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万万没想到
★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学而时嘻之”精粹,GK同人于野 力作! ★★★赵南元作序,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李淼、郑诗亮重磅推荐。★★★★大
……
[ 展开全部 ]
量你经常接触的知识,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本书精选了万维钢老师的文章和书评,以“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为导向。 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 、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 收起 ]
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CNY 39.80
ISBN:71212421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劉川疯 微信名人????️
2020-02-25 03:16:2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溺98
2020-01-26 01:42:15 摘录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维钢
97个笔记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
审美观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就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感觉,改为欣赏愁苦了。
美学不可能是客观的,每个人都在鄙视别人的审美观和被别人鄙视,我们在审美观的鄙视链上不断移动。文人有时候研究病态美、悲壮美、失败美等,也许更高境界则追求各种变态美。但本质上,他们研究美。
懂得取舍就会少掉很多痛苦。
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
别想说服我!
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坏比好重要
损失厌恶[插图]。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
自我修炼。
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他们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 朝三暮四的心理学手段对他们没用。这样的聪明人,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有规律的原因可能是数据少
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就好像真有规律一样。
如果你的统计样本不够大,你什么也说明不了。
一颗阴谋论的心
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我们可以想办法合理地支配这种资源,甚至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意志力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
匹夫怎样逆袭
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我们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
2.掌握套路
记住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用!对
3.随时获得反馈
一定要有反馈
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真正使得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
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参照物,你就可
兴趣与基因
感兴趣”当然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己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外部刺激有短期的作用,但是不可持续
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
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有“顿悟崇拜”思想的人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
认为专业科学家被他们的知识所束缚,认为专业科学家缺乏想象力,是很多民间科学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愤愤不平的原因。但事实是专业科学家比民间科学家更有想象力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并不是因为他走得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
高效“冲浪”的办法
给新书评价等级的标记方法很有意思,不是评“好、中、坏”,而是按“值得怎么读”分类,三个等级是随便翻翻(toss)、略读(skim)、精读(read)
如果我们居然下工夫仔细研读这篇文章,那么作者应该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实在不可能把这种荣幸赐予更多的作者。
笔记本就是力量
善于使用搜索引擎,再加上善于使用各种“知识管理软件”,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能力。
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如果你的全部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你凭什么拿比农民工高好几倍的工资?
知识,不能仅仅机械地“存”在你的脑子里,而必须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个人笔记本来不断总结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长”知识。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把好文章收入印象笔记(Evernote),不等于拥有这篇文章。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用强力研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存疑
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
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
“强力研读”并不是为了读《广义相对论》之类的专业著作,它面向的对象就是《卧底经济学》之类写给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强力研读跟“刻意练习”[插图]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不好玩
第二,用时少
要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留给最好的书。
第三,不追求快。
新手要读两遍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作者列举例子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读者最后只记得故事却不懂作者为什么说这些故事——验证自己的观点知识
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只有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我们才能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单独看其中的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棵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
