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第2版)
本书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怎样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角与体验。从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撰写拍摄计划,到摄影和剪
……
[ 展开全部 ]
辑的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建议。此外,书中汇集了大量真实案例,以及十多位当代顶尖纪录片大师和专业人员的特别访谈。本书为希望吸引到更广泛观众的纪录片制作者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新版本中增加了许多当代焦点问题,比如对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关注,对《超码的我》、《轮椅上的竞技》、《时光如水》、《决堤时刻》等近几年纪录片佳作的分析。
[ 收起 ]
作者:[美] 希拉·柯伦·伯纳德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9.80元
ISBN:751002819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致中国读者1
雕龙释
2018-04-06 11:40:18 摘录
正如前面我们曾经论述过的,很多纪录片往往是对生活流程的片段截取,我们拍摄期间拍摄不到哪怕一件完整的事件,而生活的故事性也不强,
只是一个人某种平静的生活,虽然这种生活可能蕴含着某种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味隽永的哲理气息,但是生活历程中看不到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各部分之间往往也没有很明显的前因后果关系,这样的片子自然不必追求情节化的叙事模式。而张雅欣在《中外纪录片比较》中所说的绘圆法、设定中心线
法、依据文理逻辑法就很适合这类纪录片的内部结构方式。
张雅欣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如果我们亻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就常常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而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繁杂庞大的内容串联起来构成一部作品。依据文理逻辑法则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
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①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之所以把张雅欣划分的几种结构方式认定为内部结构技巧,是因为相比较于钟大年先生界定的让人一眼就看出作品外在框架的几种外部结构方式,张雅欣的结构方式着眼点更为内在,更多地考虑到了材
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而围绕主题选材恰恰是内部结构的核心。
(一)层次清晰
无论是情节性的结构方式还是逻辑性的结构方式,不管是纪录片的开端段落、发展段落、高潮段落,还是围绕主题圆心或者中心线的这件事情和那件事情、事物的不同侧面的事实,每一件事、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这一个段落、片段和“这场戏”的叙事单位将其说清楚,界定明白。“单位纪实场中的信息必须是纯粹而明了的,每一段纪实在整体叙事中承担什么作用,强调和传递何种信息,告诉观众思考问题的方向在哪里,导演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落实在具体创作以及段落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方面,他也应该让观众
心中有数。”①
同时要注意一个段落交代完一件事,然后再在另一个段落交代另一件事,要力求做到段落清晰,层次分明。根据多数纪录片的经验,一个叙事段落一般在2~3分钟,往往具备“开头概述性说明,中间矛盾对抗形成高潮,结尾问题解决”的情节化段落模式。而段落结束后可以用技巧转场或者无技巧转场的方式与下一段隔开,转场镜头尽量时间长一点,以形成比较
明显的段落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6:59:48 摘录
任何影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都包含了拍摄前所有的决定和安排。对一部纪录片而言,它包括了题材的选择、研究、组成制作小组、选择所需的器材、决定采
用什么方式与细节以及拍摄的进度等。
