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蔡的小确幸

个人简介:

累计积分:5800

发布书摘:292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8-10-29

读库1805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一千五百多种玩具来自垃圾》、《火柴模型和其他科学实验》、《前辈心史》、《走出深渊》、《出不来那沟》、《疾病入画》、《跨恒星系贸易金融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立宪 主编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定价:30
  • ISBN:9787513332392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12-21 摘录
    英雄的c小调
    贝多芬对于"c小调”,一向怀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曲调蕴藏无限力度及澎湃情感,能创造激昂的乐音,最能烘托贝多芬本身轰轰烈烈的“悲剧英雄”性格。
    在预示着失聪命运的《悲怆奏鸣曲〉中,贝多芬首次使用情绪强度惊人的“c小调”,而后在1803年的《第3号钢琴协奏曲》,以及交织悲叹与希望的第5号交响曲《命运)中,他将“C小调”的特质开展到极致。
    而在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C小调奏鸣曲〉(0p.111)里面,则可以听见他最后一次使用的“c小调”,此时的贝多芬似乎潇洒放任音乐尽情狂奔,而不再试图去收服难驯、不羁的乐音了。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2-21 摘录
    《走出忧郁的大奏鸣》
    二十七、八岁,正值拥有无限可能的青壮年华,事业刚刚面临冲刺期,爱情也或许就要开花结果。然而,痛苦却已在向贝多芬叩门,它一旦入住他的身躯便永不退隐,1796年左右,耳聋的酷刑残忍地开始了。
    这迫使他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人们柔和地说话时,他勉强可以听到一些;人们若是高声叫喊,他就痛苦难耐。他时常诅咒自己的生命,觉得自己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他的朋友劝他要学会隐忍,他一边呐喊着:“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一边又不放弃地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和命运冲撞。
    就在这几年间,他写了一首钢琴奏鸣曲,史无前例地在乐谱扉页题上“悲怆大奏鸣曲”的标题(其后贝多芬为《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亲自命名为“告别”,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唯有这两首曲子特別附加了标题),并且将之题献给自己在维也纳的第一个赞助者李奇诺斯基王子。而《悲怆》这首早期的创意奏鸣曲,也为贝多芬在维也纳建立起声望
    您或许曾在 MILD SEVEN(七星)香烟广告里,听过它辽阔的旋律。令人意外的是,《悲怆奏鸣曲》听来并不怎么悲怆,在音符汹涌如浪的第一乐章,和闪着明澈日光的第二乐章中,纵使仍贝多芬弹奏钢琴的情景。感觉得到一些青春的哀伤,但全曲蕴含的强烈生命力,透过明快的第三乐章,股脑将阴霾扫去,在跳动的音符间,传递着光眀和希望。
    这是坚持与疾厄抗争的贝多芬,面对橫逆所展的“英雄气概”,更是献给困苦世人的祝福。流露出內心痛苦的题目“悲怆”,记载着贝多芬当时的生命状态,暗示着命运的磨难,但澄澈的乐曲内容,却展现了他挑战命运成功,将痛苦升华,终至超脱的透明心灵。
    “生与死的痛苦虽然不是我们能够摆脱的,但精神的欢乐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透过《悲怆》里青春的甘苦和热情的火花,年轻的贝多芬温柔抚慰受伤的灵魂,把悲怆的人们拉出情绪的泥淖。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2-21 摘录
    月光下,我弹琴
    虽然曲名至今还是个解不开的谜团,不过这并无损于曲子受欢迎的程度。其实,贝多芬一开始把它叫做“幻想曲风的奏鸣曲”,可见他原本就怀有赋予此曲“幻想性格”的意图,因此《月光》的曲风也就显得比一般奏鸣曲随兴而脱俗了!