读书从厚变薄,提炼作者的观点知识,这是学习;再从薄变厚,用自己的例子来填充,这是掌握。
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
。除了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万一要写文章,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
反思总结性的勾画,重点勾好句子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对一本书划的重点语句,发现这些语句大都是总结式的,就好像小学生在课文里发现的重点句一样,它们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
而梁文道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常常拿出一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给观众,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书作者的个性。读书笔记得有这个效果。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
不错的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的读书方法。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 】”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多积累!越积累越多
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又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打开印象笔记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确实 纸质书甚至实体的其他东西 都比隔着屏幕的虚拟化东西更触动人 高p假照除外
关键是印在纸上的实体文字似乎更能刺激大脑神经,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阅读。
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想再读一遍娱乐至死。媒介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
而电视这个东西从根本上就是面向尽可能多的大众的,就如同广场上的集体舞。读书人不屑于广场舞,我们追求的是武功。
哈哈哈哈行走的书架 有点酷萌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例子:日美两国的企业改革态度 结论:还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领导者,你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各种号称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你们公司的“新思想”。这些思想逻辑上都无懈可击,但实施的过程是有风险的。上面的两个故事中的新思想都要求对企业运行方式做一次彻底的改革。企业不能每年都搞一次这种彻底改革。对于领先的企业,更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谚语说,If it works, don't fix it[插图]!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 这就是为什么本文不说创新是落后者的“权利”,而说,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通过前面两个故事我们看到,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是竞争的常态。我们常说的“后发优势”,也就是把领先者早就玩明白了的东西拿来玩,其实是只在自己不但落后,而且是特别落后,以至于根本没有资格跟领先者竞争时才有效。中国早年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就是一个适合特别落后者的思路。好在中国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永远追赶别人的思维之中。像磁悬浮列车和电动汽车都是发达国家也不成熟的东西,中国就敢直接上。后来者创新,后来者引领新潮流,是竞争中的一般规律。当你发现铁路公司已经把铁道修遍了全国,你要做的不是跟着修铁道,而是建高速公路,修机场。这个时候铁道公司是没有什么创新需求的,是后来者有创新需求。
有趣的强者向弱势方学习的例子,可以多研究一下
我们用一个体育比赛的故事[插图]来进一步说明这种竞争格局。如果总是落后者创新,那么领先者应该怎么办呢? 美洲杯帆船赛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比赛。比赛规则很特别,获得上届冠军的俱乐部自动有一艘船进决赛,而其他各队比赛争夺一个向冠军挑战的资格。此赛事自从1851年创办一直到1980年,冠军居然都是美国队的。 帆船比赛特别讲究“落后者创新”。1983年美国队首次卫冕失利过程中的一场比赛,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这场比赛是最后7局4胜决赛的第5场,此前美国队Liberty号以3∶1领先澳大利亚的Australia II号。比赛开始之前人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庆祝美国人延续132年连胜的历史时刻了。 比赛中还是Liberty号领先。澳大利亚人一看继续这么玩下去冠军肯定没有了,必须赌一把。Australia II号变道,换到航线的左侧,希望能碰上有利的风向。 这时候Liberty的正确应对策略是什么呢?是跟着变。不管航线左侧风向是否真的有利,只要我们两个的条件能保持一样,那么最后肯定还是我赢,因为现在我领先。哪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了确保胜利我也必须做跟你同样的选择。所以在这种一对一的帆船比赛中不是落后者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学习落后者。 然而利伯蒂(Liberty)的船长丹尼斯·科纳(Dennis Conner)选择了留在右侧航线!这个看上去很直觉,实则不符合帆船比赛竞争规律的错误使他青史留名:Australia II号赌赢了,利伯蒂再输两场之后,美洲杯冠军终于易手。 所以不是落后者要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要学习落后者。比如你是一家股票走势预测的公司,你们公司的业绩取决于你预测的准确率的年度排名。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排第一。为了保证年底的时候你还排在第一,这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损失厌恶多次出现
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叫做“损失厌恶(Loss Averrsion)”。这个原理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逼地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它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野蛮的少数民族。如此算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们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夺魁者本色
睾酮,可以让人在竞争中更敢于冒险,更乐意投入比赛,在比赛中更无私,更关心队友,更可能抗议对手犯规,甚至能更多的诉诸于理性认知而不是感情冲动。如果一个人的睾酮水平不够,他就很难进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兴奋状态。这何止是雄性激素,简直是竞争激素。
成功者都有更长的无名指。
平时没有压力的时候战士的多巴胺也被清理得很快,于是他们就会表现得缺乏干劲,不兴奋。而颤士则因为平时也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多巴胺水平而表现得很好。此前有很多研究表明,颤士的平均认知能力和智商都高于一般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国足太惨了
