到的人事物的不同,对于触发他的感受、引起他好奇和兴趣的文章或书
李劼 096
书本之间的区别,可能在于,有的书把意思全部写在字里行间;有的书,却要读完过后,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意蕴。
李俊慧 101
经济学,不是因为有经国济世之能而崇高,也不是因为专门谈钱而铜臭低俗,而是因为它很有趣。这是为什么我喜
李淼 107
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位科学家哪一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估计很少有人提教科书或者学术专著。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
李强 113
什么是政治?不管人们对政治如何解释,我以为政治的基本关怀就是在一个群体内部维持稳定与秩序,当该群体与
李申 120
学习中国历史,有条件者,我认为都该从原著读起,而第一部该读的原著就是《史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
李天纲 125
读书生涯,不外是见“异人”,读“异书”,惟教师爷不能多见,教科书不能多读。然而,每一个时代,“异人”
李银河 130
关于读书,《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
梁小民 135
读教科书让初学者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读好了终身受益无穷。一些人讲话写文章犯常识性错误,还是
林国华 140
从来没有什么“救国文化”,文化就是文化,灵魂世界的装饰品,政治世界的缄默者,它既出于必死之人,它自己
刘军宁 145
我以为,在今天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的经典,其根本的使命,就是在老子、孔子等古代先知所奠定的精神家园之上
刘清平 149
如果说自然科学提供的主要是关于世界万物和人体生理的单纯知识,如果说各种技术和社会科学提供的主要是人生
刘瑞华 154
鲁迅少年时求学的“三味书屋”老师寿镜吾所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经济
刘星 160
我不认为书的装帧漂亮一定低于内容漂亮,前者也是陶冶情趣的方式,为培养适度“布尔乔亚”的人文精神所必需
刘仲敬 164
我是苛刻的辞章鉴赏者,经常歧视那些口齿笨拙而材料丰富的作者和学者。文笔是视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镜子,这
柳立言 169
法史学人和司法官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尽量运用理性、客观和科学的方法,找出案件的真相,试图实
卢敦基 175
“我的秘密书架”,我对这个题目的看法是:必须讲一点自己有独特体验的书。如果这点对,那就必然要回避名家
卢周来 179
经济研究应该尊重常识(Common Sense),经济学家作为深深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群体,不仅仅
罗韬 184
市场专制的时代,学者“不甘于当时”的气象少了,他们做“市场专制”之下的顺民而甘之。近年畅销书繁荣而杰
马斗全 187
读古人书,与接受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比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古人如何为人行事,即所谓读书尚友。可惜
毛丹 193
有学养的政治学家,会承认《利维坦》比洛克等人的著作更重要。它像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样,表明政治本
倪梁康 198
什么才叫纯粹的读书?如果将它定义为不带功利目的的读书,那么儿时的读书也不算纯粹,因为那时也有满足好奇
彭刚 203
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苇草,虽然脆弱,却因其思想而高贵。思想史研究所要做的,就是沿着人类艰难生存的湿
平新乔 209
维新人士的所谓西学、新学,多是从一些不成熟的译本中生硬借鉴过来,整个中国处于一种“学问饥饿”之环境中
邱澎生 220
以“温情的敬意”看待自己或他者人群的历史,不必然是想为既得利益者文过饰非,也并非就是“帮闲”的文人,
沈旭晖 226
政治科学就是讲究“划线”的艺术,其实人生也是,每一个决定,都是划一条线,如何用沙盘推演未来,如何处理
苏杰 233
读书与生产的共同点,其结果都是改变。不同在于,生产(比如制造)改变的是操作对象(原材料),读书改变的
童元方 239
屠格涅夫的笔实在太细腻,每本书都只有三五个人,而情感却如长江大河,表面并没有太大的波涛,但你投足于河
万维钢 244
我绝不是看不起科普书或者反对非物理专业的人谈物理。我认为任何人都有资格欣赏和谈论物理学,乃至经过思考
王小妮 252
所谓的正确阅读,怕是从来就没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阅读,它会不断地的启示和塑造,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另眼看
