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
……
[ 展开全部 ]
、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 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 收起 ]
作者:度阴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36.00
ISBN:75502300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贵人王琼
好奇的阅读者
2018-03-04 12:27:16 摘录
“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不动心”也是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江西剿匪这段时间传播的主要心学思想。黄宗羲说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阶段,“不动心”就是第一阶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奇的阅读者
2018-03-04 12:26:42 摘录
功名利禄的心是否是人欲,王阳明给出的答案很有机锋:那要看它是被你请来的,还是它主动来找你的。内心强大的人心如明镜,来了就照,去了也不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奇的阅读者
2018-03-04 12:26:01 摘录
如果世界上真有“贵人”这回事的话,那王阳明一生中有两个贵人:一个是南昌城铁柱宫那个无名老道,他拯救了王阳明入世的灵魂;另一个就是王琼,他给了王阳明一个绝好的机会,释放了他的能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奇的阅读者
2018-03-04 12:25:06 摘录
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比如他只去过一次边疆,就对边防军的腐败心知肚明;他只经历过一次战阵,就发现了帝国边防军在互相支援上的致命缺陷。有段时间,他曾到地方上治理漕河,当他拿出治理方案时,连那些干了一辈子的漕运专家都大为叹服,评价说这种方案恐怕只有王大人能做得出。在很多人眼中,王琼似乎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在情况朦胧不明时就能预测到事情发展的趋势。当然,他还有一种不太被人注意的能力,那就是识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芹菜
2017-12-29 00:21:09 摘录
据说,王阳明从杭州出发前,他的一位道家朋友对人说:“王阳明此番前去,必立大功。”人问原因。这位道士说:“我触之不动。”了
“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不动心”也是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江西剿匪这段时间传播的主要心学思想。黄宗羲说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阶段,“不动心”就是第一阶段。
王阳明创建心学后,发现来学习心学的人都有浮躁之心,所以要他们静坐以涤荡内心的欲望,使心保持一个澄净的状态。为了让人相信自己的心没有丝毫欲念,他讲“知行合一”,认为一个恶念就是一个行动,所以必须要静心。
但他又担心弟子们把静坐当成目的,流入枯禅,所以提倡事上练。
这一切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拥有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致良知
伟大的杨廷和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致良知
伟大的杨廷和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 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致良知
伟大的杨廷和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不动心”也是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江西剿匪这段时间传播的主要心学思想。黄宗羲说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阶段,“不动心”就是第一阶段。
王阳明创建心学后,发现来学习心学的人都有浮躁之心,所以要他们静坐以涤荡内心的欲望,使心保持一个澄净的状态。为了让人相信自己的心没有丝毫欲念,他讲“知行合一”,认为一个恶念就是一个行动,所以必须要静心。
但他又担心弟子们把静坐当成目的,流入枯禅,所以提倡事上练。
这一切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拥有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