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

在这本标志性的历史著作中,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美国的斯芬克斯》作者展现了一群天赋异禀但同样拥有深刻缺点的人——汉密尔顿、伯尔、杰斐逊、富兰克林、华盛顿、亚当
  • 作者:[美]约瑟夫 •J. 埃利斯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 定价:56.00
  • ISBN:9787509783269
已有条评价
  • 麦兜史努比
    2018-08-28 18:03
    这是一本意图还原历史真实场景的书,读来很有代入感,&quot;所有毫无裂缝的历史叙述都不过是后来建构而已&quot;,本书可说是基于此立意的一本佳作。<div>对比我之前看过的《革命之夏:美国独立的起源》(同一作者),政治斗争还是比军事斗争更加引人入胜,建国理念也比战场上的交锋更加难以把握。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也留下了一个核心悖论:&quot;那些用来证明美国独立于大英帝国的合理性理由,破坏了任何一个能够管理如此分散的人口的全国政府的合法性;破坏了任何能够制定统一法律,将十三个殖民地和三四个独特的地理及经济区域整合起来的全国政府的合法性。&quot;华盛顿、麦迪逊、杰弗逊、亚当斯都对此并无良计,这一悖论也就是最初的&quot;1776年精神&quot;,是对&quot;任何形式的强制性政治权力的本能厌恶,是对政府因得不到监督和制衡而导致腐败的异常恐惧。&quot;</div><div>不过,美国并未走向无政府主义或是分裂,联邦主义者最终占据上风,宪法被得以通过。1787-1788年开始缔造国家,这个国家的资产如下:人口(年轻化),财产(土地买卖自由),对共和制的认同度很高;负债如下:从未有如此广袤国土上的共和制,《独立宣言》把政府权威描述为异己力量,各州之间是松散的,有70万黑人奴隶(总人口400万),这样一份资产负债表就是当时美国的起点。</div><div>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决斗。发生在共和党人伯尔和联邦党人汉密尔顿之间,最终后者被杀,前者声名扫地。二人的仇怨来源于汉密尔顿对伯尔品格上的指控(伯尔为竞选纽约州州长表示愿意改变党派关系,以联邦党人身份参选,被汉密尔顿比作美国无原则的喀提林)。品格被如此看重,证明在那个时代,美国政府实践的命运还依赖于有道德风范的领袖(对比90年代的克林顿)。</div><div>后面五个部分按时间展开,第二部分晚宴,是由杰弗逊安排的麦迪逊与汉密尔顿的会面,促成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交易:麦迪逊同意让汉密尔顿的核心条款通过作为回报,汉密尔顿则同意让国家首都建在波托马克河。第三部分沉默,围绕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宪法无法明确回答的问题。最终的宪法既不是一份&quot;废奴契约&quot;,也不是什么&quot;死亡契约&quot;,而是一种谨慎的模棱两可。麦迪逊凭借其政治手腕,让国会清楚的表明如下立场:拒绝承认联邦政府有废除奴隶制的任何宪法赋予的权利。</div><div>第四部分,告别。华盛顿的离职,在此之前,华盛顿派首席大法官杰伊去伦敦签署了《杰伊条约》,这一条约隐含了亲英的中立政策,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与之相反,杰弗逊对法国大革命却非常推崇,二人断绝了私人关系。第五第六部分,合作、友谊。围绕亚当斯和杰弗逊(其中也夹杂着麦迪逊)展开,二人都是&quot;兄弟会&quot;成员,分别担任美国第二三任总统,却在很多根本问题上存在分歧,最终在《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纪念日当天,二人去世,仅仅相隔几小时,也是历史的宿命。</div><div>美国今天的强盛,让很多人赋予了18世纪末那个时代天然的正确,最常见的一句评价莫过于说,&quot;美国的制度是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才运行&quot;。其实回到真实的场景下,哪有什么天才,谁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div><div></div><div> <br /></div>
    最多输入500个字
最多输入30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