在比赛中,多兰斯给队员减压。球队落后,他在中场只对队员说一句话:“现在你怎么想?”这句话一问,女孩们都非常自责,认为失败应该由自己来承担。女孩是重感情的,一旦你表现出对她很支持,她就会对你这招通常只对女运动员管用。男运动员需要时刻被加压,多兰斯曾经带过男队,那时候他总在中场的时候大喊大叫地刺激队员。不过鉴于中国男足特别害怕压力,我怀疑也许他们需要女足的训练方法。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我很知道什么才是优秀的玩家,但很明显,这种苦工和精力时间更值得让我花在现实里。
一个真正热爱游戏的人玩游戏时并不总是轻松快乐的。真正的游戏玩家有时候甚至是拼命的,因为他们知道不吃苦就永远不会到达顶峰。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格兰诺维特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插图],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超过了两万次。这个研究的数据如此简陋,思想如此简单,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
所以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
摆脱童稚状态
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生物化石最多只能算间接证据。而一个论断想要被科学界全面接受,除了要求超乎寻常的证据,还必须有一个机制。
关键是,科学家想不通大陆是怎么漂移的。
严格的主流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什么新东西都得从我这儿长出去,这就是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干掉的错误想法比正确想法多得多,比如“水变油”、永动机、黑洞发电之类。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而严谨的学术体系。也只有这个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实验结果可以经得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求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 如果经络和“气”能用实验证明,诊脉能机械化,阴阳运行能用数学方程描写,一直到《伤寒论》能出一个基于现代医学的解释版,那么中医就可以成为主流科学。将来谁能做到这些,谁就“发现”了中医。也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抛开掌握绝学的少数老师傅,变成像青霉素那样任何一个医院都能随便使用的有效技术。 如果“主流科学”真是小姑娘的话,向她求婚并得到许可并不容易。有时候可能你是对的,但她就是不理解,你悲愤也没用——可是你也不能因此就说她不是女人啊。
科研的格调
我的问题是,既然所有学科中都有“道”,盖尔曼的格调论和费曼的鄙视,是合理的吗?我认为它们是不客观的,但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他将无所适从。也许要想干好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而爱这一行,就意味着“不爱”其他行。所以一个科学家应该学会从心理上“鄙视”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哈哈哈哈物理苦呀
我有时候特别羡慕“实验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他们常常能以非常直观的逻辑,在大学里找一帮学生受试者做一些特别方便的“实验”,写成一篇简明易懂的论文,证明的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然后还能经常发表在《科学》之类的顶级刊物上,并且被媒体和博客大肆报道。相比之下,物理学家们就算投入几百万美元做实验,加上外行根本看不懂的理论推导,结论完全不显然的情况下,也未必能确保一篇PRL(物理评论快报)和15分钟的名望。
实验与现实情况脱轨
这个实验使我想起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这两种可乐的味道非常接近,但如果你仔细品的话,会发现百事可乐更甜一点,而可口可乐略带一点酸味。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做过实验,在不公布品牌的情况下把这两种可乐倒在小杯里,找一帮受试者品尝。结果是大多数人认为百事可乐更好喝。 在实验结果的刺激下可口可乐决定改良配方,使得味道更像百事可乐,结果是惨遭失败!消费者抗议新配方。怀旧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实验室里喝一口和拿回家去喝一瓶,感觉是两码事。如果只喝一口的话,可能很多人认为汽水比茶好喝。 目前大多数的心理学实验,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佩戴护身符的第一天也许会充满正面的情绪,第二天可能就不好使了,时间长了反而成为累赘,一天不戴可能还会恐慌。所谓“积极心理暗示”,其关键也许就在于让受试者感到新鲜。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玄学还是不严谨呢?
那些写在晚报副刊上的各种所谓健康指南,连看都别看。而那些刊登在主流媒体上,有最新的论文支持的科学新闻,比如说英国某个团队又发现什么东西对儿童的智力有新影响,我们大概可以看,但是看完就可以直接把它忘了。 更进一步,如果这条新闻说的是营养学研究,比如吃某种维生素对身体有某种好处或坏处,那么哪怕是发表在最权威医学期刊上的那些高引用率论文,也应该全部忽略。
把学术论文的结论推广为真实世界的真理,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不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
科学报道都是用人类传统语言写成的,而科学研究使用的却不是传统的人类语言。所谓“科学方法”,其实是另一套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今天医学研究的悲催现状并不见得就说明科学方法不行。科学方法,是一种超越了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我们凭什么相信“维生素E不能降低冠心病风险”这个结论就是对的?因为有些科学方法比另一些科学方法更可信。看新闻不如看论文,看一篇论文不如把多篇论文综合在一起看(称为meta-analysis),而且有时候这么看还是不行。现代社会中的智者,应该掌握这一套思维方式。科学是成年人玩的东西。我认为抱着谦卑的情绪去“仰望科学”是个错误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应该像下棋一样,是俯视。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他说的是关于模型的重大问题:如果你根本没搞清楚所有的原理和机制,你做的简化距离真实世界非常遥远,你的模型还有意义吗?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认为没意义。他说[插图]:我没有气象学位,所以我大概没资格谈论这个话题。可是我也研究过这些气象模型,我知道它们能干什么。这些模型对大气和海洋的流体力学方程可以解得很好,但是它们对云、尘埃、地表和森林中生化过程的描写很差。它们根本谈不上描写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搞气象模型的这帮人只不过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模型而已。
不要盲目崇拜呀
科学家也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不想玩大的。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模型的局限性。
微信读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6:18 摘录
