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群龙无首,派系林立,谁能胜出? 相比于胡汉民、汪精卫等,蒋介石只是“党内后进”,“一大”时连中执委候补委员都不是;相比于其他军事将领和地方实力派,到
……
[ 展开全部 ]
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也并不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他向“党国领袖迈进的过程中,不仅党内元老们大大地不满和不服,就是军事将领们也时不时地要挑衅一下。既要紧抓“军权”,又要争取“党权”,这就是蒋介石要做的事情。围绕着“军权”与“党权”,蒋、胡、汪三方不断演绎出分分合合、上台下台的复杂故事、一旁的太子派、西山会议派、地方实力派,也伺机而动…… 本书选取了从1931年2月28日夜胡汉民被扣,到1932年3月1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一年零一天的历史截面作为考察重点,细致梳理了这一时期国民党高层内的派系政治斗争,以及卷入其中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之间、地方实力派相互之间的种种利益较量。对处于斗争核心的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孙科等各人心理,和派系斗争中的地城色彩,都有很精彩的论述。
[ 收起 ]
作者:金以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48.00元
ISBN:750971151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绪论
傻瓜小周
//
值得再读。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在上面,如我所想,蒋介石究竟是凭借什么神通一步一步走上民国大总统位置的?这本书梳理出北伐战争前期军人校长蒋介石利用胡汉民汪精卫无军权劣势,依靠苏联顾问信任纵横捭阖,打击左派,清理共党,攫取第一桶权力之金;进而北伐打击军阀,稳固军权,在江浙一带打开局面,联合胡汉民以党统正义性用南京政府对抗武汉政府取得党内高层合法地位;独裁之路上武力囚禁胡汉民,各路军阀群起攻之时,幸得张学良支持,扭转局面,值日寇侵略国难当头,国民党四中全会联汪一派,以下野之身欲退则进,终成国之领袖。细节层面相对丰富,但思考,蒋中正个人对于军队将领控制,他个人人格魅力占了多大比例?应该会有独特性格令下属为之折服的。有机会多从这个方面加强阅读,做进一步了解。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6-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 汤山事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 广州开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甘肃雷马事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七章 上海和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宁粤广州会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章 蒋汪合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结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后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绪论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
五 汤山事件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
五 广州开府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
三 甘肃雷马事变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
三 宁粤广州会议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第十章 蒋汪合作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
结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绪论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
五 汤山事件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
五 广州开府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
三 甘肃雷马事变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
三 宁粤广州会议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第十章 蒋汪合作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
结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绪论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
五 汤山事件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
五 广州开府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
三 甘肃雷马事变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
三 宁粤广州会议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第十章 蒋汪合作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
结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