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
……
[ 展开全部 ]
的地方一去再去。 在作者的总体计划上,这本《山居笔记》是他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在那本书中,他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作者将这些问题归为: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
[ 收起 ]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定价:28.00
ISBN:780676112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3 )
评价 (1 )
四、苏东坡突围
ζั͡އ少爷ミ灬夙愿ら
2017-09-09 09:03:00 摘录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一与古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
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新版自序
小引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流放者的土地
三、脆弱的都城
四、苏东坡突围
五、千年庭院
六、抱愧山西
七、乡关何处
八、天涯故事
九、十万进士
十、遥远的绝响
十一、历史的暗角
附录
一、谈“小人”
附 文外心镜(四篇)
一、答学生问
二、我做了模特
三、没那么重要
四、酣睡寒风中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新版自序
小引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流放者的土地
三、脆弱的都城
四、苏东坡突围
五、千年庭院
六、抱愧山西
七、乡关何处
八、天涯故事
九、十万进士
十、遥远的绝响
十一、历史的暗角
附录
一、谈“小人”
附 文外心镜(四篇)
一、答学生问
二、我做了模特
三、没那么重要
四、酣睡寒风中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新版自序
小引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流放者的土地
三、脆弱的都城
四、苏东坡突围
五、千年庭院
六、抱愧山西
七、乡关何处
八、天涯故事
九、十万进士
十、遥远的绝响
十一、历史的暗角
附录
一、谈“小人”
附 文外心镜(四篇)
一、答学生问
二、我做了模特
三、没那么重要
四、酣睡寒风中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
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