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诗词写作入门
《诗词写作入门》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诗词的历史、诗词格律基础、诗律鉴赏、词谱鉴赏。《诗词写作入门》选讲的诗词以形式和内容并重,既注重选取名篇佳作,覆盖不同的题材,关
……
[ 展开全部 ]
注文字的可读性,又要照顾到诗词格律的基本形式和各种变化。
[ 收起 ]
作者:王铁钧
出版社:中国石化
定价:19.00元
ISBN:751141449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一章 诗词的历史第二章 诗词格律基础 第一节 押韵 [一]如何押韵 [二]古韵
刘毅
2018-06-23 23:51:19 摘录
1.不说比说好。“撩乱边关愁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少说比多说好。 3.换一种方式说,效果更好。《近试上张籍水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8-06-23 23:42:0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8-06-05 16:41:02 摘录
王国维认为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物我情融更为上乘,“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8-03-06 20:21:55 摘录
正常语序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 总结:主宾对调,动名对调。 例: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正常语序: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 总结:景物的逻辑对调,起强调颜色的作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8-02-20 13:09:13 摘录
其他资料中对诗词句法的解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4:30:30 摘录
律诗特殊格式
一、孤平拗救(只出现在ppzzp中)
若第一(三)字无奈写为仄声,必须就近将第三(五)字改为平声。
(zz)ppzzp的句子,可写作(zz)zppzp
二、特拗(只出现在pppzz中)
(zz)pppzz→(zz)ppzpz
三、联中拗救(只出现在zzppz,ppzzp中)
(pp)zzppz,(zz)ppzzp→
(pp)zzpzz,(zz)pppzp
总结:
1.孤平拗救是要避免孤平的禁忌;特拗和联中拗救是涉及节奏点(二四六)上的字,必须要救;其他节奏点上的字,以及可能形成三平调的“(pp)zzzpp”的第三(五)字,是根本救不了的。以上是三种可拗可救的方法。
2.对于非节奏点(即一三五)的拗救,除了“三平调”不可以拗(因为救不了)和“孤平拗救”(必须救)外,其他非节奏点上的字可救可不救(一三五不论)。
3.若要救非节奏点上的字,一般通过对句同一位置来救。例如(pp)zzppz,(zz)ppzzp→
(pp)zzzpz,(zz)pppzp
4.总之,出现在非节奏点上或不会造成禁忌的拗字都是可救可不救。(若出现在节奏点上,参看第二、三点;若造成禁忌,参看第一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3:37:37 摘录
近体诗的禁忌(皆由“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引起)
一、孤平(可以拗救)
所谓“孤平”,是指在五言律句“平平仄仄平”中,除了韵脚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如果完全按照律诗的平仄格律来作的话,是不会出现这种句子的。
如果第一个字不论,写成“仄平仄仄平”的话,就是犯“孤平”了。相应的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三个字不论,写成“仄仄仄平仄仄平”,也是犯了“孤平”了。
所以在这两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诗人一般都会严格遵循格律,避免孤平的大忌。
二、三平调(不可拗救)
所谓“三平调是指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在“仄仄仄平平”的句式中,第三个字如果不论,写成“仄仄平平平”,就成了三平调了。相应的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第五个字不论,写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就成了三平调了。
对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入门写作手法,有两项注意:1.孤平2.三平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2:22:15 摘录
1.记忆律诗中的基本格式:“zzppz,ppzzp”和“pppzz,zzzpp”不同的先后决定起式。
2.记住最基本的元素:“zzppz”和“pppzz”可以推导后半句。亦可推导出七言的格式。进一步可推导出首句入韵。
3.关于平仄自由调整(指画圈的字,拗救不算自由调整)的记忆:在五言中(参看37页五言仄起),ppzzp皆不可调整,其余皆可调整第一字。推导于七言参看(40页七言仄起)中,则“ppzzp”不可调,其余部分第一和第三字皆可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2:00:13 摘录
