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
《中国文学史》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深入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文
……
[ 展开全部 ]
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使之更加完善。修订工作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一、修正明显的错误;二、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三、进行必要的增删,使体例和文风进一步统一。
[ 收起 ]
作者:袁行霈
出版社:高等教育
定价:38.80元
ISBN:704016480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
明月瑶光
2017-01-19 11:41:52 摘录
〖中古期文学第一段〗
〖时间〗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
〖标志〗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特点〗
1.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巨大变化,以文学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最有意义,由此引发其他变化和发展。
2.文学集团、群体性风格、阶段性特征。文学巨变中宫廷起着核心作用,并以之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群体性风格,另一时间又呈现另一种风格,因而文学发展的阶段性明显。
3.文学集团中出现了杰出作家,但陶渊明不属于任何集团。
4.成就: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和演化,在五古和辞赋方面㾗迹最明显。学习汉乐府过程中将五古推向高峰;抒情小赋发展及其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条件下得到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时间〗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
〖标志〗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特点〗
1.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巨大变化,以文学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最有意义,由此引发其他变化和发展。
2.文学集团、群体性风格、阶段性特征。文学巨变中宫廷起着核心作用,并以之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群体性风格,另一时间又呈现另一种风格,因而文学发展的阶段性明显。
3.文学集团中出现了杰出作家,但陶渊明不属于任何集团。
4.成就: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和演化,在五古和辞赋方面㾗迹最明显。学习汉乐府过程中将五古推向高峰;抒情小赋发展及其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条件下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