乔布斯于1996年接受《连线》采访[2],对这个现象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价: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阴谋。电视台想把我们变傻。可是等你长大一点,你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电视台的业务就是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这个想法更令人沮丧.阴谋论还算乐观的!至少你还有个坏人可以打,我们还可以革命!而现实是电视台只不过给我们想要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6:04 摘录
如果人已经被各种观念分成了阵营,那么媒体就不应该追求什么“客观中立”,因为没有人爱看客观中立的东西!媒体应该怎么做呢?技术活动家约翰逊(Clay Johnson)在《信息食谱》(The Information Diet)这本书里,给我们介绍了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台福克斯新闻(Fox News)的成功秘密。尼克松时期,媒体人罗杰·艾尔斯(Roger Ailes)有感于当时媒体只知道报道政府的负面消息,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拥护政府的新闻系统”。然而事实证明福克斯新闻的成功并不在于其拥护政府——它只拥护共和党政府——而在于艾尔斯有最先进的新闻理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5:56 摘录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5:42 摘录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称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自动起作用,能迅速对事物给出一个的很难被改变的第一印象;而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的计算,甚至我们在系统2工作的时候连瞳孔都放大了。系统2根本不是计算机的对手,没人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计算111.61872的平方根。然而系统1却比计算机强大得多,直到2012年谷歌用了1.6万块处理器,才让计算机学会识别猫的脸[7]——而且它肯定还不会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分辨表情。系统1这么快,显然是它在漫长的进化史中非常有用的缘故。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不会算数,甚至不会清晰地逻辑推理的人只要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坏,靠本能也能在草原上生活得不错。只有到了现代社会,他才会有大麻烦。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4:28 摘录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的首要技能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也许这就是文人思维的起源:针对每个特定动作的美学评价。有时候他们管这种评价叫“价值观”,但所谓价值观无非就是给人和事贴或好或坏的标签。文人把弘扬真善美和鞭挞假恶丑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4:13 摘录
在石器时代里,甚至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直到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世界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errill
2018-09-02 16:03:39 摘录
芦山地震时,有人批评媒体的报道过于煽情。记者们有意刻画了太多哭泣和死者的画面,他们竟试图采访一个还在被废墟压着的人,甚至还想直播帐篷里正在进行的手术。你这是报道灾情呢还是拍电视剧呢? 但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人们普遍觉得日本NHK的灾难报道非常的理性和专业,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煽情是他们最能听懂的语言。不煽情就没有高收视率。也许更重要的是,煽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捐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8-09 22:35:58 摘录
美学不可能是客观的,每个人都在鄙视别人的审美观和被别人鄙视,我们在审美观的鄙视链上不断移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7-14 22:38:30 摘录
万历皇帝想收商业税,东林党反对,而他们给出的反对理由不是收税这个动作的输出后果,而是“天子不与小民争利”!当然有人认为东林党其实代表利益集团,是故意拿道德作为借口,但这种不重知识重姿势的谈话氛围仍然令现代人震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7-14 22:37:29 摘录
理工科思维要求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6-24 01:11:27 摘录
现代社会与古代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还要娱乐、参加社交活动、学习和发展以及随时对遥远的公众事务发表意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6-24 01:06:39 摘录
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礼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qq
2018-06-24 01:05:25 摘录
据英国人类学家邓巴估计,我们至今能够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也只有150个而已。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情。在这些具体例子的训练下,我们的潜意识早就学会了快速判断人的真诚程度和事件的紧急程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反常识”思维
别想说服我!
真理追求者
还比好重要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一颗阴谋论的心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健康的经济学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匹夫怎样逆袭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高效“冲浪”的办法
笔记本就是力量
用强力研读书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夺魁者本色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摆脱童稚状态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科研的格调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反常识”思维
别想说服我!
真理追求者
还比好重要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一颗阴谋论的心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健康的经济学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匹夫怎样逆袭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高效“冲浪”的办法
笔记本就是力量
用强力研读书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夺魁者本色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摆脱童稚状态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科研的格调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反常识”思维
别想说服我!
