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3570

发布书摘:611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4-29

观念的水位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瑜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定价:CNY 36.00
  • ISBN:9787539975818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10-24 摘录自第 238 页
    “ 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电影 Big 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24 摘录自第 215 页
    当然,不断增加敏感词的代价就是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极端的例子就是“文革”大字报体,全都是“打倒”、“万岁”、“毒草”、“怒火”这样干瘪的词汇,汉语从一个水美草丰的田野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原。郭沬若给江青写道:“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甚至老舍也写过“万岁万岁万万岁”。即使是极权他只能借用当权者的语言。的反抗者,也找不到自己的语言遇罗克的《出身论》说的是人人平等的道理,字里行间却充满“捍卫毛主席路线”这样的字眼。杨曦光的《中国向何处去》主张直接民主,但文中处处是“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类的八股。他们想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但是他们能找到的“米”只是最狰狞的词句。
    思想的钳制造就语言的饥荒,但语言的饥荒也恶化思想的贫困。一个政权的专制程度,总是和它的词语丰富程度成反比。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24 摘录自第 214 页
    一切专制者都试图控制人的思想,但警察无法进驻人的大脑,于是只能控制思想的表达。语言因此必须被消毒,被驯化。些词被妖魔化,另一些词被扎上蝴蝶结,一些词被灌入硫酸,另一些词则被喷上了香水。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提起“农民起义”,我就想起了“可歌可泣”,一说到“地主”,我就想到了“剥削”,一说到“国民党”,就想起“三座大山”……成年以后我知道历史并非如此非黑即白,但这些被“加工”过的词汇在意识深处留下的情绪反射却经久不去。以条件反射代替思考,使每一个词语在展开其内容之前散发出某种“气味”,正是此类教育的成功之处。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24 摘录自第 206 页
    当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权利被剥夺时,别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乐。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24 摘录自第 186 页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林达在形容美国的立宪经历时指出,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是一个伟大的妥协。的确,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更值得庆祝。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