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公家花园的迷宫
最“上海”的作家陈丹燕 外滩系列非虚构作品 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 一座身世传奇的公园 公家花园的前世与今生 《公家花园的迷宫》,陈丹燕“外滩非虚构系列”之一。小说讲述了公家
……
[ 展开全部 ]
花园( the Public and Reserve Gardens),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案而拥有了传奇身世的公园,从建造迄今150年中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传教士,满清民国遗少,中英混血儿,上海史专家,外滩市井居民,回沪知青子女……一个个与公园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其个人命运与公园历史纠缠在一起,互为见证,同时也成为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道缩影…… 全书配图近50幅,引用了关于“游园规则”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话题的一些珍贵资料,其图、其注、其引文成为小说内容的另一种延伸;它们与故事一起,生动再现了公家花园的前世今生。 1881年4月的一个上午,颜永京站在外滩公园门前。他像那些充满温暖感情的传教士,很容易激起人心中的爱慕。但他身上还有一种凛冽的道义,像出鞘的刀锋一样静静闪烁。自从被拒绝入园,他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什么是民主社会;又联合洋行买办和著名华商给工部局写信,要求向华人开放公园。这不是为了简单的平等,这一切,与新生的希望有关。 吉迪直到十九岁那年秋天,才知道父母有英文名字。那是个令人震惊的秋天,先是“四人帮”被粉碎,接着香港的亲戚从天而降,通知父亲去英国继承遗产。直到这时,他和姐姐才知道父母竟能说一口好英文;父亲家的祖上竟做过上海道台,这个道台在公园纷争时代,为租界华人争取到了一个公园。这个故事与吉迪在中学历史课上学的知识,正好相反。 秋阳照耀下的树丛和小花坛在阳光下渐渐松弛下来。旧日的公园,仿佛已永远留在那些粒子粗大的模糊旧照片里。十九世纪因为一条沉船而由淤泥堆积成的滩地,如今永远与陆地连在了一起。 公园开放那一年,年幼的劳伦斯•嘉道理爵士正在上海度过少年时代。回忆起那时的上海,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如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上海那样,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世界公民。”
[ 收起 ]
作者:陈丹燕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29.00元
ISBN:753215216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已有
条评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目录
1. 爹爹
2. 颜永京
3. 柳叶撇
4. 混血儿
5. 筷子俱乐部
6. 意大利冰激凌
7. 一张椅子
8. 公园进行曲:影像、档案与素材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目录
1. 爹爹
2. 颜永京
3. 柳叶撇
4. 混血儿
5. 筷子俱乐部
6. 意大利冰激凌
7. 一张椅子
8. 公园进行曲:影像、档案与素材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