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 陶渊明传 王安石传
本本册(汉宋卷)收入传记三篇,计二十万字,按创作时间排列。传主分别为汉代的张骞与班超(均为外交家),东晋的陶渊明(文学家)及宋代的王安石(改革家、文学家),故合称为“汉宋
……
[ 展开全部 ]
卷”。 丛书以作者生前好友林志钧先生在1936年主编的《饮冰室合集》为底本,收入由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四十四篇,共七十余万字。传主的身份,上至帝王、将相,中则师友、名流,下则刺客、乞丐,无所不包,人数也达到百余人;有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的改革家管子,也有与作者同时代的政治家李鸿章,时间跨度长达2600年;有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国内各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传记的篇幅,长则十几万字的挥洒,短则百余字的“略传”;创作最早为1896年的《三先生传》,最晚为1924年的《朱君文伯小传》,长达29年。作者终生所想,无非国强民富;毕生所求,只是开启民智。翻开本书,不仅是领略作者那广袤的视野、深厚的学识和旺盛的创作力,窥见其一生之情怀,更是直面那厚重而沧桑的历史。
[ 收起 ]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ISBN:756803387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已有
条评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总目 录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明清卷:李鸿章传 康有为传 袁崇焕传
三先生传 清光绪二十二年
殉难六烈士传 清光绪二十四年
光绪圣德记 清光绪二十四年
李鸿章传 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清光绪二十七年
康有为传 原名《南海康先生传》 清光绪二十七年
三十自述 清光绪二十八年
袁崇焕传 原名《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清光绪三十年
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清光绪三十年
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清光绪三十一年
番禺汤公略传 民国五年
南海王公略传 民国五年
新会谭公略传 民国五年
邵阳蔡公略传 民国五年
麻哈吴公略传 民国六年
贵定戴公略传 民国六年
都匀熊公略传 民国六年
永川黄公略传 民国六年
戴东原先生传 民国十二年
朱君文伯小传 民国十三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陶渊明传 王安石传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王安石传 原名《王荆公》 清光绪三十四年
陶渊明传 民国十二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孔子传 老子传 管子传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中国之武士道 清光绪三十年
子墨子学说 清光绪三十年
管子传 清宣统元年
老子传 原名《老子哲学》 民国九年
孔子传 民国九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西方卷:卢梭传 亚里士多德传 达尔文传
记东侠 清光绪二十三年
霍布士学案HOBBES 清光绪二十七年
斯片挪莎学案BARUCH SPINOZA 清光绪二十七年
卢梭传 清光绪二十七年
亚里士多德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达尔文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九年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九年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
汉宋卷目录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 001
第一章 世界史上之人物 001
第二章 西汉时代华族之实力及匈奴之强盛 002
第三章 张博望之略传 003
第四章 当时西域之形势 004
第五章 张博望所通西域诸国 005
第六章 张博望功业之关系 006
第七章 班定远之出现及其时势 007
第八章 班定远所定西域诸国 008
第九章 班定远功业之结果 011
第十章 结论 012
王安石传 016
自序 016
例言 016
第一章 叙论 017
第二章 荆公之时代(上) 023
第三章 荆公之时代(下) 028
第四章 荆公之略传 035
第五章 执政前之荆公(上) 036
第六章 执政前之荆公(中) 040
第七章 执政前之荆公(下) 044
CONTENTS
第八章 荆公与神宗 062
第九章 荆公之政术一 总论 065
第十章 荆公之政术二 民政及财政 068
第十一章 荆公之政术三 军政 089
第十二章 荆公之政术四 教育及选举 106
第十三章 荆公之武功 111
第十四章 罢政后之荆公 121
第十五章 新政之成绩 128
第十六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 132
第十七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 142
第十八章 荆公之用人及交友 148
第十九章 荆公之家庭 160
第二十章 荆公之学术 164
第二十一章 荆公之文学上 文 171
第二十二章 荆公之文学下 诗词 177
陶渊明传 188
自序 188
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188
陶渊明年谱 206
陶《集》考证 224
陶《集》私定本 231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总目 录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明清卷:李鸿章传 康有为传 袁崇焕传
三先生传 清光绪二十二年
殉难六烈士传 清光绪二十四年
光绪圣德记 清光绪二十四年
李鸿章传 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清光绪二十七年
康有为传 原名《南海康先生传》 清光绪二十七年
三十自述 清光绪二十八年
袁崇焕传 原名《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清光绪三十年
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清光绪三十年
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清光绪三十一年
番禺汤公略传 民国五年
南海王公略传 民国五年
新会谭公略传 民国五年
邵阳蔡公略传 民国五年
麻哈吴公略传 民国六年
贵定戴公略传 民国六年
都匀熊公略传 民国六年
永川黄公略传 民国六年
戴东原先生传 民国十二年
朱君文伯小传 民国十三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陶渊明传 王安石传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王安石传 原名《王荆公》 清光绪三十四年
陶渊明传 民国十二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孔子传 老子传 管子传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中国之武士道 清光绪三十年
子墨子学说 清光绪三十年
管子传 清宣统元年
老子传 原名《老子哲学》 民国九年
孔子传 民国九年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西方卷:卢梭传 亚里士多德传 达尔文传
记东侠 清光绪二十三年
霍布士学案HOBBES 清光绪二十七年
斯片挪莎学案BARUCH SPINOZA 清光绪二十七年
卢梭传 清光绪二十七年
亚里士多德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达尔文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九年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清光绪二十九年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 清光绪二十八年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
汉宋卷目录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 001
第一章 世界史上之人物 001
第二章 西汉时代华族之实力及匈奴之强盛 002
第三章 张博望之略传 003
第四章 当时西域之形势 004
第五章 张博望所通西域诸国 005
第六章 张博望功业之关系 006
第七章 班定远之出现及其时势 007
第八章 班定远所定西域诸国 008
第九章 班定远功业之结果 011
第十章 结论 012
王安石传 016
自序 016
例言 016
第一章 叙论 017
第二章 荆公之时代(上) 023
第三章 荆公之时代(下) 028
第四章 荆公之略传 035
第五章 执政前之荆公(上) 036
第六章 执政前之荆公(中) 040
第七章 执政前之荆公(下) 044
CONTENTS
第八章 荆公与神宗 062
第九章 荆公之政术一 总论 065
第十章 荆公之政术二 民政及财政 068
第十一章 荆公之政术三 军政 089
第十二章 荆公之政术四 教育及选举 106
第十三章 荆公之武功 111
第十四章 罢政后之荆公 121
第十五章 新政之成绩 128
第十六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 132
第十七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 142
第十八章 荆公之用人及交友 148
第十九章 荆公之家庭 160
第二十章 荆公之学术 164
第二十一章 荆公之文学上 文 171
第二十二章 荆公之文学下 诗词 177
陶渊明传 188
自序 188
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188
陶渊明年谱 206
陶《集》考证 224
陶《集》私定本 231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