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39.8
  • ISBN:
1 第一章 地下室
  • JOJOer
    2021-11-16 16:39:07 摘录
    至于我个人的意见,我认为,如果只喜爱幸福,那甚至是不怎么体面的。不论是好是坏,但是有时破坏某种东西也是其乐无穷的。须知我在这里并非崇尚苦难,也并非崇尚幸福。

    我主张……捍卫自己的任性,并且捍卫那在我需要时能为我的任性提供的保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6:37:11 摘录
    而且你们为何如此坚定不移,如此郑重庄严地确信,只有一种正常的、正面的东西呢一简而言之,只有一种幸福才对人有益呢?在利益的问题上,理性是否出了差错?须知也许人喜爱的不仅仅是幸福?也许,他也完全同样地喜爱苦难呢?也许,苦难对他来说,也相当有益,一如幸福那样?而人有时会酷爱苦难,酷爱到极点,这也是事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6:30:50 摘录
    也许人类在大地上追求的全部目的,仅仅就在于达到目的这一连续不断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生活本身,而非目的本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6:00:50 摘录
    枯燥无味吗?唔,也似乎可以说是枯燥无味:总是打来打去,现在也在打,过去也在打将来还要打一你们也会赞同,这实在是太枯燥无味了。总之,关于全世界的历史,凡是头脑里最混乱的想象力所能想到的一切,都能用来形容。唯一不能说的,就是合乎理性,刚一开口就会被噎住。
    关于历史,哈哈哈哈哈神吐槽,一开口就会被(*⊙~⊙)噎住可还行哈哈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5:45:00 摘录
    要知道,如果意愿什么时候一旦跟理性完全汇通,那么我们能做的就只是推断,而不再是听凭自己异想天开了,因为我们已经不能,比如说,一方面保持理性,一方面又去想望毫无意义的东西,从而明知故犯地对抗理性,给自己带来危害……可是,由于所有意愿和推断都确实能计算出来,因为总有一天我们所谓自由意志的规律会被人们发现,那样一来,就真的可以建造某种类似于表格的东西,而我们也就真的可以按照这一表格提出意愿了。

    譬如说,如果有一天,有人给我计算好了,并且证明,要是我对某个人做了一个侮辱性的手势,那恰恰是因为我无法不做,而且还非得用某个手指来比画,那么在此情况下,我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哈哈哈哈老陀真是太绝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5:40:06 摘录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渺不足道的原因造成的,这原因简直不值一提:这正是因为,人,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论他是什么样的人,都喜欢随心所欲地采取行动,而根本不希望按照理性和利益指明的那样去行动;他想要做的事也可能违反自身的利益,而有时完全应该违反(这已是我的想法了)。

    自己本人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自在的意愿,自己本人的、即便是最为野蛮的任性,自己本人的、有时被刺激到疯狂程度的幻想—这一切便是那被忽略掉的、最为有利的利益,正是它无法纳入任何一种分类,且总是使所有的体系和理论土崩瓦解。

    所有那些贤哲之士都异口同声宣称,人必须有某种正常的、某种高尚的愿望,其根据何在?他们又凭什么认定,人必定需要合乎理性的、有益的意愿呢?人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种独立的意愿,无论这种独立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论这种独立会导致什么后果而且,鬼才知道这一意愿是…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人最大的自由就是随性而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5:26:38 摘录
    由于文明,人如果不是变得嗜血成性的话,那么至少变得比以往的嗜血成性更卑鄙、更丑恶。以往,他把血腥屠杀看作正义行为,因此心安理得地去消灭那些必须消灭的人;可如今,我们尽管认为血腥屠杀是丑恶的勾当,可我们仍旧在干着这丑恶的勾当,甚至比以往干得更多。哪种更坏?你们自己去评判吧。
    拍大腿叫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5:04:22 摘录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无聊,先生们,一切都是因为无聊。惰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须知,意识产生的直接的、合法的、必然的结果就是惰怠,即有意识地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对此我已经在前面说到了。我再重复一遍郑重其事地重复一遍:所有那些率直的实干家和活动家之所以如此生龙活虎,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目光如豆。这该如何解释呢?应该这样解释:他们由于目光如豆,把近期的和次要的原因当作最原始的原因,因而他们就比别人更快、更轻易地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事业无可置疑的依据,于是便心安理得了,而这可是关键所在。
    须知要开始行动,就必须事先完全心安理得,而且不存丝毫疑虑。
    因思考而质疑的结果是不行动,呈现出的懒惰的状态(我好像不是,范懒的原因通常单纯是懒)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11-16 14:56:05 摘录
    比方说,深感委屈,就这样无缘无故、煞有其事地;可要知道,你自己也明白,有时候你会无缘无故地深感委屈,你这是在装腔作势,可最后你竟然真的感到自己的确受了委屈。
    确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18:20 摘录
    抵瑕蹈隙

