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勋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563391274
第二章语言孤独
  • Stanley
    2018-10-18 09:31:41 摘录
    语言本来就是两面的刀,存在一种吊诡:
    一方面在传达
    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
    所以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准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

    这种暧昧就像你在心情茫然时到庙里抽了一支签,你很希望这支签会告诉你应不应该继续交往、或要不要投资,可是签文绝不会告诉你应该、不应该,会或不会,而是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tanley
    2018-10-18 09:29:38 摘录
    周文王遭到幽禁时写出《周易》,司马迁受到宫刑之后完成《史记》。人在受到最大的灾难时,生命会因为所受到的局限挤压出无法想象的潜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tanley
    2018-10-18 09:28:22 摘录
    我相信人最深最深的心事,在语言里面是羞于见人的,所以它都是伪装过的,随着时间、空间、环境、角色而改变。语言本身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必须放到一个情境里去解读,而所有对语言的倚赖,最后都会变成语言的障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tanley
    2018-10-18 09:27:20 摘录
    这些都和语言的颠覆有关,可是语言的颠覆并不是那么容易拿捏,就像年轻人在电脑网络上所使用的火星语言文字,有些人感叹这代表国文程度退步了,有时候我会想,禅宗的公案在唐宋时代,应该也是当成国文程度退步的象征吧!因为他用的都是很粗俗的民间白话,并不是典雅的文字,直到唐朝玄奘大师翻译佛经都是用典雅的文字,但祥关公案一出来,就是质朴得不得了的白话,从《指月录》和《景德传灯录》可见一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tanley
    2018-10-18 09:24:54 摘录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为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暖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文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
    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不会有人说《六法全书》很美,却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
    不精准之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楠呗
    2017-08-06 12:14:52 摘录
    很有趣的是,使用同一种语言为什么还会因为「听不懂」而产生误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想听」。当你预设立场对方一定会这么说的时候,你可能一开始就决定不听了,对方说再多,都无法进入你的耳里。
    我们会和人吵架、觉得对方听不懂自己的心事,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
    「看一本小说,不要看他写了什么,要看他没有写什么。如同你听朋友说话,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讲什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