真理追求者
还比好重要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一颗阴谋论的心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健康的经济学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匹夫怎样逆袭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高效“冲浪”的办法
笔记本就是力量
用强力研读书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夺魁者本色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摆脱童稚状态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科研的格调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万维钢
97个笔记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
审美观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就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感觉,改为欣赏愁苦了。
美学不可能是客观的,每个人都在鄙视别人的审美观和被别人鄙视,我们在审美观的鄙视链上不断移动。文人有时候研究病态美、悲壮美、失败美等,也许更高境界则追求各种变态美。但本质上,他们研究美。
懂得取舍就会少掉很多痛苦。
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
别想说服我!
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坏比好重要
损失厌恶[插图]。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
自我修炼。
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他们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 朝三暮四的心理学手段对他们没用。这样的聪明人,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有规律的原因可能是数据少
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就好像真有规律一样。
如果你的统计样本不够大,你什么也说明不了。
一颗阴谋论的心
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我们可以想办法合理地支配这种资源,甚至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意志力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
匹夫怎样逆袭
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我们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
2.掌握套路
记住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用!对
3.随时获得反馈
一定要有反馈
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真正使得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
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参照物,你就可
兴趣与基因
感兴趣”当然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己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外部刺激有短期的作用,但是不可持续
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
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有“顿悟崇拜”思想的人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
认为专业科学家被他们的知识所束缚,认为专业科学家缺乏想象力,是很多民间科学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愤愤不平的原因。但事实是专业科学家比民间科学家更有想象力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并不是因为他走得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
高效“冲浪”的办法
给新书评价等级的标记方法很有意思,不是评“好、中、坏”,而是按“值得怎么读”分类,三个等级是随便翻翻(toss)、略读(skim)、精读(read)
如果我们居然下工夫仔细研读这篇文章,那么作者应该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实在不可能把这种荣幸赐予更多的作者。
笔记本就是力量
善于使用搜索引擎,再加上善于使用各种“知识管理软件”,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能力。
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如果你的全部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你凭什么拿比农民工高好几倍的工资?
知识,不能仅仅机械地“存”在你的脑子里,而必须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个人笔记本来不断总结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长”知识。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把好文章收入印象笔记(Evernote),不等于拥有这篇文章。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用强力研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存疑
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
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
“强力研读”并不是为了读《广义相对论》之类的专业著作,它面向的对象就是《卧底经济学》之类写给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强力研读跟“刻意练习”[插图]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不好玩
第二,用时少
要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留给最好的书。
第三,不追求快。
新手要读两遍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作者列举例子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读者最后只记得故事却不懂作者为什么说这些故事——验证自己的观点知识
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只有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我们才能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单独看其中的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棵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
读书从厚变薄,提炼作者的观点知识,这是学习;再从薄变厚,用自己的例子来填充,这是掌握。
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
