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人类简史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
……
[ 展开全部 ]
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 【编辑推荐】 1、由书改变而成的人类简史课程风靡全球,成为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课程 Coursera最受欢迎课程 ,mooc最受欢迎课程。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可,戴蒙德推荐。 2、一大开创性:打通文字发明前后历史的界限。 文字发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的专长;文字发明之后的年代,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长; 许多著名史家的作品,欠缺遗传学或生态学的视野,如何让这两大段历史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有一以贯之的宏观解读? 本书不同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同于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绘制的人类文明交织的世界。 他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3、填补传统人类史的三大鸿沟: 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鸿沟(提供有史实根据的深刻哲学思考);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作者多从生态来思考,而不是只讲人类的利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鸿沟(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4、四大部分描述人类大历史: 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有能力谈八卦,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让陌生人开始合作、建立组织) 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让我们渴求更多、生产更多,分工分职愈趋细腻)、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带来快速进步,让我们拥有上帝的力量,也带来毁灭) 全球大一统、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金钱、帝国、宗教 5、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用通俗的语言和新鲜的视角,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不再错过历史中最关键、最有意思的部分。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义等众多话题,有人说这是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6、一部“瘦身版”人类简史。 如果说给我一本书,不到五百页,没有一堆令人晕头转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称号,就能涵盖了人类如何崛起、影响现代生活甚巨的资本主义、一神教、自由人文主义、基因工程如何兴盛的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7、一部引发多国版权大战的神秘大书。 获得波兰斯基人文学科创造力与独创性奖。 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英国,9家出版商疯狂竞价。 23个国家竞相购买版权。台湾上市一周,金石堂、诚品历史类畅销书榜第一 ,诚品总榜第八,西班牙上市两周总榜第一。 ------------------------------------------------------------------------------------------------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 【各界评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普利策奖得主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斯蒂文·刚尼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果壳网 姬十三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读者 这本书如果要用“宏伟史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例如考古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宗教、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书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其中很多都是经无数人严格验证过的,讲师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希望尽量客观地介绍一些内容,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读者 超级好的课程,付费都坚持下来了,观点独特,从来没想到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自己。 ——读者
[ 收起 ]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68.00元
ISBN:750864735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96 )
评价 (1 )
10. 金钱的味道
会微积分的猫
2019-11-16 21:39:55 摘录
假设在印度与地中海地区首次开始贸易的时候,印度人对黄金兴趣寥寥,所以黄金几乎一文不值。但在地中海,黄金却是个人人垂涎的地位象征,价值高昂。接下来会有什么情况?
往来于印度和地中海之间的商人,开始注意到黄金的价差,于是在印度便宜购入黄金,再回到地中海高价出售。于是,印度市场上的黄金需求暴增,价格跟着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在地中海黄金供给大量增加,价格因此下降。不用多久,黄金在印度和地中海的价格就相去无几。正因为地中海人相信黄金有价,印度人也开始跟着相信。就算黄金对印度人来说仍然没有实际用途,光是因为地中海人重视黄金,就足以让印度人跟着重视起来。
以此类推,就算有些人是我们憎恶、讨厌、嘲笑的对象,如果他们相信贝壳、美元或电子数据的价值,就足以让我们也跟着相信这些事物有价值。所以,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钱制度上达成同样的信仰。原因就在于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金钱制度:万物可换&万众相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会微积分的猫
2019-11-16 21:35:44 摘录
正因为有了金钱概念,财富的转换、储存和运送都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后来才能发展出复杂的商业网络以及蓬勃的市场经济。要是没有钱,市场和商业网络的规模、活力和复杂程度都必然相当有限。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zoe97
2019-05-06 00:58:18 摘录
人类的经济史就像跳着微妙的舞步。我们用金钱来促进与陌生人的合作,但又害怕这会破坏人类的价值和亲密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也想打破那些限制金钱和商业流动的社会大坝;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筑起新的大坝,希望保护社会、宗教和环境免受市场力量的奴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xuan
2019-03-09 21:34:03 摘录
金钱的运作原理?
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光是它们的化学结构、颜色或是形状,并无法带来那些价值。换句话说,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只是心理上的想象。所以,金钱的运作就是要把前者转变为后者。不过,究竟为什么这能成功?原本有的是一大片肥沃的稻田,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换成一小把根本没用的贝壳?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辛苦地煎汉堡排、拉保险或是帮忙照顾三个精力过剩的小孩,只为了换来几张彩色的纸?
