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条评价
-
一个小镇出来的25岁上下的青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对这个商业社会的好奇心和对成功的渴求。
自媒体,网红,IP,是在近两年最火的几个名词之一,逻辑思维,papi酱,迷蒙,董路,张大奕,这些人不断刷新着或融资额或转化率或销售额的记录,他们用互联网的工具几乎以一己之力超越了那些传统的机构,“个体的崛起”似乎给了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可以打破阶层的机会。我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路径是怎样的,这也是《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地方。
我对一本商业书籍的好坏评价标准是它有没有一些能让我醍醐灌顶的观点。《引爆点》告诉我了产品的流行曲线,《细节营销》告诉我当你的用户络绎不绝的时候,你应该筛选出更有价值的那些。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搜寻大脑中关于“IP,网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生产,呈现有吸引力的内容,低成本的吸引目标受众,形成信任纽带,最终获得商业收入。”
我期待着这本书能更 ……[ 展开全部 ] -
1、吴声永远是那么敏锐,总能比绝大多数人更快捕捉到现实百千万种快速变动之下潮汐的方向——也许这方向还只是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并未定论——但对于创新份子来说,已成定论的东西已然老了,挺立潮头的风险与代价就是你必须承担这事儿可能只是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的结局,但可能的红利之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2、“超级IP”的概念有可能被简单理解或误读。对阅读者与从业者来说,其实不必纠缠于这个概念的真伪或它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真正要做的是掀起这个概念的盖头来,去关注与思考一些真实变化的发生,以及自己如何与之共舞。本书完全不乏对这些变化的呈现,以及相应的方法论提供。
3、如果你照书中提供的案例与方法论亦步亦趋、甚至面面俱到,那有可能掉入一个大坑。基本来讲,书的功用是刺激你某种思考角度的建立、启发你某种思维方式的产生。重要的是你看完一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而不是“你看到了哪些文字与事实”。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