    唔,马上举个例子:你们可能会对我的话抵瑕蹈隙,并且责问我,既然您真的考虑不给读者看,那么您现在为何还要在纸上自己给自己订立这样一些规矩,说什么不会硬性规定什么秩序和体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如此等等呢?您为何要解释呢?您为何要道歉呢?
    抵瑕蹈隙·词典 发音:dǐ xiá dǎo xì 释义: 隙:裂缝,间隙。 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出处: 唐·柳宗元《答问》:“而仆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16:02 摘录
    据说,人一工作,就会变得心地善良、光明磊落
    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 (伏尔泰) Le travail éloigne de nous trois grands maux : l'ennui, le vice, et le besoin. ( Voltaire ) ​​​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12:46 摘录
    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这样一些东西,它们不能公之于众,而只能向朋友们公开。还有一些东西,即使对朋友也不能公开,而只能对自己公开,而且还得在隐秘情况下。然而,最后还有这样一些东西,甚至都害怕对自己公开,并且这样的东西,在每一个正派人那里都有相当多的积累。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越是正派,这样的东西就越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10:13 摘录
    我绝不会把一座大楼视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这大楼的房间都按一千年的租房合同租给了贫穷的房客,而且为防万一还有牙医瓦根海姆挂牌行医。请你们消灭我的愿望,铲除我的理想,并给我指明更美好的未来,那我就跟你们走。你们也许会说,不值得同我这种人打交道。不过,在此情况下,须知我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是在郑重其事地进行讨论。如果你们不肯赏脸关注,那么我也绝不会曲意逢迎的。我还有地下室呢。
    不过,只要我还活着,还怀着希望,那么,哪怕我为那座大楼添上一小块砖[插图],就让我的手烂掉!你们别以为,刚才我亲口否定水晶宫,仅仅是因为不能向它吐舌头嘲弄它。我之所以这样说,根本不是因为我那么喜欢吐舌头。也许,我怒从中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你们所有的建筑物中,至今还找不到一所能让人不向它吐舌头的。相反,只要建成让我永远也不再想吐舌头的称心如意的建筑,那么,单单为了表示感谢,我也情愿把自己的舌头连根割掉。至于说完成不了这样的建筑,因而只能满足于一般的住房,那就不关我的事了。可究竟为何我天生就有这样的愿望呢?莫非我生下来就只是为了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的整个生存都只是一场骗局?难道这就是人生全部目的之所在?我不信。
    然而,你们要知道:我确信,对于我们这帮地下室兄弟必须严加管束。他虽然能一声不吭地在地下室里住上四十年,可是,一有机会冲破桎梏,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就会口若悬河,说呀,说个不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08:30 摘录
    你们看看吧:如果并非宫殿,而是个鸡窝,又下起了雨,我也许会钻进鸡窝,以免淋得浑身湿透,但我毕竟不会因为感激鸡窝让我躲雨而把它当作宫殿。你们在笑,你们甚至说,在这种情况下,鸡窝与庞大的宫殿——已毫无差别。我回答道:对啊,如果活着只是为了不被雨淋湿的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nowflake
    2021-11-12 23:00:33 摘录
    人永远不会拒绝真正的苦难,也就是说永远不会拒绝破坏和混乱。苦难——要知道,这就是意识产生的唯一原因啊。我虽然在一开始就说过,意识是人最大的不幸,然而我知道,人喜爱意识,不愿用任何赏心乐事去替换意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