王晓渔 259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据说这是卡莱尔说过的。可是,书中不仅横卧着过去的灵魂,也隐藏着未来的灵
王毅 266
我们在介绍理解域外经典的同时,尤其应该致力的,乃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中国文献典籍向称浩瀚
王则柯 276
因为在一片为东亚叫好的声音中独具慧眼准确预言东亚金融危机,克鲁格曼声名鹊起。他说,整个世界的主流经济
王曾瑜 281
依我个人之见,《皇帝与皇权》是21 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应当作为大学历史系学生包括研究生的
吴迪 285
不论是李大钊、郭沫若,还是后来的高尔基、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罗曼•罗兰,都比不上鲁迅给我的影响
吴锐 290
疑古意味着自绝于大多数,意味着远离科研经费。反疑古则是随大流。史学家习惯用才、学、识三个方面评价一个
薛忆沩 296
英语作家奈保尔曾经说,个人的“语言”和“传统”是写作的两大要素。作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七十
徐贲 302
不少关心公共生活伦理的读者不一定读得进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道德哲学著作,也不一定对道德劝善或公民手册
易宪容 307
在一个没有公共价值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就会不断发生冲突。目前我们社会所面临
于建嵘 311
中国工人和农民在维权过程中所主张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根据法定的“规则”所引申出来的,而不是“天赋的权
余英时 316
我一生读书只不过是一个多方面摸索的过程,“困知”、“日知”的感受很深,大彻大悟的境界则从未到达过,这
张京华 320
近百年来学科发展,均以“民主自由”为基础,文学学科之所以自立,即以推翻“文以载道”为前提。实则不只文
张巍 327
我的读书生涯始于1980年代后期,那个年代对我最大的馈赠之一,是与“书”结下了非同一般的缘分。当时的
张旭 333
“我的秘密书架”相应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我“享乐主义”乐趣的,另一类就是满足我“唯智主义”需要
张治 340
若谈影响自己最深的书,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从小反复读,影响基本性格的书;一类是人生关键时刻遇到,树立
赵勇 346
只有当书读得足够多时,书与书之间才能形成一种交往互动的关系。面对一个问题,首先看你有无联想的能力,但
赵毅衡 351
当今的读者越来越少艺术情趣。越短的作品,越需要艺术鉴赏能力。短篇小说是让人重读的,耐得起重读的作品,
周泽雄 355
书有好坏之分。好书也可粗分两种,其一是泛泛的好,读过之后我们会想到掌声鼓励,其二则大有不同,读完后我
朱学勤 363
有什么样的阅读经历,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年轮。二十多年前我在报考研究生时,曾盼望试卷中有一道类似的题目,
朱正 367
读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我和书中写的那些同学一起,学得了怎样读书、怎样作文的知识,成年以后,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陈力卫 001
在日本各地旧书店里购得的书,内容五花八门,只要能反映那个时代的语言历史,对我来说都是有用的,有时仅仅
谌洪果 005
我更愿意推荐一些适合所有专业大学生读的书,总结以前开书单的经验教训,这次确立了大致的选书标准,即少而
崇明 011
年少时的好奇和单纯,欢迎那些偶然闯入的书,并常常没有保留地向它们带给自己的冲击敞开,而当成为研究者后
崔卫平 018
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形而上学时期。年轻的生命丰沛饱满,所见到的世界也是那么晶莹完整,充满含义。对于阅
范世涛 026
我发现我们所阅读的历史,通常经过了仔细的筛选,而筛选之后留下来的事实,也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以有些变
樊星 032
不论我们怎样发奋,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但先天的不足使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很难望“五四”那一代人
冯金朋 036
从思想上看,我们的确同时生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对过去的认识里和对未来的期望里,
干春松 041
从严格的学术标准来看,李泽厚的书问题不少,与其说他是书斋里的书虫,毋宁说,他是一个思想的引领者。他始
