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陳方正先生是我友人中一生在兩個文化(科學與人文)間遊走自如少有的現代知識人。他在哈佛、拔蘭大兩間學府修讀的專業是物理學,而他2009年出版七百頁的《繼承與叛逆》則是為余英
……
[ 展开全部 ]
時許為「體大思精」、「出色當行」的科學史之作。 方 正1966年自美深造返港後即加入到新誕生的香港中文大學,自此與中大結緣半個世紀。在中大,他從物理系教學,到行政(1980年任秘書長),再到中國文 化研究所(1986年任所長),2002年退休後續在文化所研究著述迄今。方正真正奮舞書寫是在他退休之後,蓋耳順之年,有感天地轉,光陰迫,亟亟於尋找 安身立命之所,於是焚膏繼晷,「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厚積「厚」發,遂有科學史傑作之問世。此後十年,講學不輟,書寫不止,先後有《在自由 與平等之外》、《迎接美妙新世紀》等書之發表。《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之名句)則是他最新之文集。 《當時只道是尋常》分為三輯,一曰用廬憶舊,二曰師友剪影,三曰景仰與追思。這三輯文字是陳方正以我觀己,以我觀人,以我觀世的著述。這是他對自己從青蔥少年到鬢髮飛霜臨老之年一生的心路歷程之書寫,也是他對中文大學半個世紀象牙塔內塔外的人與事之書寫。方正的三十六篇優美之作寫出了他的思想、情性與識見,也寫出了他的人生境界。 ──金耀基 ---------------------------------------------------------------- 陳 方正博士跨越文理學科,所從事的學術與教育工作對香港中文大學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他深具人文理想和反思精神,不斷思考如何在香港保存、支持和發 揚中國文化。本書稿為其個人文集,內容包括作者的早歲經歷(戰亂童年、治學過程、大學工作等)、與師友的交往(如李卓敏、馬臨、余英時、楊振寧、高錕)、 對友人的悼念(如何炳棣、劉殿爵、陳學霖、高華)等等。這些文字反映了作者那一代學者在時代洪流中的處境,透露出他本人對香港高等教育作出的巨大貢獻、對 人情世故的洞明、對人文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同行的理解和尊重。
[ 收起 ]
作者:陳方正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定价:HK$ 120.00
ISBN:962996792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抱歉,书入法还没有找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抱歉,没有读取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
手动填写章节信息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