拍摄前的准备相当重要。即使经验丰富的影片制作者也很少依赖即兴的灵感。导演维纳·荷尔佐格( Werner Herzog)对此有过极其清楚的表白。一次,在他的影片展播后,有人问他对拍摄中艺术和智慧的问题时,他刻薄地回答:“拍片是体能劳动而不是审美过程”。接着他又毫不含糊地告诉那位吃惊的发问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6:03:43 摘录
计划还有一个作用。在研究阶段写份计划,这有助于你对片子要拍的内容进甲:行组织性与系统性的分析。你将发现计划在拍片时好处多多。它让你能真正引导
影片本身去表现一个故事,而不是期望故事自己浮现。
计划应该表明你能满足纪录片本身的要求。它们也总是决定你正在拍摄的纪
录片类型。纪录片应该:
●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说明真相,无论真相大小。而且是用事件去展现,而不仅是用言语描述。
要对人类处境的一些层面给予个性化的、批判性的见解
传达信息并打动观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5:24:26 摘录
在纪录片采访中要注意保持客观记录的状态。纪录片拍摄更注重随机结构。在采访过程中,纪录片的编导必须具备充分的编辑意识。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在采访过程中,编导要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戏剧化地处理情节,随时结构故事。纪录片采访对编导的要求非常高,一位优秀的编导必
须不断学习,不断探求,才能采访到位,为制作一部好的纪录片奠定基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5:22:43 摘录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采访又是纪录片保持真实的重要方法。一部好的纪录片成功不仅在于画面拍摄、后期制作,采访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纪录片的拍摄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的投
入。纪录片编导有必要与被采访者经历一段时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同
时记录被采访者的生活细节。长时间的跟踪拍摄需要编导耐得住寂寞。
纪录片的编导只有跟拍摄对象朝夕相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也
让对方了解编导。由于纪录片关注的领域是人性与心灵,没有编导与采
访对象之间相互信任和沟通,拍摄难以进入人的心灵世界,也难以深化
主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5:20:44 摘录
(-)先有主题,后有作品,即所谓主题先行。纪录片记录的是一种文化,反映深层次的问题和思考,而这种思考,必然带有其人为设置的主观性,很难完全做到“客观真实”。因此,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需对主题先行判断,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规划,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拍摄。
大量的纪录片运用了此手法,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这种手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舌尖上的中国2》以独特的角度切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展现人与食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从平淡的生活中凸显了“变”的主题。因此,在着手拍摄之前,创作者对人物、地点、环境等因素提前进行了选取和设定。纪录片在真实记录人物、食物、事件的同时,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怀和思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5:18:56 摘录
纪录片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简单记录某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而是要赋予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以特殊的意义,选择好的题材是拍摄好纪录片的重要前提。苏联电影理论家维尔托夫认为,纪录片一定要展现某种主题与意义、表达思想,主张摄影师要“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平凡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雕龙释
2018-03-12 15:15:44 摘录
讲故事,不是写作
