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见识》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吴军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CNY 49.00元
  • ISBN:
第九章 好好说话
  • 芊程似锦
    2021-08-01 13:19:06 摘录
    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作报告或者演讲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所有信息。单身群,很多人忘记了这个目的,只考虑怎么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根本不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
    不会演讲的人除了忘掉讲话的根本目的,还常常会犯这样的三个毛病。一,讲话缺乏听众的针对性。(我一般在演讲前都要先问清听众群是谁、知识背景如何,然后根据听众的特点做不同的准备工作。即使是相同的主题,对不同的人,内容也会有所改变,讲法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题。听众群听讲的目的不同,专业背景与知识水平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因此同样讲一个主题,但讲的内容会有很大差别。)
    二,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我做报告时一般不会超过三条,超过三条大家根本记不住。)
    三,哗众取宠,危言损听(对大众演讲时不仅需要目的性,并且要尽可能地达到目的。任何人讲话,都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地送达对方,而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现代任何通信协议中,凡是发送了一条信息,都必须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才算通信完成,而不仅仅是把信息发送就可以。我们在生活中也是需要确认对方收到你的信息,并且理解你的意愿,而不是产生了误解,是人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悟道的关键在勤于思考。
    我们很多人讲话的一个毛病是,夸自己时不好意思,批评别人时说的很难听而且缺乏根据。
    今天我们更是需要善于讲道理、说服人,而不是崇尚武力、权力和霸道,这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说服人的技巧是要学习一辈子的事情。
    在说服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
    如果一件好事得不到支持,更多时候可能是我们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而应对复杂情况的方法又不得当。我们常常需要两类同盟军,一类是捍卫我们思想的人,另一类是理性地帮助我们找到证据的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更要靠他调动资源的能力。要善于借力。
    把报告做的简短点,重点突出即可。听众能够专心听5分钟,记得里面一两个重要的观点,报告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