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勋
  •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 定价:CNY 68.00
  • ISBN:7535672108
罗马艺术
  • 素心
    2017-04-24 19:41:00 摘录
    希腊人塑造着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像都显现崇高的姿态;罗马人还原至人真实的面貌。在罗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俗艳或残疾,这些希腊人认为不美的生命现象,罗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们有机会更真实地逼视人生。

    因此,应该特别重视罗马雕塑的肖像性各,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是西方美术此后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罗马的绘画也发展出了逼真的写实风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王在山
    2017-04-21 18:25:26 摘录
    很多艺术形式都是在表达作者内心对世界的看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王在山
    2017-04-21 18:24:02 摘录
    理性之美客观之美胜过感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阿圆Cheung
    2017-04-04 17:10:09 摘录
    中年以后,写诗的米开朗琪罗更显深沉。他不愿囿限于过去的成就,他也不满足于只是徒有技巧的世俗工匠,他要把雕刻从物质材料的层次提高成一种哲学、一种心灵的思维,他要使无生命的冰冷石块,经他的指点,一一复活起来。

    他以“奴隶”为主题创作了六件巨大石雕。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形态的奴隶。“奴隶”就是不自由的人。心里有许多渴望,想飞,想爱,但肉体达不到,就是一种奴隶。
    如果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高峰,那么,米开朗琪罗则是这高峰上最尖端的一块巨岩。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师傅画石膏像,大卫的头部临摹了很长时间,以前只知道去画,却不懂他的由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冀北
    2017-03-30 12:18:12 摘录
    圆形,似乎是罗马建筑形式上新的符号。
    希腊的空间大多为方形,结构上也以垂直和水平的柱梁为主,跨距不大,空间也受到限制。
    罗马发展出了新的建筑语汇——拱。
    拱(arch),源于拉丁语,至今成为西方“建筑”一词
    (Architecture)的字根,也说明罗马的“拱”在西方建筑形式上决定性的影响。
    拱,利用抛物的弧线使跨距加大,可以免除掉柱子的分割,达到内部空间完整的效果。
    圆形,罗马建筑的新符号,比如罗马竞技场。发展建筑新词——拱,西方圆拱建筑最早典范,万神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冀北
    2017-03-30 12:02:32 摘录
    罗马雕刻的写实性,追求艺术中的“真实”,和希腊雕像的倾向“理想”,成为辨别两大艺术的本质差异的关键。
    真实和理想,罗马和希腊艺术的本质差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冀北
    2017-03-30 11:59:26 摘录
    罗马在消灭希腊之后,许多方面受到希腊的影响,例如神话、哲学、建筑形式,甚至政治理念。
    但是,罗马后来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领土范围远远超过希腊文化活动的地中海区域。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将势力扩大到西部亚洲的叙利亚、小亚细亚一带,也统治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北边的高卢,甚至远征到了今天英国所统属的不列颠,连古代的埃及也被合并在罗马帝国之内。
    在这样疆域辽阔的土地上,即使罗马帝国主体上承袭了希腊文明,但势必掺杂了其他地区的文化,使罗马的艺术形式与原有的希腊艺术有明显的差异。
    罗马艺术除了传承自希腊艺术的部分之外,原来产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鲁里亚艺术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源流。
    罗马艺术有承袭希腊艺术,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伊特鲁里亚艺术是其重要源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Paul Hua
    2017-03-27 20:36:59 摘录
    希腊人塑造着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像都显现崇高的姿态;罗马人还原至人真实的面貌。在罗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俗艳或残疾,这些希腊人认为不美的生命现象,罗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们有机会更真实地逼视人生。
    罗马人务实,希腊人务虚,中国人务钱, $_$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amie
    2016-12-16 23:52:54 摘录
    这些浮雕都以阐扬基督教义为主旨,在门楣上雕镌巨幅的《最后的审判》代表审判者的上帝端居中央,他的右手边是获得升天堂资格的圣者,左手边则是被魔鬼驱入地狱的罪人。人物比例悬殊,人体也丝毫不要求写实——为了阐扬教义,人体只是代表性的符号。中世纪艺术,主旨是基督信仰,艺术并不是终极目的,终极目的在隐恶扬善,宣扬教义。而当时的工匠本身就是信徒,也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嵌入虔诚敬畏之心,使中世纪艺术完全不同于希腊罗马的向外表现之美,而是不断向人昭示内敛谦逊的朴素信仰的力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