用纪录片讲故事无需特别谈及或者仅仅谈及写作的问题。相反,用纪录片讲故事是通过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来实现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描述概念的过程,提出一个看法并继续发展下去。一部影片的作者就是主要负责影片的故事和结构的某个人(或人们),通常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制片人或导演,充当作者和剪辑师,或者与他们]协作。(不幸的是许多纪录片节都采用了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致中国读者1
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单万里7
第一部分 故事的设计
导言
第一章 关于故事的基本术语
1.1 开端16
1.2 叙事链17
1.3 主题19
1.4 故事弧20
1.5 情节和人物22
1.6 戏剧性的故事讲述23
1.7 你的故事是关于谁或关于什么事的24
1.8 什么是主角需要的25
积极的对抗消极的25
困难与阻碍26
有价值的对手27
具体的目标28
情感的影响和观众的参与29
增加张力30
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31
第二章 纪录片故事的讲述
2.1 故事版权34
2.2 在摄制中“发现”故事35
2.3 意外新发现37
2.4 评价故事的构思38
途径和可行性38
支付能力39
激情与好奇40
观众40
关联41
合时宜42
视觉化42
扣钩43
已有的相关影片43
2.5 故事的发展44
2.6 先期了解故事,并不意味着你的表达
是一种偏见44
2.7 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45
第三章 讲故事的方法
3.1 纪录还是抨击? 55
3.2 文献纪录片的摄制57
3.3 再现和纪录剧60
3.4 科学纪录片61
第四章 故事的结构
4.1 结构的构成元素63
镜头64
场景65
段落66
幕67
诱发事件68
进攻点68
背景故事70
4.2 三幕式结构71
第一幕71
第二幕72
第三幕72
构建多重故事线72
对三幕式结构的误解74
五幕式/ 一幕式/ 二幕式中的三幕式74
电影结构的运用74
第五章 控制时间
5.1 讲述一个编年体的故事,而不是编年体本身78
5.2 压缩或延展时间83
5.3 超时拍摄84
5.4 压缩采访84
第六章 个案分析
6.1 个案分析:《美国女儿越南妈妈》90
第一幕/ 片头91
第二幕92
第三幕93
解决方法94
6.2 个案分析:《轮椅上的竞技》94
第一幕/ 片头95
第二幕98
第三幕101
尾声102
6.3 个案分析:《超码的我》102
第一幕/ 片头102
第二幕105
第三幕110
解决方法111
尾声111
第二部分剧本阐述的思路115
问问题,深钻研116
做自己的调查研究117
不要害怕问些基本问题117
第二部分 剧本阐述的思路
第七章 调查
7.1 什么时候展开调查研究? 118
7.2 顾问118
顾问会议120
专业会议120
7.3 电话调查120
7.4 核对事实121
7.5 讲述细节122
7.6 统计数据及其他形式的资料123
7.7 年表123
7.8 印刷品及网络调查125
整理材料126
7.9 视觉资料127
7.10 展开下一步129
第八章 选择人物
8.1 何时选择人物131
8.2 选择谁132
8.3 做好准备工作132
挑选非专业人士133
快速拍摄133
拍摄反对的声音134
平衡观点的拍摄134
扩展视角135
8.4 主持人和叙述者136
8.5 为你的主题支付费用137
第九章 提案阐述与提案写作
9.1 提案阐述139
量身打造提案阐述140
何时进行提案阐述141
提供影像的提案阐述142
提案阐述精炼你的故事142
9.2 提案写作144
要求的本质145
主题介绍145
根本原因145
愿望与目的146
相关项目146
从属项目146
项目历史146
观众以及播放前景147
组织信息147
项目人员147
工作计划147
附录148
剧本阐述148
预算148
几条额外的建议148
9.3 保护你的想法150
第十章 大纲、剧本阐述以及剧本
10.1 大纲154
10.2 剧本阐述155
剧本阐述应包括哪些内容? 156
故事,并非影像158
人物介绍159
说明性材料159
引用160
不为人知的信息160
为系列片撰写剧本阐述161
反映你所完成的工作161
讲述一个好故事162
10.3 拍摄阐述162
10.4 剧本162
为筹资写作剧本163
剧本格式163
解说词剧本164
10.5 剧本阐述的课堂练习164
10.6 广播电视电影和系列片的样本167
示例页,大纲,《行动起来》168
示例页,剧本阐述草案,《你可以在那里种植铝》169
示例页,提交给国家人文基金会的剧本阐述,《克服》170
示例页,剧本阐述,米尔•帕克172
示例页,修订大纲,《拉利一家》174
示例页,剧本(单栏),《当纳聚会》175
示例页,剧本(双栏),《齐声高歌》176
第三部分 拍摄和剪辑
第十一章 拍摄
11.1 摄制组阵容179
11.2 带着故事进行拍摄181
将思考视觉化181
11.3 头脑中带着剪辑去拍摄183
11.4 创造视觉效果185
用画面讲述荒野的故事186
11.5 基调和风格188
11.6 轻举妄动188
11.7 采访190
