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水位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瑜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308108589
诸善之间
  • Dame un beso
    2022-06-11 22:20:48 摘录自122页
    每一种观念似乎都有它的道理,未必导致相对主义。它只是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构成冲突的未必仅仅是“善恶”之间,一种“善”和另一种“善”也可能构成紧张关系。权利和福利之间,“道德律令”和“人之常情”之间,平等和效率之间,自由和安全之间,常常存在着取舍关系。我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念,论证哪种取舍更合理或更合乎时宜,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没有代价的选择,那也许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从立宪派到革命派,从复古派到西化派,从民族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市场原教旨主义到民主万能论,有太多的观念传销者试图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方,遍体鳞伤之后,也许我们可以在下一次冲锋陷阵之前,表现出一点点的犹豫?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林达在形容美国的立宪经历时指出,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是一个伟大的妥协。的确,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更值得庆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43:45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41:36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41:02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40:32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40:01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_Y_Q
    2018-08-15 21:39:30 摘录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
    不要抗拒不一样的观念,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释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在来回犹豫纠结中不断地论证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符合自己原则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