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68
-
“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这段无限循环简直太精辟了,我决定用一幅漫画来体现。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