采访准备190
采访方案191
采访风格193
第十二章 剪辑
12.1 开始粗剪198
文字记录200
剪辑采访的内容201
并置剪辑202
迟进入,早撤离202
预测困惑203
12.2 从粗剪到精剪204
观摩提示204
12.3 从粗剪到图像锁定206
核实事实207
12.4 片长208
12.5 解决问题208
没有故事209
以一个故事开始,却以另外一个故事结尾209
人物或故事线索过多210
开端或结尾过多210
没有足够的喘息空间211
对拍摄不足的情况的处理212
12.6 适时放松213
12.7 做自己影片的第一位观众213
第十三章 剪辑
13.1 视点216
13.2 多样化的解说217
13.3 什么时候撰写解说词219
13.4 由谁撰写解说词220
13.5 为画面而撰写解说词221
13.6 解说词的口语化225
13.7 解说词撰写指南226
重新运用语法规则226
利用观众的期待228
避免刻板印象228
避免时代错误229
限制每段解说中的想法231
预告重要信息232
了解解说词和同期声资料在影片中的
不同作用232
解说词用语尽量简洁、明确233
运用故事细节233
在语境中融入信息234
不拖沓235
不要落下名字235
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236
采用主动语态236
学会对相似事物进行区分236
减少数学计算237
避免夸大其词237
适时而止237
第十四章 讲故事的技巧:审核一览表
第四部分 关于纪录片故事的访谈
第十五章 斯蒂文•阿舍和珍妮•乔丹
第十六章 维多利亚•布鲁斯和卡琳•海斯
第十七章 李克•伯恩斯
第十八章 乔恩•艾尔斯
第十九章 尼古拉斯•弗雷泽
第二十章 苏珊•弗霍姆克
第二十一章 山姆•波拉德
第二十二章 肯恩•拉宾
第二十三章 皮尔•萨利
第二十四章 奥孔克•乌布
参考文献364
参考片目368
出版后记377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致中国读者1
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单万里7
第一部分 故事的设计
导言
第一章 关于故事的基本术语
1.1 开端16
1.2 叙事链17
1.3 主题19
1.4 故事弧20
1.5 情节和人物22
1.6 戏剧性的故事讲述23
1.7 你的故事是关于谁或关于什么事的24
1.8 什么是主角需要的25
积极的对抗消极的25
困难与阻碍26
有价值的对手27
具体的目标28
情感的影响和观众的参与29
增加张力30
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31
第二章 纪录片故事的讲述
2.1 故事版权34
2.2 在摄制中“发现”故事35
2.3 意外新发现37
2.4 评价故事的构思38
途径和可行性38
支付能力39
激情与好奇40
观众40
关联41
合时宜42
视觉化42
扣钩43
已有的相关影片43
2.5 故事的发展44
2.6 先期了解故事,并不意味着你的表达
是一种偏见44
2.7 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45
第三章 讲故事的方法
3.1 纪录还是抨击? 55
3.2 文献纪录片的摄制57
3.3 再现和纪录剧60
3.4 科学纪录片61
第四章 故事的结构
4.1 结构的构成元素63
镜头64
场景65
段落66
幕67
诱发事件68
进攻点68
背景故事70
4.2 三幕式结构71
第一幕71
第二幕72
第三幕72
构建多重故事线72
对三幕式结构的误解74
五幕式/ 一幕式/ 二幕式中的三幕式74
电影结构的运用74
第五章 控制时间
5.1 讲述一个编年体的故事,而不是编年体本身78
5.2 压缩或延展时间83
5.3 超时拍摄84
5.4 压缩采访84
第六章 个案分析
6.1 个案分析:《美国女儿越南妈妈》90
第一幕/ 片头91
第二幕92
第三幕93
解决方法94
6.2 个案分析:《轮椅上的竞技》94
第一幕/ 片头95
第二幕98
第三幕101
尾声102
6.3 个案分析:《超码的我》102
第一幕/ 片头102
第二幕105
第三幕110
解决方法111
尾声111
第二部分剧本阐述的思路115
问问题,深钻研116
做自己的调查研究117
不要害怕问些基本问题117
第二部分 剧本阐述的思路
第七章 调查
7.1 什么时候展开调查研究? 118
7.2 顾问118
顾问会议120
专业会议120
7.3 电话调查120
7.4 核对事实121
7.5 讲述细节122
7.6 统计数据及其他形式的资料123
7.7 年表123
7.8 印刷品及网络调查125
整理材料126
7.9 视觉资料127
7.10 展开下一步129
第八章 选择人物
8.1 何时选择人物131
8.2 选择谁132
8.3 做好准备工作132
挑选非专业人士133
快速拍摄133
拍摄反对的声音134
平衡观点的拍摄134
扩展视角135
8.4 主持人和叙述者136
8.5 为你的主题支付费用137
第九章 提案阐述与提案写作
9.1 提案阐述139
量身打造提案阐述140
何时进行提案阐述141
提供影像的提案阐述142
提案阐述精炼你的故事142
9.2 提案写作144
要求的本质145
主题介绍145
根本原因145
愿望与目的146
相关项目146
从属项目146
项目历史146
观众以及播放前景147
