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0日,中央情报局得到消息:基地组织可能正在谋划一次针对美国的重大袭击。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乔治·特尼特( George tenet)并没有把这则消息传达给总统乔治·W·布什,而是告知了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 Condoleezzarice)。当事实浮出水面之后,《华盛顿邮报》的传奇编辑本·布莱德里( Ben bradlee)表示,“如果你对即将主宰历史的事件有所了解的话,也许就有机会直接登上总统宝座了,我认为就是这么简单”。但在7月10日这天,没有人知
道——或者说有可能知道这则消息最终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很多聪见多识广的人对经济前景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不相信灾难已经迫近。我从这推论:危机是不可知的。在这个情境中运用“知道”一词很反常,并不是因人因为这种预知能力获得了本不应属于他们的赞赏,而是这个词给人一种暗示,使人觉得这个世界比事实上更可知。这个词使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致命的错觉。
这个错觉的核心是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这也表明未来也应该是可知的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知道”不是唯一一起错觉的词。“直觉”和“预感”等词一般也可用来形容过去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光环效应还有最后一个阶段,即给该故事的主角戴上不可战性的光环。
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你总是喜欢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些结果的原因。此前讨论的光环效应是思维连贯性形成的部分原因,因为这一效应使我们更有可能将自己对某人所有品质的看法和对其特别重要特质的判断匹配起来。棒球投手又帅又强壮,那我们也很容易会认为他投球水平一定能是负面的:如果觉得一位运动员很丑,我们就很可能会低估他的竞技能力。
道——或者说有可能知道这则消息最终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