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编辑推荐 ★“龙卷风”增订新版——龙应台新版笔记《在时光里》,写于2013年2月16日旅途中,重新观察,再度“认识”18岁成年后的早已超过1米84的大儿子安德烈(27岁)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龙应台 安德烈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29.80元
  • ISBN:7549530645
第1封信 十八岁那一年
  • 乐翊
    2018-08-14 00:03:50 摘录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很难知道我们自己的三观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形成的,一片空白,也许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也许环境慢慢影响的,但是心底没有那一片世外桃源,告诉自己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自身的价值又是什么?思考过吗?终极的关怀,我的文化有限,甚至偏低,真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词语,终极关怀。我查了一下,终极关怀,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类超越性的生死价值追求。说白了,我没看懂,所以我成为不了一名科学家。貌似就是精神寄托之类的吧,你们有吗?我忽然发觉,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着精神寄托,坚守自己的原则,往往这个人在他自己设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最终到达目的地。而我什么都没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乐翊
    2018-08-13 23:47:22 摘录
    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