组织信息147
项目人员147
工作计划147
附录148
剧本阐述148
预算148
几条额外的建议148
9.3 保护你的想法150
第十章 大纲、剧本阐述以及剧本
10.1 大纲154
10.2 剧本阐述155
剧本阐述应包括哪些内容? 156
故事,并非影像158
人物介绍159
说明性材料159
引用160
不为人知的信息160
为系列片撰写剧本阐述161
反映你所完成的工作161
讲述一个好故事162
10.3 拍摄阐述162
10.4 剧本162
为筹资写作剧本163
剧本格式163
解说词剧本164
10.5 剧本阐述的课堂练习164
10.6 广播电视电影和系列片的样本167
示例页,大纲,《行动起来》168
示例页,剧本阐述草案,《你可以在那里种植铝》169
示例页,提交给国家人文基金会的剧本阐述,《克服》170
示例页,剧本阐述,米尔•帕克172
示例页,修订大纲,《拉利一家》174
示例页,剧本(单栏),《当纳聚会》175
示例页,剧本(双栏),《齐声高歌》176
第三部分 拍摄和剪辑
第十一章 拍摄
11.1 摄制组阵容179
11.2 带着故事进行拍摄181
将思考视觉化181
11.3 头脑中带着剪辑去拍摄183
11.4 创造视觉效果185
用画面讲述荒野的故事186
11.5 基调和风格188
11.6 轻举妄动188
11.7 采访190
采访准备190
采访方案191
采访风格193
第十二章 剪辑
12.1 开始粗剪198
文字记录200
剪辑采访的内容201
并置剪辑202
迟进入,早撤离202
预测困惑203
12.2 从粗剪到精剪204
观摩提示204
12.3 从粗剪到图像锁定206
核实事实207
12.4 片长208
12.5 解决问题208
没有故事209
以一个故事开始,却以另外一个故事结尾209
人物或故事线索过多210
开端或结尾过多210
没有足够的喘息空间211
对拍摄不足的情况的处理212
12.6 适时放松213
12.7 做自己影片的第一位观众213
第十三章 剪辑
13.1 视点216
13.2 多样化的解说217
13.3 什么时候撰写解说词219
13.4 由谁撰写解说词220
13.5 为画面而撰写解说词221
13.6 解说词的口语化225
13.7 解说词撰写指南226
重新运用语法规则226
利用观众的期待228
避免刻板印象228
避免时代错误229
限制每段解说中的想法231
预告重要信息232
了解解说词和同期声资料在影片中的
不同作用232
解说词用语尽量简洁、明确233
运用故事细节233
在语境中融入信息234
不拖沓235
不要落下名字235
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236
采用主动语态236
学会对相似事物进行区分236
减少数学计算237
避免夸大其词237
适时而止237
第十四章 讲故事的技巧:审核一览表
第四部分 关于纪录片故事的访谈
第十五章 斯蒂文•阿舍和珍妮•乔丹
第十六章 维多利亚•布鲁斯和卡琳•海斯
第十七章 李克•伯恩斯
第十八章 乔恩•艾尔斯
第十九章 尼古拉斯•弗雷泽
第二十章 苏珊•弗霍姆克
第二十一章 山姆•波拉德
第二十二章 肯恩•拉宾
第二十三章 皮尔•萨利
第二十四章 奥孔克•乌布
参考文献364
参考片目368
出版后记377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致中国读者1
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单万里7
第一部分 故事的设计
导言
第一章 关于故事的基本术语
1.1 开端16
1.2 叙事链17
1.3 主题19
1.4 故事弧20
1.5 情节和人物22
1.6 戏剧性的故事讲述23
1.7 你的故事是关于谁或关于什么事的24
1.8 什么是主角需要的25
积极的对抗消极的25
困难与阻碍26
有价值的对手27
具体的目标28
情感的影响和观众的参与29
增加张力30
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31
第二章 纪录片故事的讲述
2.1 故事版权34
2.2 在摄制中“发现”故事35
2.3 意外新发现37
2.4 评价故事的构思38
途径和可行性38
支付能力39
激情与好奇40
观众40
关联41
合时宜42
视觉化42
扣钩43
已有的相关影片43
2.5 故事的发展44
2.6 先期了解故事,并不意味着你的表达
是一种偏见44
2.7 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45
第三章 讲故事的方法
3.1 纪录还是抨击? 55
3.2 文献纪录片的摄制57
3.3 再现和纪录剧60
3.4 科学纪录片61
第四章 故事的结构
4.1 结构的构成元素63
镜头64
场景65
段落66
幕67
诱发事件68
进攻点68
背景故事70
4.2 三幕式结构71
第一幕71
第二幕72
第三幕72
构建多重故事线72
对三幕式结构的误解74
五幕式/ 一幕式/ 二幕式中的三幕式74
电影结构的运用74
第五章 控制时间
5.1 讲述一个编年体的故事,而不是编年体本身78
5.2 压缩或延展时间83
5.3 超时拍摄84
5.4 压缩采访84
第六章 个案分析
6.1 个案分析:《美国女儿越南妈妈》90
第一幕/ 片头91
第二幕92
第三幕93
解决方法94
6.2 个案分析:《轮椅上的竞技》94
第一幕/ 片头95
第二幕98
