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2240

发布书摘:398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10-0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提要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3版,袁行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中国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圣才考研网
  •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 定价:59
  • ISBN:9787511434210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10-12 摘录

    (1)内容
    《汉宫秋》是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它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族欺压的政权。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剧中写了官吏贪墨,肖小之徒兴风作浪;满朝文武是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在剧中,马致远把汉元帝塑造成了一个对王昭君爱得如痴如醉的怜香惜玉的多情才子形象。
    (2)主题
    ①汉元帝“不自由”
    剧中的汉元帝虽然贵为天子,但许多事情身不由己,受人摆布。在现存的《汉宫秋》多种版本,题目正名都有“汉元帝一身不自由”一句。“不自由”三字,力重千钧,颇能体现出剧作家塑造汉元帝形象的苦心孤诣。
    ②对历史与现实的体悟
    中唐以后,随着作家对人生思考的深化,已经有人看到掌握极大权力的帝王,也会出现极不自由的局面。在金元之际,马致远选择了汉室受到凌辱的历史题材,不能说他不曾寄寓着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环绕着汉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他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
    (3)风格
    《汉宫秋》以“秋天”的意境作为结撰全剧的背景,突出秋的瑟悲凉,更使整个戏笼罩着灰暗荒寞的气氛,这又表达出作者对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如作者在第四折写汉元帝对昭君的思念,进一步渲染他孤苦凄怆的心境。在汉宫,人去楼空,汉元帝挂起美人图,苦苦追忆,朦胧间昭君入梦,梦醒则茫然若失,只是孤雁哀鸣,“一声声绕汉宫声声寄渭城”,凄厉地陪伴他度过寂寞的黄昏。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7 摘录
    阅读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选段,并按文后要求答题。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1、请将上述文字译为白话文。
    2、请谈谈这一段论述揭示了怎样的文学现象律。
    3、请写一篇评论,结台文学现象、作家文本或前人相关理论,阐述你的见解。题目自拟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7 摘录
    惆怅的心情与潇洒的风度融于一体,且流露出豪迈之气,典型地体现出苏诗的风格特征。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
    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苏轼的词
    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扩大功能与开拓词境 以诗为词的手法 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诗人墨客只是以写诗的馀力和态度填词。词在宋初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能与“载道”、“言志”的诗歌等量齐观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7 摘录
    一弹指顷去来今”,对法生新,不落俗套。正因为苏轼对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所以他能够超越技巧,作诗挥洒如意,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如《出颍口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看似平淡实则奇警,看似松散实则精练,诗中几乎不复可睹具体的技巧,因为它的艺术追求是从整体上着眼的。
    清人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的确,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临流照影,汲水煎茶,都是极其平常之事,但苏轼写成“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就格外生动有趣。即使是十分难于处理的题材,在苏轼笔下往往能化难为易,举重若轻。比如《续丽人行》虚处落笔,推想画中人之美貌:“若教回首却嫣然”,再把此美人想象为杜甫当年在曲江头远远望见的一个背影,最后又以民间夫妻相敬如宾的故事作为反衬,慨叹美人深闭宫内的不幸。想落天外,却又非常切题,显示出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
    就像其文论一样,苏轼对诗歌风格也主张兼收并蓄。他曾模仿过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孟郊乃至同时诗友黄庭坚的诗风,无不惟妙惟肖。“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的多元化审美情趣使他能欣赏各种不同的风格倾向。苏轼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所以在评论他人诗文时提出了“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术语。苏轼在创作中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毫无疑问,苏诗的主导风格是雄放,有些作晶甚至有粗豪而缺少馀蕴的缺点。然而苏诗中许多佳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例如《游金山寺》,描写细致,层次分明,但又笔势骞腾,兴象超妙。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07 摘录
    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算香”。岭南荒原远,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目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
    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气势雄放。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苏诗中的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苏轼读书破万卷,用典时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因用典过多,他有时也遭致后人的批评,但在多数情况下,苏诗的用典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说:“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就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苏诗中的对仗则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例如:“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三过门间老病死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