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挪] 乔斯坦·贾德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定价:26.00元
  • ISBN:7506341271
康德 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 ________
    2020-08-27 22:19:24 摘录
      他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像玩游戏一般,而人唯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因为那时他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________
    2020-08-27 22:16:58 摘录
      如果人类的脑袋简单得足以让我们了解的话,我们还是会愚笨得无法理解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________
    2020-08-27 22:16:29 摘录
      “不过康德除了认定这些大问题应该交由个人的信仰来决定之外,他还更进一步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上帝确实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________
    2020-08-27 22:15:52 摘录
      “谈到现实世界的本质这类重量级的问题,康德指出,人永远会有两种完全相反、但可能性相当的看法,这完全要看我们的理性怎么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YingUpUpUp
    2018-11-14 21:40:02 摘录
    他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YingUpUpUp
    2018-11-14 18:29:51 摘录
    “可是时间和空间难道不是存在于我们本身之外的事物吗?”
    “不。康德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这种看事情的方式倒是很新颖。”
    “因为人类的心灵不只是鈍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面,水立刻会顺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毅
    2017-12-25 17:09:09 摘录
    由于理性和经验都有局限性,于是用信仰来弥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毅
    2017-12-25 17:04:56 摘录
    一些超越经验的问题的观点可能会对立,但也不一定有对错。比如形而上的“公理”、道德等。或者说,对于某个问题的答案,要分类讨论,有的问题是主观答案,有的问题是客观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毅
    2017-12-25 16:55:37 摘录
    由康德的想法:有两种因素——感官知觉和理性——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
    1.对于“客观”概念的理解:由于人无法感知到世界本来的面貌,所以所谓的“客观”不过是在主观的基础上、人类默认的某种前提下、以区别心灵以外的事物的概念。(想象有色眼镜,我们每个人看见的事物其实不完全一样,而我们默认我们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大多数时候以为我看见的就是你看见的) 2.为什么很多哲学家经过思考后反而会相信上帝?因为通过理性推理(哲学家自己的前提条件下)最终不得不得出上帝存在。 3.对于科学研究、真理探讨为何如此艰难,甚至在推翻前者结论中前进的原因:由于无法经验的问题(从感知中得到的材料不足),理性也无法得出答案。换句话说,理性就像计算器,没有具体数字,就没有结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毅
    2017-12-25 16:36:32 摘录
    假设有一只猫躺在客厅的地板上,然后突然一个球滚进来。可以设想到,猫回去追球。而如果是一个人(婴儿除外),我们大多会去看球是从哪来的。 关于婴儿与之后阶段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有待思考。因为婴儿更多行为偏向动物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毅
    2017-12-25 16:26:34 摘录
    理性主义者、经验主义者、休姆对知识的基础的区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