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68
  • ISBN:7508672062
意义的网 128
  • 三七月见
    2018-09-02 23:03:43 摘录
    在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对我来说,在教堂结婚、在斋戒月禁食或在选举日投票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是遥远异国的民众,都认为这有意义。
    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也有同样的看法。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的网收得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
    都相信的事。
    读历史就是看这些网的编织和解体,让人意识到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可能对他们的后代毫无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三七月见
    2018-09-02 22:59:00 摘录
    多数人以为,现实只有客观或主观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于是只要他们说服自己某件事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贸然认为这件事必然属于客观。
    然而,现实还有第三个层次:互为主体( intersubjective)。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
    互为主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李科森
    2018-08-03 19:01:50 摘录
    这正是历史展开的方式。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拆散,直到我们回头一看,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相信这样的事。事后看来,为了进入天堂而参加十字军,听起来就像彻底疯了。事后看来,冷战似乎是件更疯狂的事。不过才短短30年前,怎么可能有人因为相信能打造出人间天堂,就不惜为此冒着核弹浩劫的危险?而在现在的100年后,我们现在对民主和人权的信念,也有可能会让我们的后代感到同样难以理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Qi Teng
    2018-01-13 23:11:2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Qi Teng
    2018-01-13 23:09:01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闫朝霞
    2017-07-15 09:50:26 摘录
    这正是历史展开的方式。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拆散,直到我们回头一看,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可能有人真心
    相信这样的事。
    信仰的阶段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闫朝霞
    2017-07-15 09:35:48 摘录
    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guagua
    2017-05-08 07:34:32 摘录
    我们希望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客观意义,希望自己的种种牺牲不只是为了脑子里的各种空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在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
    对我来说,在教堂结婚、在斋戒月禁食或在选举日投票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是遥远异国的民众,都认为这有意义。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也有同样的看法。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的网收得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事。

    不过,经过几十年、几世纪,意义的网也可能忽然解体,而由一张新的网取而代之。读历史就是在看这些网的编织利解体,并让人意识到,对这个世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就变得毫无意义。
    人类历史,像一张张意义的网的不断编织与消解。周而复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guagua
    2017-05-08 07:26:52 摘录
    乡数人以为,现实只有客观或主观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于是,只要他们说服自己某件事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贸然认为这件事必然属于客观,如果有那么多人相信上帝,如果钱确实能让世界运转,如果民族主义会发动战争,也会建立帝国,那么这一切一定不只是我个人的主观信念。也就是说,上帝、
    金钱和国家一定是客观的现实哆?

    然而,现实还有第三个层次: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历史上有许多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都具有互为主体的概念。比如金钱并没有客观价值,1美元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拿来穿。但只要有几十亿人都相信它的价值,你就可以拿它来买吃的、买喝的、买穿的。如果有位面包师忽然不再相信美元了,不愿意让我用这张绿色的纸换他的面包,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再走几条街,就有另一家超市可买。然而,如果超市的收银员、市场的小贩、购物商场的销售员一律拒绝接受这张纸,美元就会失去价值。当然,这些绿色的纸张还是存在,但它们已经再无用处。
    互为主体的现实,应该是人类社会自己创造出来的,介于主观和客观间的人文产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