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厚积落叶听雨声
《厚积落叶听雨声》是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精编,收录《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更选编了《生命》《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等经典散文佳作。
……
[ 展开全部 ]
更特别精选了近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精美,全彩装帧,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 在这个叫嚣扰攘的世界里,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贴清凉散。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
[ 收起 ]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39.80元
ISBN:753999557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生在勤
2018-07-19 12:52:00 摘录
美感经验既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1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人生在勤
2018-07-19 12:44:18 摘录
再说欣赏艺术美,比如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换句话说,乐调只能有物理而不能有人情。我们何以觉得这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居然有人情呢?这也是由于移情作用。这里的移情作用是如何起来的呢?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因此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使它变成和高而缓的活动或是低而急的活动相同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这种情调本来属于听者,在聚精会神之中,他把这种情调外射出去,于是音乐也就有快乐
和悲伤的分别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人生在勤
2018-07-19 12:36:58 摘录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成契
2018-06-29 14:36:28 摘录
美感经验既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
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厚积落叶听雨声
• 生命
• 慈惠殿三号
• 后门大街
• 花会
•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此身已近桃花源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情人眼底出西施
• 依样画葫芦
问渠哪得清如许
• 无言之美
• 看戏与演戏
• 文学的趣味
• 刚性美与柔性美
•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风行水上自成文
• 文学与人生
• 流行文学三弊
• 眼泪文学
• 诗的意象与情趣
• 音乐与教育
站在后台看人生
• 谈人生与我
• 谈十字街头
• 谈摆脱
•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 悼夏孟刚
此时,此身,此地
• 谈冷静
• 谈价值意识
• 谈美感教育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慢慢走,欣赏啊!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厚积落叶听雨声
• 生命
• 慈惠殿三号
• 后门大街
• 花会
•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此身已近桃花源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情人眼底出西施
• 依样画葫芦
问渠哪得清如许
• 无言之美
• 看戏与演戏
• 文学的趣味
• 刚性美与柔性美
•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风行水上自成文
• 文学与人生
• 流行文学三弊
• 眼泪文学
• 诗的意象与情趣
• 音乐与教育
站在后台看人生
• 谈人生与我
• 谈十字街头
• 谈摆脱
•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 悼夏孟刚
此时,此身,此地
• 谈冷静
• 谈价值意识
• 谈美感教育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慢慢走,欣赏啊!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
厚积落叶听雨声
• 生命
• 慈惠殿三号
• 后门大街
• 花会
•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此身已近桃花源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情人眼底出西施
• 依样画葫芦
问渠哪得清如许
• 无言之美
• 看戏与演戏
• 文学的趣味
• 刚性美与柔性美
•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风行水上自成文
• 文学与人生
• 流行文学三弊
• 眼泪文学
• 诗的意象与情趣
• 音乐与教育
站在后台看人生
• 谈人生与我
• 谈十字街头
• 谈摆脱
•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 悼夏孟刚
此时,此身,此地
• 谈冷静
• 谈价值意识
• 谈美感教育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慢慢走,欣赏啊!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和悲伤的分别了。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
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