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全2册)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木心 口述 陈丹青 笔录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98.00元
  • ISBN:7549530815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381
  • 罗燕子
    2020-06-29 17:26:25 摘录
    中国人的视野的广度,很有限。
    莎士比亚写遍欧洲各国,中国人写不到外国去。莎士比亚心中的人性,是世界性的,中国戏剧家就知道中国人?中国人地方性的局限,在古代是不幸,至今,中国人没有写透外国的。鲁迅几乎不写日本,巴金吃着法国面包来写中国。当代中国人是中国乡巴佬。中国人爱说“守身如玉”,其实是“守身如土”。古代呢,就是三从四德。
    莎士比亚,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元曲,放之四海而不准。
    木心先生对莎士比亚给予了最高荣誉“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好像能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文学作品没能入世界名著。 “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可。”(先生教训的是,看书应使人谦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1:09:23 摘录
    许多作家喜欢死乞白赖地赖在角色身上,喜欢靠角色来说自己的话——用这个准则对照大批著名文学家,也不例外。
    可是莎士比亚、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司汤达、哈代、巴尔扎克,从不和剧中人发生暧昧关系——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精神上的儿子。可是这位父亲一点不通私情,冷静看他儿子表演。

    哈姆雷特是个悲观主义者,但却是享乐主义者,是个思想者,不肯行动,觉得“我在思想里已做过一回了”。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

    许多人不死,拖拖拉拉活下去,因为在思想上已经死过了。

    我要是续写《红楼梦》,会让贾宝玉拖拖拉拉活下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1:07:47 摘录
    啊呀!莎士比亚总是把事情弄大——写嫉妒,弄到奥赛罗那么大,写恶,弄到麦克白那么大……天才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成永恒——但这仅仅是李尔王一家的伦理关系吗?不,是人性的基本模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58:47 摘录
    莫尔不是《乌托邦》初想者。最早的构想者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文艺复兴的可爱,是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

    后现代其实也可以文艺复兴。我们发现了宇宙,又发现了基本粒子。这两大发现,应能产生新的文艺复兴。但科学跑得太快,人文跟不上。这悲剧,是忘记了古代的人文传统,而且抛弃了。

    现代的知识爆炸,炸死了人性。故尼采当时就责怪启蒙运动,理性扼杀了人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57:58 摘录
    惟其浪费,才是真的善良。这是塞万提斯的伟大的善良。

    这是一本以嘲笑开始、以祈祷结束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的杰作。骑士的行径怪诞不经,悖于情理,可是你读着读着,会深深同情他。这就是塞万提斯的文学魅力。少年人读《堂吉诃德》,不会懂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51:11 摘录
    我在狱中曾经想起蒙田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他引自一位古代水手的:
    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灭我就毁灭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持住我的舵。


    另有一句:
    世上最大的事,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才是他自己的。
    这句话对艺术家很好。人要临危不乱,临幸福也不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50:36 摘录
    拉伯雷老在作品中嘲笑圣女,扩大到嘲笑一切人和事物,刻骨铭心的嘲笑,但不冷酷,不愤怒。他的滑稽是纯朴的、忠厚的,他的深刻性正在于此。我曾给他一个名称,叫做“敏感的人道主义者,粗鲁的文学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47:32 摘录
    什么是文艺复兴的精锐?
    即对生命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对人的兴趣。

    而在当时宗教宣扬神的兴趣。神的兴趣,即死后的兴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45:45 摘录
    我可大胆地说,人类中最有独特性格的就是马基雅维利。他怪在判断力、观察力非常敏锐,但办起事来非常率性,老要人做坏事,自己不做坏事。

    从这个观点看,霍布斯(Thomas Hobbes)、博林布罗克(Bolingbroke,一译作鲍林白洛克)、休谟(Hume)、孟德斯鸠(Montesquieu),都可说是马基雅维利的学生。

    我以为培根论他最中肯。培根说:“我们十分感谢马基雅维利。他写出了人所做的事,而不是人应该做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41:17 摘录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希腊的文化人逃到意大利,把希腊文化艺术带到意大利,这份很厚的礼物,就是后来文艺复兴的种子。

    为何发生在意大利?最靠近希腊,本土又有罗马文化。故有说法:佛罗伦萨之于雅典,一如月亮反映了太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35:29 摘录
    真正伟大的作品,没有什么好评论的,评论不过是喝彩。那年希腊雕刻来纽约展览,我看了,哑口无言。看不完的呀,我又不能躺下,躺下,尽看,也看不完。


    莎剧,我看过五六十遍,为什么呢?年年中秋吃月饼,多少月饼?
    《福音书》,我读过百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懂不透的。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32:29 摘录
    我在狱中,曾经想起蒙田的一句话:“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灭我就毁灭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持住我的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smilis
    2019-01-29 20:31:58 摘录
    中国的圣人教人做好事,自己不做。
    马基雅维利叫人做坏事,自己不做。他就事论事的那一套,与理想主义相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半一半
    2018-10-04 16:35:32 摘录
    什么是文艺复兴的精锐?即对生命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对人的兴趣。而在当时宗教宣扬神的兴趣。神的兴趣,即死后的兴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