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香港造城记
作者:谢尔顿 (Barrie Shelton) 卡拉奇威茨 (Justyna Karakiewicz) 柯万 (Thomas Kvan)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定价:CNY 48.00
ISBN:712120071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已有
条评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中文版序
致 谢
1 强城之邦 1
闪回:20世纪60年代 8
紧凑型城市需求 11
复杂性、密度和强度:资源、范围和意图 15
2 惯 例 22
中国围合式居住 23
香港的围合式社区 24
九龙城寨 26
重庆大厦 30
香港的店屋 31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第一类主导建筑形态:中式店屋 44
密集的、狭窄的和陡峭的:维多利亚 49
新世纪、新规则、新交通 52
新城市、旧形态:九龙 56
跨海城市:维多利亚—九龙 59
附言:欧文附件 63
4 体积日趋增大,高度逐渐上升:战后几十年 68
难民和贸易衰退 68
劫后重生:H型大厦和拥挤文化 72
公共住宅改革:平板式大厦 76
新条例:体积增大和悬桁楼面增多 77
新条例回顾:高而非大 81
变化和连续 83
山脊间的城市 86
九龙的腾飞:插上工业的翅膀 90
越过龙山:为新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95
5 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1980年之后 99
世界之城的兴起 100
重心的转移 103
永不远离自然 107
6 基座和塔楼 110
覆盖地基 113
抬高地基 116
立体的基础,孤立的高楼 120
把地基连成一体 123
隔离地基 125
无处不在的形式 126
立体化的地基 128
7 浮现中的立体之城:要素 131
重新定义地面 132
空间中的运动 137
分层化的功能 141
8 结论: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 155
补遗:在老城区和新界车站探索立体化发展 165
对老城区的改造:旺角 166
创造新城:古洞的那托比亚 169
参考文献 172
索 引 181
译后记 18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中文版序
致 谢
1 强城之邦 1
闪回:20世纪60年代 8
紧凑型城市需求 11
复杂性、密度和强度:资源、范围和意图 15
2 惯 例 22
中国围合式居住 23
香港的围合式社区 24
九龙城寨 26
重庆大厦 30
香港的店屋 31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第一类主导建筑形态:中式店屋 44
密集的、狭窄的和陡峭的:维多利亚 49
新世纪、新规则、新交通 52
新城市、旧形态:九龙 56
跨海城市:维多利亚—九龙 59
附言:欧文附件 63
4 体积日趋增大,高度逐渐上升:战后几十年 68
难民和贸易衰退 68
劫后重生:H型大厦和拥挤文化 72
公共住宅改革:平板式大厦 76
新条例:体积增大和悬桁楼面增多 77
新条例回顾:高而非大 81
变化和连续 83
山脊间的城市 86
九龙的腾飞:插上工业的翅膀 90
越过龙山:为新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95
5 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1980年之后 99
世界之城的兴起 100
重心的转移 103
永不远离自然 107
6 基座和塔楼 110
覆盖地基 113
抬高地基 116
立体的基础,孤立的高楼 120
把地基连成一体 123
隔离地基 125
无处不在的形式 126
立体化的地基 128
7 浮现中的立体之城:要素 131
重新定义地面 132
空间中的运动 137
分层化的功能 141
8 结论: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 155
补遗:在老城区和新界车站探索立体化发展 165
对老城区的改造:旺角 166
创造新城:古洞的那托比亚 169
参考文献 172
索 引 181
译后记 18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