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书

★著名学者余世存最新力作,首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 ★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 ★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余世存 老树
  • 出版社:铁葫芦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定价:65.00
  • ISBN:7505739336
自序: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 Ⅰ
  • 甘霖
    2022-05-23 11:12:20 摘录
    小满节气之于生命的意义可谓重大,它让人们更深刻地把握日常饮食。中国的先哲对此时空观象系辞说:“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云气上升到天上,这是需卦时空。君子在此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需要等待,唯有守着正道,不急于躁进,安心以饮食调养身体,宴乐联谊众人,以养心志,团结奋斗。
    正适合此刻在上海的我。 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不急于躁进,安心以饮食调养身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我去靜静
    2018-08-04 18:24:16 摘录
    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有关,
    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
    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
    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
    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
    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提出了要求。


    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
    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的粮食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IOD
    2018-05-04 15:42:02 摘录
    优美而富有启发性……对现代日本多样面貌的综论令人感到深刻且具冲击性。
    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作者
    在他极具个人特色极具穿透力的书写中,布鲁玛深入研究现代日本为何在思想和美学上拥有活力,
    但却无法发展出更开放、更民主、更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谢尔顿·加龙,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布鲁玛将这个世纪的现代日本史巧妙地凝缩到不到两百页的篇幅中,向我们证明了浓缩即精华。
    《商业周刊》这本书深具说服力地捕捉日本抛弃传统、进入现代世界的一百年间种种兴奋、胜利与失败的片段。布鲁玛一如既往地打破传统的思维,提供迷人独到的见解,探索日本采用宪政的艰难经验、官僚体
    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现在与过去的紧密联结。
    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1600~2000》作者
    这本书精妙地解释了日本混合的国家体制和文化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柯克斯评论》
    上架建议:历史、文化
    同凸透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4:14:18 摘录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道理谁都知道,却不是谁都相信。不过这样一说来,顿时觉得可信度提高了许多。一切都是有规律的,不要焦虑,也不要着急,一切自然朝着他本来该去的方向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4:10:50 摘录
    在知识下移到每个人身上的时代,回到节气或时间本身,有利于人们反观自身的气节或精气神,有利于自我的生长,有利于人们在时间的长河或时间的幽暗中打捞更多的成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4:05:32 摘录
    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4:03:42 摘录
    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个人了解太阳到了南半球再北返回来,就知道此时北半球的生命阳来复,不能任意妄为,“出入无疾”;一个人深入体悟这一时空的逻辑,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长意味。而我们如果了解到雨水来临,就知道农民和生物界不仅“遇雨则吉”,而且都在思患预防。我们了解到大暑期间河水、井水浑浊,天热防暑,需要人人有公益心,此一时空要义不仅在于消夏和获得降温纳凉防暑一类的物资,更在于提高公共认同,“劳民劝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3:56:51 摘录
    时空并非均匀。一旦时分两仪四象,如春夏秋冬,我们必然知道自己在春天生发、走出户外,在冬天宅藏,在秋天收敛,在夏天成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章笑尘
    2018-05-04 13:43:02 摘录
    在权力独大之前,知识也曾散布于人类每一个个体那里,由其自信自觉地发明、发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即言此象;后来,权力绝地天通,民众既不能看天,也无在大地上自由迁徙行走的权利,知识由权威发布,万众只有深入学习的义务了。
    Emmmm~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萝卜萝
    2017-07-09 22:47:49 摘录
    知识的富有、智力的优越在节气面前无足称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得面对自身。释迦牟尼有叹:“善哉善哉!一切众生皆具如
    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未证得
    这是信言的语!
    序的最后一段很有生搬硬凑的感觉,最后一句不懂!或是错别字或是我肤浅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祖国的脱缰Q
    2017-03-02 13:46:08 摘录
    知识大规模下移的一个问题,是使得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知识的压力和诱惑,人们迷失其中,但回到时间或节气应是在知识海洋中漂移的可靠坐标。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即粮食”: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祖国的脱缰Q
    2017-03-02 13:29:42 摘录
    真正有操守气节的态度是“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尚书秦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祖国的脱缰Q
    2017-03-02 13:25:25 摘录
    我当初写节气由“不明觉厉”到后来逐渐明白时空意义,经历了对历史叙事、审美叙事乃至善的叙事的温习。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普通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理解天人关系,才能提撕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小寒节气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节气时需要修省自己,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在秋分时要理解遁世无闷······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祖国的脱缰Q
    2017-03-02 13:21:15 摘录
    一个太阳周期若分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有四象时空,如分成八卦八节,一年就有八种时空,我们能够理解,太极生分得越细,每一时空的功能就越具体,意义就越明确。
    一个人深入体悟这一时空逻辑,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长意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祖国的脱缰Q
    2017-03-02 13:16:10 摘录
    但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天地时空的感受是细腻的。时间从农民那里转移,抽象升华,为圣贤才士深究研思,既是获得人生社会幸福的源泉,也是获得意义的源泉。时间有得时、顺时、逆时、失时之别,人需要顺时、得时,也可以逆时而动,但不能失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