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叙述 / 064
-
你说有一天会让我看见你的丧礼的,听起来有杀伐之声。我应该引用哪一条经律或醒世箴言规劝一个聪慧饱学、随时激励他人的向上意志却长期对生命质疑的人呢?莹莹,仿佛有一支带着原罪的族裔被押解到世上来,他们通常拥有禀赋与能量,能轻易获得同侪企求不及之物,却不易被窄化的体制收编、把灵魂缴交国库。他们如此意兴风发,宛若骄子,然而一旦碰触生命议题,又比他人痛楚百倍;他们原应利用禀赋搜寻生命意义,可是那一份资质却更优先地洞悉虚幻。好比交给一个智慧犯利器与幼苗,命他到冰崖植树,绿树成荫了便可免罪,他明知不可能,还会耐着性子掘冰种树?不,他会用利器封喉。对这些宛若宿罪的族裔,旁人束手无策,既不能在初始阻止他们诞生,即意味着日后无法阻止他们自行设定死亡。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桥底绿水流淌,几处浅滩竖起水姜,似一群正在发誓的白蝴蝶,薄香;偶有不知名野鸟站在突出的岩块上,引吭,如朗诵它上辈子写的一首诗,无人听懂,飞走。这是晴朗时节,上游畜牧户尚未排放废水前,天地间难得拥有的短暂欢愉,我没事就会想一遍。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莹莹,我们的记忆惯常保留发生在某一特定时空的情感重量,却让事件的细节在时间流程里消融,近乎泡影——这是站在后来时间里的我们对往昔引|起重级伤害之事件的蓄意回避。譬如,你恨一个人,十年八年后,虽已物换星移,你仍恨;你保留了“恨意”却不愿意保留当时的事件细节以便往后的你有机会重新诠解——说不定诠解之后得到的就是“恨”了。尤有甚者,为了继续邀集别人“共感”你的恨,你必须伪造(或夸大)事件细节——你知道别人鲜有能力追查、验证。如果有人质疑你的恨,你立刻摒弃之,视为异类。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让恨的瘟疫蔓延,让你自己及所恨的对象生生世世永劫不复。道理都懂,还放不下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那阵掠夺体温的魅风,无损我仍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它们留下秋桂的清香作为回报,香气断断续续于低空回旋,丰富了呼吸,抚慰着思维,遂怦然摇动,仿佛在天地俱焚的绝望中,跌坐,发现竟坐在湿地上,感受有情的嫩芽正株株破土且穿透我的身躯而恣意抽长;又似在割席绝游的静寂里,忽然萌发想念,无涉一人一事,不附着于孟春立下的盟约或霜降日之饯别,因澄净的想念而心湖平安。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