第三幕101
尾声102
6.3 个案分析:《超码的我》102
第一幕/ 片头102
第二幕105
第三幕110
解决方法111
尾声111
第二部分剧本阐述的思路115
问问题,深钻研116
做自己的调查研究117
不要害怕问些基本问题117
第二部分 剧本阐述的思路
第七章 调查
7.1 什么时候展开调查研究? 118
7.2 顾问118
顾问会议120
专业会议120
7.3 电话调查120
7.4 核对事实121
7.5 讲述细节122
7.6 统计数据及其他形式的资料123
7.7 年表123
7.8 印刷品及网络调查125
整理材料126
7.9 视觉资料127
7.10 展开下一步129
第八章 选择人物
8.1 何时选择人物131
8.2 选择谁132
8.3 做好准备工作132
挑选非专业人士133
快速拍摄133
拍摄反对的声音134
平衡观点的拍摄134
扩展视角135
8.4 主持人和叙述者136
8.5 为你的主题支付费用137
第九章 提案阐述与提案写作
9.1 提案阐述139
量身打造提案阐述140
何时进行提案阐述141
提供影像的提案阐述142
提案阐述精炼你的故事142
9.2 提案写作144
要求的本质145
主题介绍145
根本原因145
愿望与目的146
相关项目146
从属项目146
项目历史146
观众以及播放前景147
组织信息147
项目人员147
工作计划147
附录148
剧本阐述148
预算148
几条额外的建议148
9.3 保护你的想法150
第十章 大纲、剧本阐述以及剧本
10.1 大纲154
10.2 剧本阐述155
剧本阐述应包括哪些内容? 156
故事,并非影像158
人物介绍159
说明性材料159
引用160
不为人知的信息160
为系列片撰写剧本阐述161
反映你所完成的工作161
讲述一个好故事162
10.3 拍摄阐述162
10.4 剧本162
为筹资写作剧本163
剧本格式163
解说词剧本164
10.5 剧本阐述的课堂练习164
10.6 广播电视电影和系列片的样本167
示例页,大纲,《行动起来》168
示例页,剧本阐述草案,《你可以在那里种植铝》169
示例页,提交给国家人文基金会的剧本阐述,《克服》170
示例页,剧本阐述,米尔•帕克172
示例页,修订大纲,《拉利一家》174
示例页,剧本(单栏),《当纳聚会》175
示例页,剧本(双栏),《齐声高歌》176
第三部分 拍摄和剪辑
第十一章 拍摄
11.1 摄制组阵容179
11.2 带着故事进行拍摄181
将思考视觉化181
11.3 头脑中带着剪辑去拍摄183
11.4 创造视觉效果185
用画面讲述荒野的故事186
11.5 基调和风格188
11.6 轻举妄动188
11.7 采访190
采访准备190
采访方案191
采访风格193
第十二章 剪辑
12.1 开始粗剪198
文字记录200
剪辑采访的内容201
并置剪辑202
迟进入,早撤离202
预测困惑203
12.2 从粗剪到精剪204
观摩提示204
12.3 从粗剪到图像锁定206
核实事实207
12.4 片长208
12.5 解决问题208
没有故事209
以一个故事开始,却以另外一个故事结尾209
人物或故事线索过多210
开端或结尾过多210
没有足够的喘息空间211
对拍摄不足的情况的处理212
12.6 适时放松213
12.7 做自己影片的第一位观众213
第十三章 剪辑
13.1 视点216
13.2 多样化的解说217
13.3 什么时候撰写解说词219
13.4 由谁撰写解说词220
13.5 为画面而撰写解说词221
13.6 解说词的口语化225
13.7 解说词撰写指南226
重新运用语法规则226
利用观众的期待228
避免刻板印象228
避免时代错误229
限制每段解说中的想法231
预告重要信息232
了解解说词和同期声资料在影片中的
不同作用232
解说词用语尽量简洁、明确233
运用故事细节233
在语境中融入信息234
不拖沓235
不要落下名字235
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236
采用主动语态236
学会对相似事物进行区分236
减少数学计算237
避免夸大其词237
适时而止237
第十四章 讲故事的技巧:审核一览表
第四部分 关于纪录片故事的访谈
第十五章 斯蒂文•阿舍和珍妮•乔丹
第十六章 维多利亚•布鲁斯和卡琳•海斯
第十七章 李克•伯恩斯
第十八章 乔恩•艾尔斯
第十九章 尼古拉斯•弗雷泽
第二十章 苏珊•弗霍姆克
第二十一章 山姆•波拉德
第二十二章 肯恩•拉宾
第二十三章 皮尔•萨利
第二十四章 奥孔克•乌布
参考文献364
参考片目368
出版后记377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只是一个人某种平静的生活,虽然这种生活可能蕴含着某种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味隽永的哲理气息,但是生活历程中看不到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各部分之间往往也没有很明显的前因后果关系,这样的片子自然不必追求情节化的叙事模式。而张雅欣在《中外纪录片比较》中所说的绘圆法、设定中心线
法、依据文理逻辑法就很适合这类纪录片的内部结构方式。