    《月光奏鸣曲》背后的浪漫故事,不论虚实,都不曾间断。实际上,贝多芬曾“捧着月光献情人”,曲子谱成后,贝多芬将之呈献给自己的学生兼情人朱丽叶塔,他曾说她是“我热爱并爱我的可爱小姑娘”。
    那一年,他还曾在给挚友的信上写着:“我想过更上一层的社交生活,做一个更自由的人,是一个可爱的少女使我产生这些念头的。她愛我而我也愛她,这几天是我两年来最幸福的时光。”
    可惜这段恋情只是昙花一现,两年后,可爱的朱丽叶塔嫁给了一位芭蕾舞作曲家。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2-21 摘录
    《图说百首经典器乐曲》——月光下,我弹琴
    夜晚,贝多芬一如往常穿上旧大衣,突出的口袋里装着笔记本,独自在维也纳寂静的街巷中散步。月色皎洁,而路的尽头有间不起眼的低矮小屋,也正摇曳着浅浅的烛光。不久,那屋里传出了动人的琴声,好奇的贝多芬循声而去,往佞外探看,见到了无比动人的情景:一位盲眼少女坐在钢琴前,专注地弹奏着,神情温柔而陶醉。
    贝多芬被深深打动了,情不自禁请求少女让他献奏一曲。而那首在盲眼少女的钢琴前即兴做出的曲子,沉静而优美,仿佛与那夜黄澄澄的清朗月光糅合在一起,足以涤尽心灵的尘埃。它就是后来著称于世的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
    这段故事出自于1803年出生的诗人兼画家—李沙之口,它长年被译成多国语言,登载在各类杂志中,四处流传,甚至被印在教科书里,当作音乐入门者认识贝多芬的趣味教材。然而,后来的贝多芬研究者,却发挥福尔摩斯探案的精神,举出各种佐证,最后证实这个绘声绘色的传闻是李沙杜撰的!
    事实上,李沙是个鬼才,虽然一向风评不佳,在当时的文化圈却颇有魅力,多才多艺的他还曾画过各种角度和镜位的“散步中的贝多芬”速写,他自称与大师会晤过,见过他走路的模样。最后事情被拆穿,人们才发现那些原来都是李沙的想象及素描的练习作。这种种事件,还让研究贝多芬的权威气得大呼:“这真是难以想象!”呢。
    无论盲眼少女的传闻是真是假,如今,《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仍是以“月光奏鸣曲”的俗称驰名于世。而另外有一种说法,也言之凿凿地指出了“月光”之名的由来。据说那是诗人雷斯塔布取的名字(1799-1806),他听过这首曲子之后,曾经写下“犹如在月光闪耀的瑞士琉森湖上随波摇荡的小舟一般”的诗句。不过算算时间,这首奏鸣曲诞生的时候,雷斯塔布也不过是两岁的幼儿而已,所以这个传言也很可疑。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10-29 摘录
    亲爱的朋友:
    北京现在已经是天天盼暖气的初冬时节。
    本期《读库》中阿尔温德·古普塔的专题,是我先在网上看到的线索,然后安排我们的编辑采访,并翻译了他将近三十年前的第一部书稿。阿尔温德·古普塔先生对我们说,你们可以随便使用这些东西。他的那些东西,不仅让我们可以随便使用更让印度的孩子们可以随便使用。他的网站首页简陋到极点,让人恍惚回到互联网刚刚诞生的年代。但随意点开个链接,就会展开无穷无尽的资源。这种对比感促使我们做了这期专题,也让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个印度人的内心修行之路。这值得身处喧嚣乱世的我们思索。
    《走出深渊》是关于营救泰国少年足球队的特稿,貌似已经是冷饭了,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救援中的专业主义精神,以及这个人人都是英雄的故事中,他们彼此之间的罅隙和纠纷。这比感动全世界的传奇离人性更进了一步。
    《诉讼中》这本小书是周翠老师的新作,与三年前的《破案后》堪称姐妹篇。周翠老师的意图是,应当有人好好写一下这个案件,因为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噩梦年代》配合阅读,可以发现德国从来都没有能够良好地解决纳粹这个间题。《读库1804》中刚刚刊发同样枯燥深奥的法理文章《认同与自由》,还嫌不够这次又来了这么一本,是够挑战大家的阅读体验的。
    夹在这期书中的小折页,是读库即将于11月初推出的一大波新书。这一年来,我们在努力还债,把一些书慢慢做出来,做好。这是果实的一部分,邀你共同品尝。与每年第五期《读库》相伴的,一是“居然是电影海报”系列,十二张手绘风格的电影海报,我们已经连续做了九年,明年再来一期,当初扬言的要做十年的计划就完成了。二是下一年《读库》的预订,还是老样子,价格不变,订阅方式不变。突然想到,预订后年《读库》的朋友,会收到一期《读库2000》,感觉有些酷。并且到后年,读库就出够一百期了,感觉更酷了。
    期待继续同行。
    张立宪
    2018年10月20日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