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也是一部中国学术的超级畅销书。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并且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中国哲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33.00元
  • ISBN:7301173954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 -Ddddddy
    2022-04-15 21:43:42 摘录
    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Unnamed_XQ
    2021-03-13 16:21:39 摘录
    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Unnamed_XQ
    2021-03-13 16:07:57 摘录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可以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因此,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当我们对知识进行思索或谈论时,这种思索和谈论的本身也是知识,它是“关于思索的思索”,这就是“反思”。有的哲学家坚持认为,我们在思索之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42:33 摘录
    公元5 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语言障碍 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40:44 摘录
    有一位禅宗和尚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庄子原文的暗示,郭象注的明晰,二者之中,哪个好些?人们仍然会这样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36:17 摘录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

    《庄子》的《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

    《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田子方》)。

    照道家说,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

    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28:25 摘录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

    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为什么简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26:00 摘录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22:36 摘录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

    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得多的东西。

    正如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刊的手稿中指出的:“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

    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

    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

    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

    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18:32 摘录
    我们常常看到,今天世界上每个政治家都说他的国家如何希望和平,但是实际上,他讲和平的时候往往就在准备战争。在这里,也就存在着名实关系不正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17:31 摘录
    我们常常看到,今天世界上每个政治家都说他的国家如何希望和平,但是实际上,他讲和平的时候往往就在准备战争。在这里,也就存在着名实关系不正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21:09:27 摘录
    尽管中国哲学各家不同,各家哲学无不同时提出了它的政治思想。这不是说,各家哲学中没有形上学,没有伦理学,没有逻辑学。这只是说,所有这些哲学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政治思想联系着,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既代表他的整个哲学,同时又是他的政治思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18:58:05 摘录
    儒家认为,处理日常的人伦世务,不是圣人分外的事。处理世务,正是他的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他不仅作为社会的公民,而且作为“宇宙的公民”,即孟子所说的“天民”,来执行这个任务。他一定要自觉他是宇宙的公民,否则他的行为就不会有超道德的价值。他若当真有机会为王,他也会乐于为人民服务,既作为社会的公民,又作为宇宙的公民,履行职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18:54:52 摘录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照柏拉图所说,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一个人为了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使他的心灵能够由变化的事物世界“转”入永恒的理世界。

    柏拉图说的,和中国哲学家说的,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

    但是照柏拉图所说,哲学家一旦为王,这是违反他的意志的。换言之,这是被迫的,他为此做出了重大牺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可止
    2017-11-30 18:51:13 摘录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