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金钱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马云的支付宝让这个系统运行得更方便,更快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凌子
2019-02-28 22:01:40 摘录
千百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称钱为万恶的根源。但就算真是如此,钱同时也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东西。比起语言、法律、文化、教和社会习俗,钱的心胸更为开阔。所有入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之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视。也多亏有了金钱制度,才让人就算互不相识、不清楚对方人品,也
能携手合作。
我觉得我可以以此为激励,以后就说,我要有金钱般的开阔,海纳百川,通通拿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狗会理包子
2018-03-02 19:15:30 摘录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
1.万物可换:钱就像是炼金术,可以让你把土地转为手下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知识。
2.万众相信:有了金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都能合作各种计划。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李科森
2018-02-21 10:28:26 摘录
金钱还有更黑暗的一面。虽然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通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只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我们不信任陌生人,但我们现在也不信任隔壁的邻居,而只是信任他们手上的钱。没钱,就没有信任。等到钱的渗透冲垮了社会、宗教和国家所筑成的大坝,世界就成了巨大而
无情的市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三言
2018-01-28 23:37:13 摘录
货币是人类统一的前提,而货币存在的前提是人类的想象和相互信任。所以,所有关系都是一种想象,并存在于人类的信任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三言
2018-01-28 23:34:35 摘录
原来如此,货币是基于人类的想象和信任的产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三言
2018-01-28 23:33:44 摘录
原来如此,货币是基于人类的想象和信任的产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四季如风
2017-07-12 14:14:48 摘录自181页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1.万物可换。2.万众相信。
如果一切都能换成金钱,而大家相信的又是不具名的硬币和贝壳,就可能伤害当地传统、亲密关系和人的价值,让冷酷无情的供需法则取而代之。
所以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是万恶之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四季如风
2017-07-12 13:53:54 摘录自176页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如果大家都不信它了,它就一文不值。所以,最早发明钱的时候,大家还没有这种信任,就得用本身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做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四季如风
2017-07-12 13:46:09 摘录
正因为有了金钱概念,财富的转换、储存和运送都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后来才能发展出复杂的商业网络以及蓬勃的市场经济。
钱随身携带最方便了,尤其是现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四季如风
2017-07-12 11:40:35 摘录自174页
就算是现在,大部分的钱也不是以硬币或钞票的方式存在。所有的钱有超过九成都只是显示在计算机上的数字而已。
只要大家都愿意接受电子数据交易,就会比闪亮的硬币或簇新的钞票更方便,不仅更轻、更易携带,还更容易记录留存。
唔……中国正在往这方面前进啊……导致现在捡钱越来越难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然可然
2017-07-09 22:02:26 摘录
出现了跨国家、跨文化的货币区之后,终于莫定整个亚非世界统一的基础最后让全球都成了单一经济和政治领域。虽然各地的人们还是继续讲着不同的语言,服从不同的统治者,敬拜不同的神灵,但都信服着同样的黄金白银、金币银币。要不是大家有这项共同的信念,全球贸易网络几平绝无可能成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 高毅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1.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2. 知善恶树
3.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4.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5. 史上最大骗局
6. 盖起金字塔
7. 记忆过载
8. 历史从无正义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9. 历史的方向
10. 金钱的味道
11. 帝国的愿景
12. 宗教的法则
13. 成功的秘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14. 发现自己的无知
15.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16. 资本主义教条
17. 工业的巨轮
18. 一场永远的革命
19.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20. 智人末日
后记: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参考书目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 高毅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1.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2. 知善恶树
3.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4.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5. 史上最大骗局
6. 盖起金字塔
7. 记忆过载
8. 历史从无正义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9. 历史的方向
10. 金钱的味道
11. 帝国的愿景
12. 宗教的法则
13. 成功的秘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14. 发现自己的无知
15.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16. 资本主义教条
17. 工业的巨轮
18. 一场永远的革命
19.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20. 智人末日
后记: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参考书目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推荐序 高毅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1.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2. 知善恶树
3.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4.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5. 史上最大骗局
6. 盖起金字塔
7. 记忆过载
8. 历史从无正义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9. 历史的方向
10. 金钱的味道
11. 帝国的愿景
12. 宗教的法则
13. 成功的秘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14. 发现自己的无知
15.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16. 资本主义教条
17. 工业的巨轮
18. 一场永远的革命
19.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20. 智人末日
后记: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参考书目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往来于印度和地中海之间的商人,开始注意到黄金的价差,于是在印度便宜购入黄金,再回到地中海高价出售。于是,印度市场上的黄金需求暴增,价格跟着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在地中海黄金供给大量增加,价格因此下降。不用多久,黄金在印度和地中海的价格就相去无几。正因为地中海人相信黄金有价,印度人也开始跟着相信。就算黄金对印度人来说仍然没有实际用途,光是因为地中海人重视黄金,就足以让印度人跟着重视起来。
以此类推,就算有些人是我们憎恶、讨厌、嘲笑的对象,如果他们相信贝壳、美元或电子数据的价值,就足以让我们也跟着相信这些事物有价值。所以,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钱制度上达成同样的信仰。原因就在于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光是它们的化学结构、颜色或是形状,并无法带来那些价值。换句话说,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只是心理上的想象。所以,金钱的运作就是要把前者转变为后者。不过,究竟为什么这能成功?原本有的是一大片肥沃的稻田,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换成一小把根本没用的贝壳?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辛苦地煎汉堡排、拉保险或是帮忙照顾三个精力过剩的小孩,只为了换来几张彩色的纸?
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能携手合作。
1.万物可换:钱就像是炼金术,可以让你把土地转为手下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知识。
2.万众相信:有了金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都能合作各种计划。
无情的市场。
如果一切都能换成金钱,而大家相信的又是不具名的硬币和贝壳,就可能伤害当地传统、亲密关系和人的价值,让冷酷无情的供需法则取而代之。
只要大家都愿意接受电子数据交易,就会比闪亮的硬币或簇新的钞票更方便,不仅更轻、更易携带,还更容易记录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