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人生的智慧
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
……
[ 展开全部 ]
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 收起 ]
作者:[德] 叔本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8.00元
ISBN:720808117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39 )
评价 (1 )
译者序
Perplexity
2020-11-02 01:50:4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Perplexity
2020-11-02 01:41:5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3 19:58:35 摘录
但是,现实发生的情形却与此恰恰相反。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以为自己会是女猪脚,现实的打击扑面而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2 19:42:06 摘录
“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它的囚徒。”“沉默之树结出安宁之果。”
慎言多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2 10:23:25 摘录
我们的生存根本上就是动荡不安的,因此,完全的静止不动很快就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它带来可怕的无聊。人这种活动的冲动应该得到调节从而获得合理的、因而是更好的满足。因此,能够从事某样活动,如果可能的话,制作某样东西,或者至少学习某一样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是绝对必要的。
有个爱好的重要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2 09:21:26 摘录
我们只能为那些肯定会发生的灾祸忧心——这些灾祸发生的时间甚至确定无疑的了。但是,属于这一类的灾祸少之又少,因为将来的灾祸要么充其量极有可能发生,要么就是肯定会发生,但是,灾祸到来的时间却是全然不确定的。如果我们听任自己受制于这两种灾害,那么,我们就永无片刻安宁了。为保证我们生活的安宁免遭并不肯定发生、或者并不肯定在某一时间发生的灾祸的剥夺,我们必须养成习惯,把并不肯定发生的灾祸视为永远不会发生,而并不肯定在某一时间发生的灾祸则肯定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不把时间浪费在并不确定的灾祸上。就当它们永远不会发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1 19:46:37 摘录
愚人在生活中追寻快乐,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受骗了;而智者则千方百计地躲避祸害。如果智者无法达到目的,那只能归于他的运数,但却跟他的愚蠢无关。
“我们对于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做梦的程度相一致。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智者躲避灾祸,愚人追寻快乐。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只是尽可能的减少,却不能避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0 11:49:21 摘录
我们最大的乐趣在于得到别人的赞叹;但尽管羡慕者有充分的理由羡慕别人,但他们并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羡慕之情。所以,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做到真正赞叹自己的人,不管他以何种方式做到这一点。只要别人不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就行了。
内心的自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20 11:40:34 摘录
从幸福学的角度看,名声只是喂养我们的骄傲和虚荣心的异常稀罕、昂贵的食物;除此之外,它就什么都不是了。但大多数人都有过度的骄傲和虚荣,虽然他们会把它掩饰起来。
名声对人的意义,在乎于个人的想法,当一个人强大大不以他人的眼光生活,大概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8 18:23:54 摘录
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死后被人所了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7 09:37:45 摘录
名誉就是外在的良心,而良心就是内在的名誉,那这个说法或许能够满足很多人。但这种解释华丽、花哨多于清晰、透彻。因此,我认为,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由于名誉的这一主观特质,它常常会给注重名誉的人带来某种有益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绝对不是纯粹道德方面的。
道德是内心的良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6 14:42:09 摘录
他们在别人头脑中的形象比起自己的本质存在更令他们牵肠挂肚。这种把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作为直接的存在来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人们称之为虚荣。
虚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5 22:03:11 摘录
真正的原因或许是那些出生于富有家庭的人已把财富视为必不可少,是构成唯一可能的生活的元素,就像空气般的不可或缺。因此,他们警觉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所以他们通常都有条不紊、小心谨慎、勤俭节约。相比之下,出生于世代贫困之家的人却把贫穷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所继承得到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把财富用作享受或挥霍才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把钱财耗尽,他们仍然像以前没钱的时候那样生活下去,并且,还免除了一样烦恼哩!这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
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
贫穷与本来富裕家庭的差别,解释了为何农村要彩礼那么多,而城市的人却相对不怎么看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5 18:07:18 摘录
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能够让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因为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
丰富内心抵挡无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一天
2018-07-15 14:51:55 摘录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而内在的或者说属于主体的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对立关系则基于以下这一事实: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这是由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精神的迟钝一般是与感觉的迟钝和缺乏兴奋密切相关的,因此原因,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受到各种强度不一的痛苦和要求。但是,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要么独处要么庸俗。更向往谈笑有鸿儒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我们对于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做梦的程度相一致。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