张雅欣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如果我们亻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就常常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而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繁杂庞大的内容串联起来构成一部作品。依据文理逻辑法则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
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①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之所以把张雅欣划分的几种结构方式认定为内部结构技巧,是因为相比较于钟大年先生界定的让人一眼就看出作品外在框架的几种外部结构方式,张雅欣的结构方式着眼点更为内在,更多地考虑到了材
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而围绕主题选材恰恰是内部结构的核心。
(一)层次清晰
无论是情节性的结构方式还是逻辑性的结构方式,不管是纪录片的开端段落、发展段落、高潮段落,还是围绕主题圆心或者中心线的这件事情和那件事情、事物的不同侧面的事实,每一件事、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这一个段落、片段和“这场戏”的叙事单位将其说清楚,界定明白。“单位纪实场中的信息必须是纯粹而明了的,每一段纪实在整体叙事中承担什么作用,强调和传递何种信息,告诉观众思考问题的方向在哪里,导演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落实在具体创作以及段落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方面,他也应该让观众
心中有数。”①
同时要注意一个段落交代完一件事,然后再在另一个段落交代另一件事,要力求做到段落清晰,层次分明。根据多数纪录片的经验,一个叙事段落一般在2~3分钟,往往具备“开头概述性说明,中间矛盾对抗形成高潮,结尾问题解决”的情节化段落模式。而段落结束后可以用技巧转场或者无技巧转场的方式与下一段隔开,转场镜头尽量时间长一点,以形成比较
明显的段落感。
用什么方式与细节以及拍摄的进度等。
拍摄前的准备相当重要。即使经验丰富的影片制作者也很少依赖即兴的灵感。导演维纳·荷尔佐格( Werner Herzog)对此有过极其清楚的表白。一次,在他的影片展播后,有人问他对拍摄中艺术和智慧的问题时,他刻薄地回答:“拍片是体能劳动而不是审美过程”。接着他又毫不含糊地告诉那位吃惊的发问者,
影片本身去表现一个故事,而不是期望故事自己浮现。
计划应该表明你能满足纪录片本身的要求。它们也总是决定你正在拍摄的纪
录片类型。纪录片应该:
●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说明真相,无论真相大小。而且是用事件去展现,而不仅是用言语描述。
要对人类处境的一些层面给予个性化的、批判性的见解
传达信息并打动观众。
须不断学习,不断探求,才能采访到位,为制作一部好的纪录片奠定基础。
入。纪录片编导有必要与被采访者经历一段时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同
时记录被采访者的生活细节。长时间的跟踪拍摄需要编导耐得住寂寞。
纪录片的编导只有跟拍摄对象朝夕相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也
让对方了解编导。由于纪录片关注的领域是人性与心灵,没有编导与采
访对象之间相互信任和沟通,拍摄难以进入人的心灵世界,也难以深化
主题。
大量的纪录片运用了此手法,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这种手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舌尖上的中国2》以独特的角度切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展现人与食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从平淡的生活中凸显了“变”的主题。因此,在着手拍摄之前,创作者对人物、地点、环境等因素提前进行了选取和设定。纪录片在真实记录人物、食物、事件的同时,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怀和思考。
用纪录片讲故事无需特别谈及或者仅仅谈及写作的问题。相反,用纪录片讲故事是通过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来实现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描述概念的过程,提出一个看法并继续发展下去。一部影片的作者就是主要负责影片的故事和结构的某个人(或人们),通常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制片人或导演,充当作者和剪辑师,或者与他们]协作。(不幸的是许多纪录片节都采用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