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第四消费时代
日本经历第三消费社会,尤其“3·11大地震”,让日本民众幡然醒悟,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便恢复原貌又有什么意义?物质已经不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在灾难中成长的日本,又一次领先跨
……
[ 展开全部 ]
入了第四消费时代。 日本消费社会第一人力作,预言瞬息万变的消费潮流,每每言中!作者潜心研究30年,将日本社会,自1912年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而如今,日本已进入第四消费时代,即重视“共享”的社会。 新时代的消费理念,已经从崇尚时尚、奢侈品,经历注重质量和舒适度,进而过渡到回归内心的满足感、平和的心态、地方的传统特色、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上来。本书不仅是高层管理者收集信息的最好资料,更是迷茫的80后,新生代的90后,上班挣钱下班shopping的食色男女,最有品位的消费指南。
[ 收起 ]
作者:[日] 三浦展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定价:42.00元
ISBN:750607729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4 大众的分裂与差距社会的预兆
Lynn
2017-06-15 12:16:52 摘录
“分众”的诞生
《“分众”的诞生》的开头作如下阐述:“最近,本来颇为流行的稀奇古怪的商品减少了。如果为了迎合所有人的口味而制造东西,结果只能是失败。消费者关心的东西要么是高价的,要么是非常便宜的。虽说九成都是中产阶级,但最近其内部朝着两极化发展。”博报堂认为这不仅是由“感性、好恶”的多样化造成的,而且还未资产的差距密切相关,这一点是其创新之处。一份面向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问道,“您认为家里是贫穷吗?”“您认为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宽裕的吗?”回答“不贫穷,宽裕”的“新富人”占总体的34%;而回答“虽不贫穷,但也不富裕”的“新穷人”则占52%,是多数派。“新穷人”才是分众的领导者。在这个意义上,有钱但不宽裕的“新穷人”推动了“中产阶级=大众”的崩溃。“新穷人们在并不宽裕的生活中,基于新的生活意识,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因为不宽裕,所以不买低价且灵敏度低的商品,而是买低价但灵敏度高的商品,去掉高级商品中多余的功能,只有灵敏度高的商品才是新穷人的选择。无印良品等商品于1980年开始发售,它们正是低价且灵敏度高的商品代表。
“新穷人”的概念,随着中国买房造成的经济压力,让中国一代人都进入了“新穷人”的状态,所以做产品如果要引起消费者共鸣,“新穷人”的消费需求不容忽视,低价且灵敏度高的商品。这个可能也是这两年与无印良品有着类似概念的“名创优品”连锁店能够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情况下,逆势实现线下品牌连锁的成功案例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nn
2017-06-14 14:35:50 摘录
要发挥“适合自我”,最终还是要与“感性”的作用结合起来,“自己通过这种感觉、这种兴趣、这种生活方式来实现自我,表现出与其他人的不同,我认为这种欲求可以称作‘感性欲求’。”于是“适合自我”与“感性”成为消费社会的中心概念。第三消费社会崇尚名牌、由量到质的转换、“从猛烈到美”的转换,都说明消费者购物时不仅考虑东西的功能、性能、而且还会根据其象征的价值和自身的心情来选择。当然这种象征性价值在第二消费社会也存在,但在第三消费社会进一步强化,可以说象征性价值变得更加重要了。
第三消费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崇尚名牌、由量到质、从猛烈到美”从个人自己的消费行为来看,也有这样的消费动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nn
2017-06-13 17:29:03 摘录
从大众到小众
藤冈对以往的“以消费者的物理属性来划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出疑问,也就是说按照“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类的“大众”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需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感性的市场营销”。换言之,"如果说战后的富裕的形象是‘所有’的富裕,那么‘所有’就达到饱和状态。人们不再依靠‘所有’,而不得不通过‘存在’来追求适合自己的,或者说符合自己风格的富裕。”进入“存在”的时代后,“对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感到无比的厌倦。”“如果大家都类属同一种属性,反而希望改变一下表情,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以前是看到邻居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大家买什么自己就跟着买什么,现在正好相反。大家都买,自己反而不买,流行什么自己就讨厌什么。”
于是,“东西的价值降低了,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享受消费生活,如何度过闲暇的时光,还有如何培养兴趣、提高修养、进行体育运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但如果和大家都一样,自己又不甘心、不满足,所以不管怎样都要找出适合自己并体现自己风格的东西,这对大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认为,‘存在’时代的关键词就是‘适应自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而‘存在’的消费变化已经有显现了,只是目前还是主要在少数人的消费意识中,但是这种意识会慢慢地走入普遍消费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莱兹姗姗
2017-05-09 08:34:50 摘录
关于无印良品的特点,就像在本章末的采访中辻并所说的那样,它是对名牌商品的一种反抗,并向消费者提供了剔除企业所强加的无用的价值的,能让消费者通过它来创造最具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的素材。在第三消费社会中,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各种各样的品牌商品大行其道,然后,可以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无印良品作为反品牌的象征胜了。人们不必再去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品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简要目录
序言——除了物质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第一章 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 从第二消费社会到第三消费社会的变化
1 第二消费社会与第三消费社会的区别
2 消费的过度化、个人化
从“消费”到“创费”
从超市到便利店
从物质到服务——餐饮业的发展