高建群 047
我坦白地说,笔墨功夫我没有,不过“和谐”我是懂一点的,写《最后一个匈奴》时,我案头必备的两本书,一本
郭小凌 051
我觉得好书如同好菜,虽然色香味美,但吃多了也会变得乏味,甚至倒胃。我还觉得好书也不必句句皆是珠玉,一
何兹全 057
任何历史问题都是它所在的社会整体的一点、一面。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着的,是变动不居的,时时地发展着,变
侯杨方 060
我本人也涉猎过专门化较强的经济史、人口史,它们均试图运用社会科学化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历史,但现在却越
季卫东 064
为了保持思考的独立性,当然也是出于“兼听则明”的谨慎,我一般喜欢同时阅读论战双方的代表作,或者把采取
景凯旋 070
我觉得专家大抵是这样,花费一生时间去研究某个对象,但绝不会让自己与研究对象产生丝毫人生的关系。这不是
康正果 075
我们的阅读状态多种多样,总在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特别是专业的读书人与非专业的读书人,“为己”的阅读与
赖建诚 080
如果你对经济学的认知,被“效率”、“最适化”、“均衡”这类的数学概念占据,那就应该清静地思考一下,你
李家同 086
每个人因为成长的背景、环境,还有他接触到的人事物的不同,对于触发他的感受、引起他好奇和兴趣的文章或书
李劼 096
书本之间的区别,可能在于,有的书把意思全部写在字里行间;有的书,却要读完过后,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意蕴。
李俊慧 101
经济学,不是因为有经国济世之能而崇高,也不是因为专门谈钱而铜臭低俗,而是因为它很有趣。这是为什么我喜
李淼 107
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位科学家哪一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估计很少有人提教科书或者学术专著。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
李强 113
什么是政治?不管人们对政治如何解释,我以为政治的基本关怀就是在一个群体内部维持稳定与秩序,当该群体与
李申 120
学习中国历史,有条件者,我认为都该从原著读起,而第一部该读的原著就是《史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
李天纲 125
读书生涯,不外是见“异人”,读“异书”,惟教师爷不能多见,教科书不能多读。然而,每一个时代,“异人”
李银河 130
关于读书,《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
梁小民 135
读教科书让初学者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读好了终身受益无穷。一些人讲话写文章犯常识性错误,还是
林国华 140
从来没有什么“救国文化”,文化就是文化,灵魂世界的装饰品,政治世界的缄默者,它既出于必死之人,它自己
刘军宁 145
我以为,在今天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的经典,其根本的使命,就是在老子、孔子等古代先知所奠定的精神家园之上
刘清平 149
如果说自然科学提供的主要是关于世界万物和人体生理的单纯知识,如果说各种技术和社会科学提供的主要是人生
刘瑞华 154
鲁迅少年时求学的“三味书屋”老师寿镜吾所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经济
刘星 160
我不认为书的装帧漂亮一定低于内容漂亮,前者也是陶冶情趣的方式,为培养适度“布尔乔亚”的人文精神所必需
刘仲敬 164
我是苛刻的辞章鉴赏者,经常歧视那些口齿笨拙而材料丰富的作者和学者。文笔是视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镜子,这
柳立言 169
法史学人和司法官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尽量运用理性、客观和科学的方法,找出案件的真相,试图实
卢敦基 175
“我的秘密书架”,我对这个题目的看法是:必须讲一点自己有独特体验的书。如果这点对,那就必然要回避名家
卢周来 179
经济研究应该尊重常识(Common Sense),经济学家作为深深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群体,不仅仅
罗韬 184
市场专制的时代,学者“不甘于当时”的气象少了,他们做“市场专制”之下的顺民而甘之。近年畅销书繁荣而杰
马斗全 187
读古人书,与接受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比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古人如何为人行事,即所谓读书尚友。可惜
毛丹 193
有学养的政治学家,会承认《利维坦》比洛克等人的著作更重要。它像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样,表明政治本
