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做真实的教育

本书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学校创校校长,自担任校长以来,共撰写了400多篇博文,大量被多家媒体选登,引起不小的反响,现从中选择数十篇汇集成册出版。本书大多从脉动的学
  • 作者:姚跃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567563339
已有条评价
  • 小满
    2019-09-14 16:00
    <p>小满</p><p><br></p><p>今年教师节,和往年一样,教育局下发了一本书,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姚跃林先生的《安静做真实的教育》。</p><p>&nbsp;</p><p>就教育书籍来说,个人认为,一般可以分为三类:</p><p>&nbsp;</p><p>一类是教育研究的,主要为阐述自己的研究、发现,发表自己的教育理论见解。比如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崔永漷先生的《有效教学》,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理论性的书籍。它们主要是在辨析、论证、系统阐述。</p><p>&nbsp;</p><p>第二类是表达作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是本来已有的,作者通过撰文来表达赞同或反对什么。我们可以称为实践性的书籍。因为一般这样的书,其中的文章大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其对某些观点的认同或反对。</p><p>&nbsp;</p><p>第三类是教育教学日记类的书籍,即把日记中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整理成书。此类书最能见世事真相、作者真性情。比如丰子恺先生的《教师日记》,刘百川先生的《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p><p>&nbsp;</p><p>无疑,姚跃林先生的书属于第二类。</p><p>&nbsp;</p><p>我一向对书的名字很关注,因为对于作者来说,书名一定是他长期思考或反复斟酌的东西,是最能表达他全书意蕴的核心字眼——尤其是对第二类教育书籍来说。因为他们没有理论上的建树,只有在观点下的实践,如何充分地把他们认同或坚持的观点表达出来,成为书名的最大任务。</p><p>&nbsp;</p><p>姚跃林先生的书叫《安静做真实的教育》,从整体来看,句子有些问题。用“安静地做真实的教育”或“静做真实的教育”,似乎更合乎习惯。</p><p>&nbsp;</p><p>书名中有两个关键词: 安静、真实。</p><p>&nbsp;</p><p>先看真实。</p><p>什么样的教育是真实的教育?这是一个大问题。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巨系统,其组成部分的实施标准、活动准则和管理方式是十分复杂的;同时,作为以人与人的交流为基础和纽带的教育,因其内部关系的复杂性、交往的多层次,我们更是难以寻找到一个清晰的准绳,依此来划分教育的真实与虚假。当然,我们可以划一条底线,比如“ 没有统一笔头考试的教育”(我只是这么一举例而已),但以此来作为衡量教育真假的界限,肯定会受到群攻。</p><p>&nbsp;</p><p>不过,姚先生找到了。他说:“什么是真实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最精炼的概括。立什么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树什么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序p9)话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放眼国内,哪所学校不在“立德树人”!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真实的教育!</p><p>&nbsp;</p><p>从这里我得出:要么“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要么这本书中“真实的教育”本就没有什么意义。</p><p>&nbsp;</p><p>书名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安静”。</p><p>书的封面上有用小字标出的三句话,似乎是对“安静”的注释:安静的心灵、安静的校园、安静的课堂。</p><p>&nbsp;</p><p>课堂是不是应该安静?我看未必。一群人什么情况下才是安静的?只有当所有人都从事自己的事的时候。也就是说,安静的课堂是少有交往的课堂。当然,交往有时也可以是安静的。我先前也在星韵写过一篇“安静的课堂”,后来该文字在《江苏教育》刊发出来的时候,我改成了“安静与课堂”,意在不是强调课堂的安静,而是在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少一些聒噪,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之间的交往、探索,要把握好讲、活动和悟之间的度。由此浏览全书,我看到姚先生更多地是在讲“教”,很少谈“学”。</p><p><br></p><p>课堂是教的场所,更是学的场所。什么是“学”,我们或许可以从古人所写的“学”中看出一些端倪:学字上部两个“╳”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表示祖先的灵,也就是和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一个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包着两个“╳”的两侧,形似大人的手,或者说,表示大人向儿童的交往伸出的双手。从学的字首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是一种以儿童(学生)为中心的交往活动。[1]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所谓学习,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2]雅思贝尔斯说的更绝对: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3]当然,交往可以是安静的,佐藤学对此也有相似的表达,不过他的表达似乎更到位,他说应该追求“润泽的教室”。课堂上的交往,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多时候不是安静的。</p><p>&nbsp;</p><p>由安静的课堂组成的教育,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p><p>&nbsp;</p><p>校园是不是应该安静?我看也未必。阿莫纳什维利在他的《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武断”地说:“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的听觉,以便从这种所谓的喧嚷声中辨别出在这个儿童乐队中各种不同音律的乐器所奏出的音响,并使你满怀着先行聆听一下这未来的生活交响乐的激情。……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校园中应该有“书声琅琅”,因为这是读书的地方;应该有“乐声淙淙”,因为校园本身就是一首青春的乐章;更应该有“笑声朗朗”,因为真实的教育应该发生在一所幸福的校园中。</p><p>&nbsp;</p><p>由安静的校园组成的教育,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p><p>&nbsp;</p><p>教育的心灵是不是应该安静?应该!香港 《大公报》在晚清创办时,就以敢言立世,随时局几度易主。1926年被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接办后,提出了“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其中关于“不盲”,张季鸾在《本社同人之旨趣》一文中说:“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教育者能守着一颗安静的心,就是“不盲”。</p><p>&nbsp;</p><p>追求真实的教育,首先应该去做真实的教育人,不要做“二手人”。是去对教育实践进行亲身体验,不脱根;对教育现实进行真实分析,不臆想;对教育问题进行客观描述,不偏颇;对教育理论进行适切运用,不盲信;对教育前景进行理性追求,不盲动。对教育乱象不回避、对教育问题不躲避,基于自身教育实践的认识、学习、思考和探索,说真话,写诚实的文字!也就是,先有一颗安静的心,再去思考、尝试怎么做教育!</p><p>&nbsp;</p><p>我想,姚跃林先生此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教育者应先有一颗安静的心!</p><p>&nbsp;</p><p>[1]陈国平, 孙德勤. “地理主体性教学”理论认识及其课堂操作环节[J]. 江苏教育研究, 2013(32):24-28.</p><p>[2]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p><p>[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中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1991.3.</p>
    最多输入500个字
最多输入30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