产品目录文化的兴起
3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4 大众的分裂与差距社会的预兆
5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代
6高度消费社会的饱和
第三章 从第三消费社会向第四消费社会的转变
1 第四消费社会及作为其基础的共享意识
2 作为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欢迎的理由
“共费”时代
不炫耀的消费
向着全年龄段单身化发展
非正规雇用带来的影响的增强
3 追求简约、日本意识、地方意识
4 消费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根本问题在于“消费是什么”
从物质到人
案例分析 无印良品——作为第三消费社会到第四消费社会过渡的典型商品
采访 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消费社会的去向
面向“无印良事”的时代 辻井乔氏
了解时代的方式
小小共同体成为核心
后记——消费社会160年历史年表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简要目录
序言——除了物质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第一章 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 从第二消费社会到第三消费社会的变化
1 第二消费社会与第三消费社会的区别
2 消费的过度化、个人化
从“消费”到“创费”
从超市到便利店
从物质到服务——餐饮业的发展
产品目录文化的兴起
3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4 大众的分裂与差距社会的预兆
5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代
6高度消费社会的饱和
第三章 从第三消费社会向第四消费社会的转变
1 第四消费社会及作为其基础的共享意识
2 作为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欢迎的理由
“共费”时代
不炫耀的消费
向着全年龄段单身化发展
非正规雇用带来的影响的增强
3 追求简约、日本意识、地方意识
4 消费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根本问题在于“消费是什么”
从物质到人
案例分析 无印良品——作为第三消费社会到第四消费社会过渡的典型商品
采访 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消费社会的去向
面向“无印良事”的时代 辻井乔氏
了解时代的方式
小小共同体成为核心
后记——消费社会160年历史年表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简要目录
序言——除了物质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第一章 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 从第二消费社会到第三消费社会的变化
1 第二消费社会与第三消费社会的区别
2 消费的过度化、个人化
从“消费”到“创费”
从超市到便利店
从物质到服务——餐饮业的发展
产品目录文化的兴起
3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4 大众的分裂与差距社会的预兆
5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代
6高度消费社会的饱和
第三章 从第三消费社会向第四消费社会的转变
1 第四消费社会及作为其基础的共享意识
2 作为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欢迎的理由
“共费”时代
不炫耀的消费
向着全年龄段单身化发展
非正规雇用带来的影响的增强
3 追求简约、日本意识、地方意识
4 消费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根本问题在于“消费是什么”
从物质到人
案例分析 无印良品——作为第三消费社会到第四消费社会过渡的典型商品
采访 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消费社会的去向
面向“无印良事”的时代 辻井乔氏
了解时代的方式
小小共同体成为核心
后记——消费社会160年历史年表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分众”的诞生》的开头作如下阐述:“最近,本来颇为流行的稀奇古怪的商品减少了。如果为了迎合所有人的口味而制造东西,结果只能是失败。消费者关心的东西要么是高价的,要么是非常便宜的。虽说九成都是中产阶级,但最近其内部朝着两极化发展。”博报堂认为这不仅是由“感性、好恶”的多样化造成的,而且还未资产的差距密切相关,这一点是其创新之处。一份面向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问道,“您认为家里是贫穷吗?”“您认为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宽裕的吗?”回答“不贫穷,宽裕”的“新富人”占总体的34%;而回答“虽不贫穷,但也不富裕”的“新穷人”则占52%,是多数派。“新穷人”才是分众的领导者。在这个意义上,有钱但不宽裕的“新穷人”推动了“中产阶级=大众”的崩溃。“新穷人们在并不宽裕的生活中,基于新的生活意识,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因为不宽裕,所以不买低价且灵敏度低的商品,而是买低价但灵敏度高的商品,去掉高级商品中多余的功能,只有灵敏度高的商品才是新穷人的选择。无印良品等商品于1980年开始发售,它们正是低价且灵敏度高的商品代表。
藤冈对以往的“以消费者的物理属性来划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出疑问,也就是说按照“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类的“大众”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需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感性的市场营销”。换言之,"如果说战后的富裕的形象是‘所有’的富裕,那么‘所有’就达到饱和状态。人们不再依靠‘所有’,而不得不通过‘存在’来追求适合自己的,或者说符合自己风格的富裕。”进入“存在”的时代后,“对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感到无比的厌倦。”“如果大家都类属同一种属性,反而希望改变一下表情,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以前是看到邻居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大家买什么自己就跟着买什么,现在正好相反。大家都买,自己反而不买,流行什么自己就讨厌什么。”
于是,“东西的价值降低了,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享受消费生活,如何度过闲暇的时光,还有如何培养兴趣、提高修养、进行体育运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但如果和大家都一样,自己又不甘心、不满足,所以不管怎样都要找出适合自己并体现自己风格的东西,这对大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认为,‘存在’时代的关键词就是‘适应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