。除了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万一要写文章,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
反思总结性的勾画,重点勾好句子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对一本书划的重点语句,发现这些语句大都是总结式的,就好像小学生在课文里发现的重点句一样,它们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
而梁文道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常常拿出一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给观众,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书作者的个性。读书笔记得有这个效果。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
不错的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的读书方法。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 】”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多积累!越积累越多
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又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打开印象笔记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确实 纸质书甚至实体的其他东西 都比隔着屏幕的虚拟化东西更触动人 高p假照除外
关键是印在纸上的实体文字似乎更能刺激大脑神经,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阅读。
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想再读一遍娱乐至死。媒介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
而电视这个东西从根本上就是面向尽可能多的大众的,就如同广场上的集体舞。读书人不屑于广场舞,我们追求的是武功。
哈哈哈哈行走的书架 有点酷萌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例子:日美两国的企业改革态度 结论:还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领导者,你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各种号称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你们公司的“新思想”。这些思想逻辑上都无懈可击,但实施的过程是有风险的。上面的两个故事中的新思想都要求对企业运行方式做一次彻底的改革。企业不能每年都搞一次这种彻底改革。对于领先的企业,更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谚语说,If it works, don't fix it[插图]!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 这就是为什么本文不说创新是落后者的“权利”,而说,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通过前面两个故事我们看到,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是竞争的常态。我们常说的“后发优势”,也就是把领先者早就玩明白了的东西拿来玩,其实是只在自己不但落后,而且是特别落后,以至于根本没有资格跟领先者竞争时才有效。中国早年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就是一个适合特别落后者的思路。好在中国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永远追赶别人的思维之中。像磁悬浮列车和电动汽车都是发达国家也不成熟的东西,中国就敢直接上。后来者创新,后来者引领新潮流,是竞争中的一般规律。当你发现铁路公司已经把铁道修遍了全国,你要做的不是跟着修铁道,而是建高速公路,修机场。这个时候铁道公司是没有什么创新需求的,是后来者有创新需求。
有趣的强者向弱势方学习的例子,可以多研究一下
我们用一个体育比赛的故事[插图]来进一步说明这种竞争格局。如果总是落后者创新,那么领先者应该怎么办呢? 美洲杯帆船赛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比赛。比赛规则很特别,获得上届冠军的俱乐部自动有一艘船进决赛,而其他各队比赛争夺一个向冠军挑战的资格。此赛事自从1851年创办一直到1980年,冠军居然都是美国队的。 帆船比赛特别讲究“落后者创新”。1983年美国队首次卫冕失利过程中的一场比赛,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这场比赛是最后7局4胜决赛的第5场,此前美国队Liberty号以3∶1领先澳大利亚的Australia II号。比赛开始之前人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庆祝美国人延续132年连胜的历史时刻了。 比赛中还是Liberty号领先。澳大利亚人一看继续这么玩下去冠军肯定没有了,必须赌一把。Australia II号变道,换到航线的左侧,希望能碰上有利的风向。 这时候Liberty的正确应对策略是什么呢?是跟着变。不管航线左侧风向是否真的有利,只要我们两个的条件能保持一样,那么最后肯定还是我赢,因为现在我领先。哪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了确保胜利我也必须做跟你同样的选择。所以在这种一对一的帆船比赛中不是落后者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学习落后者。 然而利伯蒂(Liberty)的船长丹尼斯·科纳(Dennis Conner)选择了留在右侧航线!这个看上去很直觉,实则不符合帆船比赛竞争规律的错误使他青史留名:Australia II号赌赢了,利伯蒂再输两场之后,美洲杯冠军终于易手。 所以不是落后者要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要学习落后者。比如你是一家股票走势预测的公司,你们公司的业绩取决于你预测的准确率的年度排名。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排第一。为了保证年底的时候你还排在第一,这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损失厌恶多次出现
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叫做“损失厌恶(Loss Averrsion)”。这个原理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逼地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它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野蛮的少数民族。如此算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们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夺魁者本色
睾酮,可以让人在竞争中更敢于冒险,更乐意投入比赛,在比赛中更无私,更关心队友,更可能抗议对手犯规,甚至能更多的诉诸于理性认知而不是感情冲动。如果一个人的睾酮水平不够,他就很难进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兴奋状态。这何止是雄性激素,简直是竞争激素。
成功者都有更长的无名指。
平时没有压力的时候战士的多巴胺也被清理得很快,于是他们就会表现得缺乏干劲,不兴奋。而颤士则因为平时也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多巴胺水平而表现得很好。此前有很多研究表明,颤士的平均认知能力和智商都高于一般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国足太惨了
