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杂文精选集,逝世二十周年精装纪念版! 幽默中充满智性,扛起一面自由、独立、理性的精神旗帜!——“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 【内容简介】 我觉得黑色幽默
……
[ 展开全部 ]
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王小波 本书为王小波杂文代表作,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书中对女权主义、科学与迷信、同性恋、小说创作、知识分子等话题进行剖解,展现了一座智性的迷宫,让读者从他那里学会如何独立而自由地思考,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尊严与自由。这种观点在上世界九十年代点爆了一代人的青春,放在当下,依然具有鲜活的感染力。 【编辑推荐】 ★王小波自由、理性的代表作——一杆“敢于无视生活设置”的精神旗帜。 ★自由理性、特立独行、黑色幽默,二十年来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猎猎旌旗感召着一代代年轻人,王小波是书店里永不消失的风景! ★王小波全部作品的独家授权!包括从未面市的遗稿及大量私人照片!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全稿,并作序追忆对王小波的思念之情。 ★王蒙、王朔、李敬泽、章诒和、徐则臣、徐浩峰、麦家、冯唐、柴静,诸多文坛名家倾情推荐,致敬王小波。
[ 收起 ]
作者:王小波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定价:35
ISBN:753021671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01 )
评价 (1 )
摆脱童稚状态
王大勺
2019-09-24 21:03:26 摘录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知识环境问题,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
有人会争辩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应该为他们做牺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牺牲的代价是让成人也变成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未来。现在美国和欧洲把成人和儿童的知识环境分开,有些书、有些电影儿童不能看。这种做法的背后的逻辑是承认成人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无须法庭、教会来决定哪些他能够知道,哪些他不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成人接触这些知识是无害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里有他需要知道的成分,还因为这是对成年人人格的尊重。现代社会的前景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知识分子,限制他获得知识就是限制他的成长。而正如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指出的,目前中国人
面对的知识环境是一种童稚状态,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时期也许,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历史原因,我们眼下还不能不有些童稚的做法。那么,下一步怎么办?一种做法是继续保持童稚状态,一种做法是摆脱童稚状态,准备长大。相信前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里杜撰的口号无知即力量相信后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下一步”当然不是把日历翻过去就是的明天,但是,也不应当是日历永远翻不到的明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凭栏望北斗
2019-02-06 00:26:59 摘录
我本人又是个读者,年登不惑,需要看专业书,并且喜欢看严肃的文学书,但是市面上只有七十二个故事的《十日谈》、节本《金瓶梅》,和被宰得七零八落的雷马克,还有一些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的书,不客气地说,出得完全是乌七八糟。前些日子买了一本福柯的《性史》,根本看不懂,现在正想办法找英文本来看。这种情形对我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在此我毫不谦虚地说,我是个高层次的读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知识环境问题,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凭栏望北斗
2019-02-06 00:15:59 摘录
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家、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凭栏望北斗
2019-02-06 00:06:10 摘录
美国对色情作品的审查浪潮在二次大战后忽然退潮了。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这和美国从一个保守的、乡村为主的单一清教国家,转变成了多元的国家有关。前者是反移民、反黑人、反共、排外的,社会掌握在道德警察手里;后来变成了一个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那种严格检查的背景就不存在了。这种说明对我们甚有意义,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家。至于清教传统,我们没有过。清教徒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必须加以限制。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所以对于青春期以后的人,两边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凭栏望北斗
2019-02-05 23:57:11 摘录
当然,人们给所谓色情作品定下的罪名不仅是腐蚀青少年,而且是腐蚀社会。在这方面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六十年代的丹麦实验。一九六七年,丹麦开放了色情文学(真正的色情文学)作品,一九六九年开放了色情照片,规定色情作品可以生产,并出售给十六岁以上的公民。这项实验有了两项重要结果:其一是,丹麦人只是在初开禁时买了一些色情品,后来就不买或是很少买,以致在开禁几年后,所有的色情商店从哥本哈根居民区绝迹,目前只在两个小小的地区还在营业,而且只靠旅游者生存。本书作者对此的结论是:“人有多种兴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色情品又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做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把色情品当做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的人就更少见。”
丹麦实验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色情业的开放对某些类型的犯罪有重大影响。猥亵儿童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阴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污辱罪(强奸、猥亵)也减少了,其他犯罪数量没有改变。这个例子说明色情作品的开放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笔者引述这个例子,并不是主张什么,只是说明有此一事实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
积极的结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苏东坡与东坡肉
肚子里的战争
思想和害臊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对待知识的态度
拷问社会学
关于文体
关于幽闭型小说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摆脱童稚状态
关于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跳出手掌心
长虫·草帽·细高挑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血统》序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掩卷:《鱼王》读后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
积极的结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苏东坡与东坡肉
肚子里的战争
思想和害臊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对待知识的态度
拷问社会学
关于文体
关于幽闭型小说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摆脱童稚状态
关于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跳出手掌心
长虫·草帽·细高挑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血统》序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掩卷:《鱼王》读后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序
积极的结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苏东坡与东坡肉
肚子里的战争
思想和害臊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对待知识的态度
拷问社会学
关于文体
关于幽闭型小说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摆脱童稚状态
关于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跳出手掌心
长虫·草帽·细高挑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血统》序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掩卷:《鱼王》读后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有人会争辩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应该为他们做牺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牺牲的代价是让成人也变成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未来。现在美国和欧洲把成人和儿童的知识环境分开,有些书、有些电影儿童不能看。这种做法的背后的逻辑是承认成人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无须法庭、教会来决定哪些他能够知道,哪些他不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成人接触这些知识是无害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里有他需要知道的成分,还因为这是对成年人人格的尊重。现代社会的前景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知识分子,限制他获得知识就是限制他的成长。而正如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指出的,目前中国人
面对的知识环境是一种童稚状态,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时期也许,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历史原因,我们眼下还不能不有些童稚的做法。那么,下一步怎么办?一种做法是继续保持童稚状态,一种做法是摆脱童稚状态,准备长大。相信前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里杜撰的口号无知即力量相信后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下一步”当然不是把日历翻过去就是的明天,但是,也不应当是日历永远翻不到的明天。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知识环境问题,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
美国对色情作品的审查浪潮在二次大战后忽然退潮了。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这和美国从一个保守的、乡村为主的单一清教国家,转变成了多元的国家有关。前者是反移民、反黑人、反共、排外的,社会掌握在道德警察手里;后来变成了一个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那种严格检查的背景就不存在了。这种说明对我们甚有意义,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家。至于清教传统,我们没有过。清教徒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必须加以限制。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所以对于青春期以后的人,两边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
丹麦实验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色情业的开放对某些类型的犯罪有重大影响。猥亵儿童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阴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污辱罪(强奸、猥亵)也减少了,其他犯罪数量没有改变。这个例子说明色情作品的开放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笔者引述这个例子,并不是主张什么,只是说明有此一事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