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编辑推荐】 ◎ 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经典作品。 ◎ 我们的心灵是非理性的,我们都是通过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尤其是童年时的人生经验—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武志红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38
  • ISBN:7550261628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069
  • 小洁
    2019-05-16 16:11:11 摘录
    所以,我们如想追求永恒,需记住,水恒不是绝对的善。相反,永恒是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的争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6 16:10:38 摘录
    当然,话也说回来,一个人不能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并存,并因而不能容忍别人指摘自己,根本原因在于他童年得到的爱太少。得到的爱越少,他越认为自己“坏”,他看似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坏”,其实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爱太少。相反,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6 16:03:44 摘录
    这样的人,心理学称之为“偏执狂”。所谓偏执,即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6 15:48:38 摘录
    这正是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所揭示的道理,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个关系发展。我们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接受,否则,一个关系要么会陷入病态中,要么就会进行不下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6 15:43:28 摘录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的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深的内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6 15:42:31 摘录
    任何一个关系中,都要保持付出与索取的平衡,所以,一个主要习惯付出的人,势必要和一个习惯索取的人在一起,关系才能平衡。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习惯索取的人,更倾向于和习惯付出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5 17:10:34 摘录
    为什么习惯索取的外向者受欢迎?这个解释可以回答。因为,外向者主动和你交往,而且看起来喜欢和你交往,这证明了你是“好的。极其外向的人,极其有感染力,所谓的感染力,我想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我喜欢你们,所以你们是好的”。
    所以,一个悖论是,越孤独的人,可能越喜欢那种习惯索取的外向者。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家庭有这样一个结构——父母中一个内向一个外向,而孩子则像父母中的某个人。这种像,未必是认同,甚至恰恰是相反,内向的孩子更爱外向的父母,外向的孩子更爱内向的父母。仿佛是,外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内向者;内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外向者。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外向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外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内向的父母会向孩子奉献,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内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索取的外向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洁
    2019-05-15 17:08:15 摘录
    如果你某些时候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好的:如果你某些时候不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坏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