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 作者:黄执中、周玄毅、邱晨、马薇薇、胡渐彪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52
  • ISBN:
第三节人为什么会死不认错?/ 42
  • 峻踩周星驰
    2018-02-07 20:42:35 摘录
    总的来说,有“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两种倾向。
    所谓“外部归因”,顾名思义,就是把原因推给外界。比如说,上班迟到,老板问你:“为什么又迟到?”你说“因为住得离公司太远”,或者“因为闹钟坏了”,或者“因为堵车太严重。这就是归因于环境、意外、不可抗力。总之,千错万错,反正不是你的错。
    与之相反,所谓“内部归因”,就是将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内在的特质比如说,你的同事小王上班迟到了,你在背说:“小王这个人,一贯自由散漫,没有责任感,做事总是慢半拍。”这就是把原因归结为个性、能力和态度等内部因素。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这更喜欢内部归因。别人迟到是因为他不够上心。我们迟到是因为路上堵车。别人被骗是因为脑子笨。我被骗是因为太善良。
    一件好事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倾向于内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只会选择外部归因。别人升职是因为拍马屁。我升职,是因为努力。别人人缘好,是因为巧言令色。我受欢迎是因为善解人意。
    不同归因方式所带来的双重标准,常造成一种效果。那就是当我们在回忆过往时,很容易就会只记得那些成就所带来的证明,忽略了失败所代表的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