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全新修订,超值珍藏。 32年口碑相传,90次印刷,畅销逾130万册! 独家附赠《经典的历程》别册,揭秘传奇之旅 。 【编辑推荐】 1,畅销经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黄仁宇"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定价:59.00元
  • ISBN:7101101623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324
  • 太一
    2018-08-07 07:49:41 摘录
    假使我们把中西历史都推后三五百年,才可以看到,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的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向来以贫农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所以要经过很多流血惨剧,才能造成可以在数目字上管理的形势。据我揣测,只能用这样的解释,才能渐渐促使当日曾受内战影响、今日处于台湾海峡两岸的两方同胞客观地接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08-06 18:28:45 摘录
    1689年革命后,普通法的法庭,更受首席法官的指示。以后与商人有关的案子,照商业习惯办理。这样一来,英国的内地及滨海、农村与工商业中心距离缩短,资金对流,实物经济变为金融经济,可以交换的条件(interchangeability)增多,分工较前繁复,所以整个国家可以以数目字管理。同时英国传统上又有司法独立及议会政治的沿革。这样一来,其高层机构及低层之间可以以最灵活的商业原则作联系。一时控制经济力量之雄厚及其效率之高大,世无其匹。大英帝国因之称霸世界到好几个世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08-06 18:18:51 摘录
    今日我们公认为最先的资本主义思想家,实为史密斯(Adam Smith)。他自己也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他著的《原富》,在民国初年即在中国行销。而他在十八世纪著书时仅称商业的管制办法优胜于农业的管制办法。在研究大历史的立场,这种分析方法最能表现每个国家先后发展的程序,也才不会用抽象的道德观念,抹杀了实际上技术的作用及成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08-06 18:00:24 摘录
    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 terpretation of history)。至于将道德放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容我渐次论及。
    首先要解释明白的则是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