在比赛中,多兰斯给队员减压。球队落后,他在中场只对队员说一句话:“现在你怎么想?”这句话一问,女孩们都非常自责,认为失败应该由自己来承担。女孩是重感情的,一旦你表现出对她很支持,她就会对你这招通常只对女运动员管用。男运动员需要时刻被加压,多兰斯曾经带过男队,那时候他总在中场的时候大喊大叫地刺激队员。不过鉴于中国男足特别害怕压力,我怀疑也许他们需要女足的训练方法。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我很知道什么才是优秀的玩家,但很明显,这种苦工和精力时间更值得让我花在现实里。
一个真正热爱游戏的人玩游戏时并不总是轻松快乐的。真正的游戏玩家有时候甚至是拼命的,因为他们知道不吃苦就永远不会到达顶峰。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格兰诺维特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插图],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超过了两万次。这个研究的数据如此简陋,思想如此简单,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
所以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
摆脱童稚状态
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生物化石最多只能算间接证据。而一个论断想要被科学界全面接受,除了要求超乎寻常的证据,还必须有一个机制。
关键是,科学家想不通大陆是怎么漂移的。
严格的主流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什么新东西都得从我这儿长出去,这就是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干掉的错误想法比正确想法多得多,比如“水变油”、永动机、黑洞发电之类。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而严谨的学术体系。也只有这个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实验结果可以经得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求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 如果经络和“气”能用实验证明,诊脉能机械化,阴阳运行能用数学方程描写,一直到《伤寒论》能出一个基于现代医学的解释版,那么中医就可以成为主流科学。将来谁能做到这些,谁就“发现”了中医。也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抛开掌握绝学的少数老师傅,变成像青霉素那样任何一个医院都能随便使用的有效技术。 如果“主流科学”真是小姑娘的话,向她求婚并得到许可并不容易。有时候可能你是对的,但她就是不理解,你悲愤也没用——可是你也不能因此就说她不是女人啊。
科研的格调
我的问题是,既然所有学科中都有“道”,盖尔曼的格调论和费曼的鄙视,是合理的吗?我认为它们是不客观的,但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他将无所适从。也许要想干好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而爱这一行,就意味着“不爱”其他行。所以一个科学家应该学会从心理上“鄙视”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哈哈哈哈物理苦呀
我有时候特别羡慕“实验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他们常常能以非常直观的逻辑,在大学里找一帮学生受试者做一些特别方便的“实验”,写成一篇简明易懂的论文,证明的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然后还能经常发表在《科学》之类的顶级刊物上,并且被媒体和博客大肆报道。相比之下,物理学家们就算投入几百万美元做实验,加上外行根本看不懂的理论推导,结论完全不显然的情况下,也未必能确保一篇PRL(物理评论快报)和15分钟的名望。
实验与现实情况脱轨
这个实验使我想起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这两种可乐的味道非常接近,但如果你仔细品的话,会发现百事可乐更甜一点,而可口可乐略带一点酸味。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做过实验,在不公布品牌的情况下把这两种可乐倒在小杯里,找一帮受试者品尝。结果是大多数人认为百事可乐更好喝。 在实验结果的刺激下可口可乐决定改良配方,使得味道更像百事可乐,结果是惨遭失败!消费者抗议新配方。怀旧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实验室里喝一口和拿回家去喝一瓶,感觉是两码事。如果只喝一口的话,可能很多人认为汽水比茶好喝。 目前大多数的心理学实验,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佩戴护身符的第一天也许会充满正面的情绪,第二天可能就不好使了,时间长了反而成为累赘,一天不戴可能还会恐慌。所谓“积极心理暗示”,其关键也许就在于让受试者感到新鲜。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玄学还是不严谨呢?
那些写在晚报副刊上的各种所谓健康指南,连看都别看。而那些刊登在主流媒体上,有最新的论文支持的科学新闻,比如说英国某个团队又发现什么东西对儿童的智力有新影响,我们大概可以看,但是看完就可以直接把它忘了。 更进一步,如果这条新闻说的是营养学研究,比如吃某种维生素对身体有某种好处或坏处,那么哪怕是发表在最权威医学期刊上的那些高引用率论文,也应该全部忽略。
把学术论文的结论推广为真实世界的真理,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不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
科学报道都是用人类传统语言写成的,而科学研究使用的却不是传统的人类语言。所谓“科学方法”,其实是另一套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今天医学研究的悲催现状并不见得就说明科学方法不行。科学方法,是一种超越了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我们凭什么相信“维生素E不能降低冠心病风险”这个结论就是对的?因为有些科学方法比另一些科学方法更可信。看新闻不如看论文,看一篇论文不如把多篇论文综合在一起看(称为meta-analysis),而且有时候这么看还是不行。现代社会中的智者,应该掌握这一套思维方式。科学是成年人玩的东西。我认为抱着谦卑的情绪去“仰望科学”是个错误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应该像下棋一样,是俯视。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他说的是关于模型的重大问题:如果你根本没搞清楚所有的原理和机制,你做的简化距离真实世界非常遥远,你的模型还有意义吗?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认为没意义。他说[插图]:我没有气象学位,所以我大概没资格谈论这个话题。可是我也研究过这些气象模型,我知道它们能干什么。这些模型对大气和海洋的流体力学方程可以解得很好,但是它们对云、尘埃、地表和森林中生化过程的描写很差。它们根本谈不上描写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搞气象模型的这帮人只不过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模型而已。
不要盲目崇拜呀
科学家也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不想玩大的。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模型的局限性。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