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融通

融通,关乎人类历史,更关乎人类未来。今天的文化积累已让人类拥有可以改变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以科学探究人性奥秘的新时代已到来。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人性与文化、自我与社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爱德华·威尔逊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 定价:68.00元
  • ISBN:7508653831
第一章 爱奥尼亚式迷情 // 001
  • 小七Zhai
    2022-07-20 09:25:2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guagua
    2017-06-19 12:46:49 摘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曾经投入部分生命来研究观念形成的复杂性,他提出:“创造性思维和一般较世俗的思维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一、它愿意接纳定义模糊的问题,并且逐渐为这些问题建立结构;二、它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全神贯注于同一个问题;三、它对相关领域和可能相关的领域,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

    一言以蔽之,就是:知识、执着和勇气。这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不透明的混合体。
    关于创造力思维与一般世俗思维的区别。不过归纳成知识、执着和勇气是否合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guagua
    2017-06-16 12:45:37 摘录
    我并不想显得不敬,但科学发展前的人类,不论具备多少天分,都不可能超越他们那个由常识所构成的一小圈知识,而猜到物质真实世界的本质。即使是其他如神话、启示、艺术、冥想或任何想得到的方法,也从来不会发挥功效。在科学发展之前,神秘主
    义( mysticism)是探知未来最有效的方法
    尽管它能满足人类情绪上的需求,但成果却
    是零。巫师施咒语或在圣山上绝食,都不能
    召唤岀电磁波谱,就连最伟大的宗教先知也
    对它一无所知。这不是因为神有所隐藏,而
    是因为他们缺乏只有经过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的物理知识。
    人类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毫无协助的状况下,能在这个被证实是极有规矩的世界中寻得穿梭其间的道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guagua
    2017-06-16 12:42:01 摘录
    世上向来存在两种有原创力的思想家,一种看到不规律而试图创造规律,另一种则在遇到规律时试图创造不规律以示反抗。这两种人之间的摩擦正是促进学习的原动力,它经由一条曲折的前进轨道提升我们。
    这段描述很有意思。螺旋向上发展是否是一切事物的发展原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guagua
    2017-06-09 12:45:15 摘录
    我相信这就是爱奥尼亚式迷情的源头:追求客观的真实性,而非神的显现,这是另一种满足宗教饥渴的方法。这种竭力的追求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而且和传统宗教密切交织在一起,但是,它所追随的是一条很不相同的途径。它是一种禁欲主义者的教条,一种后天培养出来的爱好,是散布在坎坷地域里的各类探险的引导。它的目标在于借由解放人类心智,而不是借由对神的屈服,来拯救人的灵性它的中心思想,正像爱因斯坦所了解的,是知识的统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