倪梁康 198
什么才叫纯粹的读书?如果将它定义为不带功利目的的读书,那么儿时的读书也不算纯粹,因为那时也有满足好奇
彭刚 203
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苇草,虽然脆弱,却因其思想而高贵。思想史研究所要做的,就是沿着人类艰难生存的湿
平新乔 209
维新人士的所谓西学、新学,多是从一些不成熟的译本中生硬借鉴过来,整个中国处于一种“学问饥饿”之环境中
邱澎生 220
以“温情的敬意”看待自己或他者人群的历史,不必然是想为既得利益者文过饰非,也并非就是“帮闲”的文人,
沈旭晖 226
政治科学就是讲究“划线”的艺术,其实人生也是,每一个决定,都是划一条线,如何用沙盘推演未来,如何处理
苏杰 233
读书与生产的共同点,其结果都是改变。不同在于,生产(比如制造)改变的是操作对象(原材料),读书改变的
童元方 239
屠格涅夫的笔实在太细腻,每本书都只有三五个人,而情感却如长江大河,表面并没有太大的波涛,但你投足于河
万维钢 244
我绝不是看不起科普书或者反对非物理专业的人谈物理。我认为任何人都有资格欣赏和谈论物理学,乃至经过思考
王小妮 252
所谓的正确阅读,怕是从来就没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阅读,它会不断地的启示和塑造,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另眼看
王晓渔 259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据说这是卡莱尔说过的。可是,书中不仅横卧着过去的灵魂,也隐藏着未来的灵
王毅 266
我们在介绍理解域外经典的同时,尤其应该致力的,乃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中国文献典籍向称浩瀚
王则柯 276
因为在一片为东亚叫好的声音中独具慧眼准确预言东亚金融危机,克鲁格曼声名鹊起。他说,整个世界的主流经济
王曾瑜 281
依我个人之见,《皇帝与皇权》是21 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应当作为大学历史系学生包括研究生的
吴迪 285
不论是李大钊、郭沫若,还是后来的高尔基、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罗曼•罗兰,都比不上鲁迅给我的影响
吴锐 290
疑古意味着自绝于大多数,意味着远离科研经费。反疑古则是随大流。史学家习惯用才、学、识三个方面评价一个
薛忆沩 296
英语作家奈保尔曾经说,个人的“语言”和“传统”是写作的两大要素。作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七十
徐贲 302
不少关心公共生活伦理的读者不一定读得进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道德哲学著作,也不一定对道德劝善或公民手册
易宪容 307
在一个没有公共价值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就会不断发生冲突。目前我们社会所面临
于建嵘 311
中国工人和农民在维权过程中所主张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根据法定的“规则”所引申出来的,而不是“天赋的权
余英时 316
我一生读书只不过是一个多方面摸索的过程,“困知”、“日知”的感受很深,大彻大悟的境界则从未到达过,这
张京华 320
近百年来学科发展,均以“民主自由”为基础,文学学科之所以自立,即以推翻“文以载道”为前提。实则不只文
张巍 327
我的读书生涯始于1980年代后期,那个年代对我最大的馈赠之一,是与“书”结下了非同一般的缘分。当时的
张旭 333
“我的秘密书架”相应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我“享乐主义”乐趣的,另一类就是满足我“唯智主义”需要
张治 340
若谈影响自己最深的书,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从小反复读,影响基本性格的书;一类是人生关键时刻遇到,树立
赵勇 346
只有当书读得足够多时,书与书之间才能形成一种交往互动的关系。面对一个问题,首先看你有无联想的能力,但
赵毅衡 351
当今的读者越来越少艺术情趣。越短的作品,越需要艺术鉴赏能力。短篇小说是让人重读的,耐得起重读的作品,
周泽雄 355
书有好坏之分。好书也可粗分两种,其一是泛泛的好,读过之后我们会想到掌声鼓励,其二则大有不同,读完后我
朱学勤 363
有什么样的阅读经历,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年轮。二十多年前我在报考研究生时,曾盼望试卷中有一道类似的题目,
朱正 367
读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我和书中写的那些同学一起,学得了怎样读书、怎样作文的知识,成年以后,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