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诗词鉴赏随笔的精华。 作者以写节气的古诗词作切入点,由节气到岁月、人生。又以诗人、词人的生活背景做底色,使此本散文集融人物小传、文化随笔、诗词鉴赏于一体。读
……
[ 展开全部 ]
来婉转缱绻,一唱三叹。 二十四个节气,是光阴里的禅,一期一会,不虚度,不辜负。 二十四首古诗词,一字一句辗转,映刻流年最深处。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白露 霜降 小雪 大寒…… 随时光逆流而上 梦回唐宋 诗人背影飘逸如昨 跟随他/她们 生生世世 万水千山 看物候轮换 赏倜傥诗篇 那诗 那词 背后的悲欢 都已如流水落花 弹指间 无问处 天地不言 人为过客 山河岁月 温柔相待 有暇回首再看 已是足够
[ 收起 ]
作者:冯辉丽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36.00
ISBN:753999205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春卷
大寒吟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宋】邵雍
看甲骨文里的“冬”字,有些许触动——单笔斜起,又稳稳地落下两端,不偏不倚,各添上一个圈。仿佛谁扯着光阴的线,将日子温柔的
打了一对结。
渡回那个古老的岁月,它最初的意思,是终。
萝卜萝
//
好浪漫的比喻,配上最初的字义,越加有意义起来了。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联接始终的结。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惊蛰:雷动风行惊蛰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春分:风有信来花不误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谷雨:茶烟轻扬落花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夏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立夏 :一夜熏风带暑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小满:花未全开月半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芒种:箪食壶浆田晌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夏至:芳草脉脉亦未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小暑:凉风起于青萍末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大暑:看朱成碧思纷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秋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立秋:梦里花落几人惊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处暑: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白露:一壶清露酹浮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秋分:风清月朗桂香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寒露:萧疏桐叶夜色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霜降:任是无情也动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冬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立冬:谁念西风独自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小雪:起唤梅花为解围
花开寂寞,须有一个素雅的陪衬,才能填补视野里的空旷和薄凉。南宋的张功甫对此深有研究,在《梅品》一书中,总结了赏梅的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预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
林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
哪一种,都是雅致。有心赏,哪里都是宜。
萝卜萝
//
古人风月之雅,赏梅也可以如此多研究,可见对天地自然的入微体察和感通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大雪:独钓寒江光阴转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冬至:半随流水半随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小寒:占尽风情向小园
美人淡妆,梅花点额,原是春节的风俗。本不应放在这一节,但梅开锦绣时节,拈一朵梅花,点在清秀的眉骨上,谁说不是这一时的美丽
开篇?人面映着花容,闺阁里的曼妙总是与女子有关。相传,正月初七那天,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和宫女们在含章殿捉迷藏玩。玩得累了便躺卧在檐下融融的阳光里憩。有风吹过,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她的额头,怎么拂也拂不掉。三天后,梅花经水洗掉了,额头上却留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女们看了觉得娇俏,也学着在额头上粘梅花。或者,蘸着胭脂,在额头上画一朵梅花,后来流传到民间,人称“梅花妆”。
萝卜萝
//
梅花妆的由来,但也有些奇异。说起这个妆其实每次想到的都是范爷的媚娘妆。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大寒:岁染蕤红一年欢
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五月袷衣。六月莲灿。七月兰浆。八月诗禅。九月浮槎。十月女泽。十一月乘衣归。十二月风雪客。
季节更迭,岁月不居,再织锦的日子,都会依稀成旧事,再深情的不舍,也是坚定从容,一去不返
人生不能随心所欲,却能随心所遇,随遇而安。就像邵雍在《心安吟》所述,心安身自安。
萝卜萝
//
好句,粗粗查了下竟没有确定的出处,有人说写的是女人的一生。随遇而安,只求心安。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春卷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惊蛰:雷动风行惊蛰户
春分:风有信来花不误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谷雨:茶烟轻扬落花风
夏卷
立夏 :一夜熏风带暑来
小满:花未全开月半圆
芒种:箪食壶浆田晌忙
夏至:芳草脉脉亦未歇
小暑:凉风起于青萍末
大暑:看朱成碧思纷纷
秋卷
立秋:梦里花落几人惊
处暑: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露:一壶清露酹浮生
秋分:风清月朗桂香远
寒露:萧疏桐叶夜色阑
霜降:任是无情也动人
冬卷
立冬:谁念西风独自凉
小雪:起唤梅花为解围
大雪:独钓寒江光阴转
冬至:半随流水半随尘
小寒:占尽风情向小园
大寒:岁染蕤红一年欢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春卷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惊蛰:雷动风行惊蛰户
春分:风有信来花不误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谷雨:茶烟轻扬落花风
夏卷
立夏 :一夜熏风带暑来
小满:花未全开月半圆
芒种:箪食壶浆田晌忙
夏至:芳草脉脉亦未歇
小暑:凉风起于青萍末
大暑:看朱成碧思纷纷
秋卷
立秋:梦里花落几人惊
处暑: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露:一壶清露酹浮生
秋分:风清月朗桂香远
寒露:萧疏桐叶夜色阑
霜降:任是无情也动人
冬卷
立冬:谁念西风独自凉
小雪:起唤梅花为解围
大雪:独钓寒江光阴转
冬至:半随流水半随尘
小寒:占尽风情向小园
大寒:岁染蕤红一年欢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春卷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宋】邵雍
看甲骨文里的“冬”字,有些许触动——单笔斜起,又稳稳地落下两端,不偏不倚,各添上一个圈。仿佛谁扯着光阴的线,将日子温柔的
打了一对结。
渡回那个古老的岁月,它最初的意思,是终。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惊蛰:雷动风行惊蛰户
春分:风有信来花不误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
谷雨:茶烟轻扬落花风
夏卷
立夏 :一夜熏风带暑来
小满:花未全开月半圆
芒种:箪食壶浆田晌忙
夏至:芳草脉脉亦未歇
小暑:凉风起于青萍末
大暑:看朱成碧思纷纷
秋卷
立秋:梦里花落几人惊
处暑: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露:一壶清露酹浮生
秋分:风清月朗桂香远
寒露:萧疏桐叶夜色阑
霜降:任是无情也动人
冬卷
立冬:谁念西风独自凉
小雪:起唤梅花为解围
林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
哪一种,都是雅致。有心赏,哪里都是宜。
大雪:独钓寒江光阴转
冬至:半随流水半随尘
小寒:占尽风情向小园
开篇?人面映着花容,闺阁里的曼妙总是与女子有关。相传,正月初七那天,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和宫女们在含章殿捉迷藏玩。玩得累了便躺卧在檐下融融的阳光里憩。有风吹过,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她的额头,怎么拂也拂不掉。三天后,梅花经水洗掉了,额头上却留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女们看了觉得娇俏,也学着在额头上粘梅花。或者,蘸着胭脂,在额头上画一朵梅花,后来流传到民间,人称“梅花妆”。
大寒:岁染蕤红一年欢
季节更迭,岁月不居,再织锦的日子,都会依稀成旧事,再深情的不舍,也是坚定从容,一去不返
人生不能随心所欲,却能随心所遇,随遇而安。就像邵雍在《心安吟》所述,心安身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