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42060

发布书摘:1365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8-06-04

开箱整理我的藏书

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除了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诗人神学家、翻译家的身份,他还是个独特的“收藏家”。本雅明喜欢藏书,不只是为了阅读,还为了在其中游荡。书对他来说是历史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德) 本雅明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定价:39.80
  • ISBN:9787515511054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9-04-16 摘录自第 192 页
    瓦莱里敏锐地看到了所谓的“文明”的一组征兆,并描绘出其中一桩有关的事情。他写道:“住在大城市中心的居民已经退化到野蛮状态中去了——就是说,他们都是孤零零的。那种由于生存需要保存着的依赖他人的感觉逐渐被社会机制磨平了。”这种机器主义的每一点进展都排除掉某种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安逸把人们隔离开来,而在另一方面,它又使醉心于这种安逸的人们进一步机器化。
    城市还在肆意扩张,这样的机器化愈演愈烈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04-11 摘录自第 166 页
    布莱希特以其史诗性戏剧同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狭义的戏剧性戏剧分庭抗礼。因此,可以说,布莱希特创立了相应的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理论,就像黎曼( Riemann)创立了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一样。这种类比也许可以表明,这里涉及的不是正在探讨的各种舞台形式之间的竞争关系。黎曼排除了平行定理。在布莱希特的戏剧性理论中废除的正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卡塔西斯2,即清除由于对戏剧中主人公的激动人心的命运的共鸣而产生的效果。
    从共情像娱乐的转变?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04-10 摘录自第 154 页
    小说不是因为为我们展现了别人的命运—而是可能是说教式地展现——而有意义,而是因为这陌生人的命运燃烧的火焰为我们提供了我们从自身的命运所从来汲取不到的热量。小说吸引读者的是借他所读到的一次死亡来温暖冷得发抖的生活的希望。
    所以悲剧本身不是更有力量,而且更能激发希望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04-08 摘录自第 145 页
    因为讲故事往往就是复述故事的艺术,而当故事不再能保存下来的时候,这一艺术便消失了。它之所以消失是因为人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纺线织布的情况不复存在了。一个人越是处于忘我的境界,他所听来的东西就越能深深地印在他的记忆中。在一举一动都融入工作的节奏的时候听故事,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复述故事的天赋。因此,就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了讲故事的天赋。千百年前在最古老的手工生产的氛围中编织起来的讲故事的艺术到如今渐渐经散纬脱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我们的小时候,我们的祖辈和父辈还能给我们讲一些代代相传的故事,而我们现在已经不会给下一代讲故事了——我们脱离了生产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04-08 摘录自第 144 页
    新闻报道的价值无法超越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那一刻。它只存在于那一刻;它完全屈服于那一刻,即刻向它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故事就不同了。它是耗不尽的。它保留集中起自己的力量,即便在漫长的时间之后还能释放出来。
    只有故事才会不停的传播下去,而用来传播的新闻却会迅速死亡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