首句如何入韵:将第一句变为第四句的格式(无论平起仄起式、无论七言五言)=将第一句三五字对调(七言则为五七对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51:22 摘录
仄起式与平起式的关系:将仄起式的首联和颔联对调。(颈联和尾联对调)(简化记忆:首颔对调变起式,若为律诗乘以2)
例:
zzppz,ppzzp。
pppzz,zzzpp。(仄起)
zzppz,ppzzp。
pppzz,zzzpp。(一半为绝句)
变为
pppzz,zzzpp。
zzppz,ppzzp。(平起)
pppzz,zzzpp。
zzppz,ppzzp。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39:30 摘录
绝句与律诗的关系:将五言(七言)律诗去除中间两联=截取五言(七言)律诗的前半部分,且在对仗方面没有固定要求。即可对仗、可不对仗。
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的关系:七言律诗就是在五言律诗前面加两个音节,平仄与五言律诗的前两个音节相反。如:(pp)zzppz。
可以发现,七言律诗的仄起式对应五言律诗的平起式。
绝句与律诗的关系。七言与五言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30:50 摘录
五言绝句仄起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25:31 摘录
七言平起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22:57 摘录
七言仄起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毅
2017-12-21 11:19:30 摘录
五言平起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诗词的历史第二章 诗词格律基础 第一节 押韵 [一]如何押韵 [二]古韵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诗词的历史第二章 诗词格律基础 第一节 押韵 [一]如何押韵 [二]古韵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诗词的历史第二章 诗词格律基础 第一节 押韵 [一]如何押韵 [二]古韵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一、孤平拗救(只出现在ppzzp中)
若第一(三)字无奈写为仄声,必须就近将第三(五)字改为平声。
(zz)ppzzp的句子,可写作(zz)zppzp
二、特拗(只出现在pppzz中)
(zz)pppzz→(zz)ppzpz
三、联中拗救(只出现在zzppz,ppzzp中)
(pp)zzppz,(zz)ppzzp→
(pp)zzpzz,(zz)pppzp
总结:
1.孤平拗救是要避免孤平的禁忌;特拗和联中拗救是涉及节奏点(二四六)上的字,必须要救;其他节奏点上的字,以及可能形成三平调的“(pp)zzzpp”的第三(五)字,是根本救不了的。以上是三种可拗可救的方法。
2.对于非节奏点(即一三五)的拗救,除了“三平调”不可以拗(因为救不了)和“孤平拗救”(必须救)外,其他非节奏点上的字可救可不救(一三五不论)。
3.若要救非节奏点上的字,一般通过对句同一位置来救。例如(pp)zzppz,(zz)ppzzp→
(pp)zzzpz,(zz)pppzp
4.总之,出现在非节奏点上或不会造成禁忌的拗字都是可救可不救。(若出现在节奏点上,参看第二、三点;若造成禁忌,参看第一点)
一、孤平(可以拗救)
所谓“孤平”,是指在五言律句“平平仄仄平”中,除了韵脚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如果完全按照律诗的平仄格律来作的话,是不会出现这种句子的。
如果第一个字不论,写成“仄平仄仄平”的话,就是犯“孤平”了。相应的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三个字不论,写成“仄仄仄平仄仄平”,也是犯了“孤平”了。
所以在这两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诗人一般都会严格遵循格律,避免孤平的大忌。
二、三平调(不可拗救)
所谓“三平调是指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在“仄仄仄平平”的句式中,第三个字如果不论,写成“仄仄平平平”,就成了三平调了。相应的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第五个字不论,写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就成了三平调了。
2.记住最基本的元素:“zzppz”和“pppzz”可以推导后半句。亦可推导出七言的格式。进一步可推导出首句入韵。
3.关于平仄自由调整(指画圈的字,拗救不算自由调整)的记忆:在五言中(参看37页五言仄起),ppzzp皆不可调整,其余皆可调整第一字。推导于七言参看(40页七言仄起)中,则“ppzzp”不可调,其余部分第一和第三字皆可调。
例:
zzppz,ppzzp。
pppzz,zzzpp。(仄起)
zzppz,ppzzp。
pppzz,zzzpp。(一半为绝句)
变为
pppzz,zzzpp。
zzppz,ppzzp。(平起)
pppzz,zzzpp。
zzppz,ppzzp。
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的关系:七言律诗就是在五言律诗前面加两个音节,平仄与五言律诗的前两个音节相反。如:(pp)zzppz。
可以发现,七言律诗的仄起式对应五言律诗的平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