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全彩精装】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成于9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经久不衰,一直是蒋勋先生的代表作。 “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
……
[ 展开全部 ]
”本着这个信念,作者摒弃学者的卖弄和专家的炫耀之心,与年轻一代娓娓交谈。依照朝代的次第,《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周密地连缀起各个流派与名家,文笔简明生动,亲切有趣,闪烁着真知灼见,最终成为一本有血有肉的中国美术史入门书。 此次重版,全彩精装,图片比之前更为清新,可供读者诸君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 —— 这是一部图录式的中国美术史。全书以扼要、生动的文字,240多幅彩图,分15个部份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本书没有艰深的专业词汇,也没有学究式的资料考证;完全以一般人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范围来编写,是一本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 本书的编排周密、详细,文笔简洁生动,评论中肯,时有不同凡响之语,许多简明的结论闪耀着真知灼见。这是一本给人才智的、能引起大众阅读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艺术史著作。全书共分十数个章节,以朝代为主线,连接各种流派、每位画家书的重要作品,最终形成一部简洁而又有血有肉的中国艺术史。全书插图240余幅,占内页版式的一半以上,所选作品皆为中国历代名画中的精品,并全部彩印,图文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精彩照人。读者不妨“请读片断”一试。
[ 收起 ]
作者:蒋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88.00
ISBN:710805313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汉
Jocelyn安
2017-08-14 23:23:54 摘录
中国古代,因为在衣服上要染绘出很多不同的图样,因此发展出绘画。所以中国古代文字中的“绘”字,是“丝”字偏旁,指的就是用颜料在丝上设色的意思。
现在人很少在衣服上画画,所以“绘”这个字就被借来指在纸上画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魏可可
2016-01-07 13:55:39 摘录
汉代的人用毛笔写字简直像画画一样。又因为每一根线条里都有许多轻、重、快、慢的变化,所以也像音乐一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魏可可
2016-01-07 13:50:28 摘录
中国人用的毛笔,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柔软、最有表现力的绘画工具。当色彩消失之后,中国绘画的线条一样可以使画面充满动感,空间的层次也一样十分活泼。这些粗细不一,有音乐节奏感的线条,使画面上两个交谈男子的表情丰富,栩栩如生。
因为这种工具的特质,所以中国在汉代以后的绘画,都大量向线条发展,而不那么重视色彩。
这种完全以线条勾勒出来的绘画,变成了中国绘画最大的特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魏可可
2016-01-07 13:23:30 摘录
汉代和绘画有关的艺术非常多。
我们在前面看到的画在布绢上的“帛画”,画在墙壁上的“壁画”,刻在砖石上的“画像砖”等。
因为早期人类对绘画的看法不像我们今天这么狭隘,所以我们也必须扩大我们对绘画的理解,才会了解,原来汉代的中国人,在绘画上运用的材料是那样丰富。
有一种和绘画有很密切关系的艺术,早在春秋战国就很发达,到了汉代更是蓬勃发展,有更高的成就,那就是漆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魏可可
2016-01-07 13:17:50 摘录
画画可以满足和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景象。一般人常说:科学的发明是“无中生有”。其实,绘画也一样是“无中生有”。
人类的文明进步,大抵是从“无”到“有”。想从“无”到“有”,就必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神话和绘画都有很大的贡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魏可可
2016-01-07 12:26:03 摘录
中国古代,因为在衣服上要染绘出很多不同的图样,因此发展出绘画。所以中国古代文字中的“绘”字,是“丝”字偏旁,指的就是颜料在丝上设色的意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绘画的开始
商周
春秋战国
汉
魏晋
东晋
北魏
西魏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清末民初
图片索引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绘画的开始
商周
春秋战国
汉
魏晋
东晋
北魏
西魏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清末民初
图片索引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
绘画的开始
商周
春秋战国
汉
魏晋
东晋
北魏
西魏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清末民初
图片索引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现在人很少在衣服上画画,所以“绘”这个字就被借来指在纸上画画了。
因为这种工具的特质,所以中国在汉代以后的绘画,都大量向线条发展,而不那么重视色彩。
这种完全以线条勾勒出来的绘画,变成了中国绘画最大的特点。
我们在前面看到的画在布绢上的“帛画”,画在墙壁上的“壁画”,刻在砖石上的“画像砖”等。
因为早期人类对绘画的看法不像我们今天这么狭隘,所以我们也必须扩大我们对绘画的理解,才会了解,原来汉代的中国人,在绘画上运用的材料是那样丰富。
有一种和绘画有很密切关系的艺术,早在春秋战国就很发达,到了汉代更是蓬勃发展,有更高的成就,那就是漆器。
人类的文明进步,大抵是从“无”到“有”。想从“无”到“有”,就必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神话和绘画都有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