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观呼吸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讲述了: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且可供专注的对象。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观察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平静的第一堂
……
[ 展开全部 ]
课:观呼吸》作者开篇即指明禅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对禅修的种种误解,然后以生动活泼的口吻,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觉察与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达到正念。按照书中一步步的禅修指导,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方能以觉醒、智慧的心,面对起伏的人生。《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写成的禅修经典著作。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 收起 ]
作者:德宝法师
出版社:海南
定价:25.00元
ISBN:754433071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15
HIKARI_KingKun
2018-01-25 21:24:46 摘录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个人转化。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人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你的傲慢蒸发了,敌意也就枯竭了。
你的内心变得平静,生命也就安定下来。
像这样,做好禅修,将能帮助你悠游于顺境与逆境之中。它能控制你的紧张、恐惧与忧虑。你不再心神不定,激情也能获得控制。
【你开始明白事物,生命从挣扎的姿态转变成自在滑翔,这一切都是透过觉悟而来。】
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然后,慢慢地,你自己潜在意识的动机与机制变得清楚起来。你的直观更锐利,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你逐渐抛开偏见与妄想,洞见事物的实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5 21:11:50 摘录
禅修被称为“伟大的老师”,它是净化的炉火,透过觉知,缓慢而确实地运作。
你的了解愈深入,你就愈具有弹性与耐性,而且愈慈悲,变得像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师,随时准备好宽恕与包容。
【你因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
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且学会宽恕与爱人。】
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那么,对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
你因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 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且学会宽恕与爱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5 21:08:49 摘录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教育的信徒,相信知识会让人更文明。
不过,文明只能从表面修饰一个人,让高尚而世故的谦谦君子,承受着战争与经济崩溃的压力,却一筹莫展。
因为害怕惩罚及带来的后果而守法是一回事,因为清除那会让你偷窃的贪欲以及唆使你去杀人的嗔心而绝对地守法,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丢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它的表面磨平,但是它的内在却不会改变。把那块石头丢到红彤彤的火炉中,它会熔化,整块石头从里到外就此改变。
【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禅修则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禅修则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5 15:19:12 摘录
你现在的样子,是你过去的果;
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
恶念的后果会一直跟着你,就像牛车被牛拖着走一样;清净心的后果也会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样。
没有人—包括父母、亲属与朋友在内,能像你自己的清净心一样帮助你。一颗训练良好的心,将会为你带来快乐。
你现在的样子,是你过去的果; 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5 01:39:50 摘录
除非真正认清现在的处境,否则你不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
当你认清事实时,改变自然会发生。
你无须勉强、挣扎或服从权威人士订定的规则。
它是自发的,你就这样改变。
不过要达到最初的洞见却需要下一番工夫,你必须在没有任何幻想、判断与抗拒的前提下,认清你是谁,以及你的情况如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3:16:14 摘录
你想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幸好,你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你可以学习控制你的心,跳出贪爱与憎恶的无尽循环。你可以学习不去想你想要的东西,了解欲望而不被它们所控制。
这并不是叫你就干脆躺在地上,让所有人来践踏你。它意味着你可以继续像平常一样过日子,不过,是透过一种全新的观点来生活。
✅你做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却不让自己受到欲望的迷惑与压迫;你可以想要某些东西,却不需要追着它跑;你害怕某些东西,但不需要因此而僵在那里打哆嗦。
这种心的修行很难,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但是,试图控制每一件事却是不可能的,困难总比不可能要好。
控制自己的心,跳出坏情绪的恶性循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53:00 摘录
佛陀这么说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
乍听之下,这个说法似乎太过病态与悲观,甚至显得不真实。毕竟,我们还是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不是吗?不,并没有,只是看起来像有而已。
【想想你真的觉得满意的时光,仔细检视,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着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
【例】无论多么棒的时光,还是有结束的时候;无论你获得多少,无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辈子一边守着它,一边计划如何得到更多。最后,你还是免不了一死。到头来,你终将失去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
生命的本质就是苦 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着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 最后同样免不了一死,同样会失去所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46:53 摘录
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44:59 摘录
是好,是坏,还是不好不坏?
心灵的另一边放置着被标示为“坏”的鸽巢,当认知某样事物是“坏”的时候,我们就会尝试把它推开,试着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我们抗拒自身的经验,把自己弄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
在这两者之间是“不好不坏”的鸽巢,我们把不好也不坏的经验放进这里。它们是温和、中性而无趣的。我们把经验打包,放入“不好不坏”的鸽巢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与憎恶的行为上。因此,这个不好不坏的经验种类就被剥夺了它应该受到注意的地位,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忽略”。
这一切疯狂行径的结果就导致我们一直故步自封,无止境地追求欢乐,无止境地逃避痛苦,以及无止境地忽略我们百分之九十的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分析到最后,这套系统根本就不管用。
如何定义好与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39:41 摘录
✅我们经验的本质就是变化。变化永不止息,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永远不可能跟原来一样。无尽的变动正是知觉宇宙的本质。
【例】但是对于这种无尽的流动人类的文化却教导我们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我们把经验分类,并且试图捕捉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在无尽流动中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入“好”、“坏”与“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的鸽巢。之后,根据放入的鸽巢,我们以一组固定的、习惯性的心灵反应产生认知。如果一个特别的感受被标示为“好”,我们就会尝试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那个特别的想法,抚弄它、把玩它,尝试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重复那个会引起这种想法的经验,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执著”。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本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29:56 摘录
【禅修需要魄力】
禅修并不容易,需要投人时间与精力,此外还需要勇气、决心与纪律。
它需要许多我们平常不喜欢而且还会设法逃避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魄力”。禅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来看电视当然要简单得多。
【因为你是人,生命中始终有摆脱不掉的苦】
因此,为什么要费事禅修?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只是因为“你是人”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发现生命中始终有着摆脱不掉的苦(不圆满的现象)。
【例】你可以暂时压抑自己的知觉一阵子,或者接连几个小时都不去想,但是它总会再回来,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似乎是意外地,你睡不着,内心备受煎熬,这时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实际状况。
禅修需要魄力。 因为你是人,生命中始终有摆脱不掉的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IKARI_KingKun
2018-01-23 22:05:30 摘录
【例】检视这里的每一个目标,你将发现它们都很肤浅。
你想要食物,为什么?
“因为我饿了。”
你饿了?那又怎样?
“嗯,如果我吃东西,就不会饿,那么我就会觉得很好。”
哈!“觉得很好”?现在真正的关键词出现了。
✅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目标,那只是过渡的方法而已。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舒缓的感觉,舒缓、放松还有解除压力。我们只要安稳与快乐就好,不再有任何渴望。
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舒缓的感觉,舒缓、放松还有解除压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目 录
推荐序 全新的生命体验/陈定南……1
关于作者德宝法师……5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7
入定之后,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身心,那种祥和的状态唯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15
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29
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45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第四章 态度……61
禅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要能成功,态度非常重要。
第五章 练习……69
借由觉知苦谛,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贪欲;借由无我的智慧,克服从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无知。
第六章 如何调身?……89
你希望让身体完全静下来,借此带来心的平静;但是身体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以引发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
第七章 如何调心?……97
呼吸对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这个过程的真实体验,会让你更贴近其他生命,它向你揭示出你与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111
你如实地观察,了解它们不过是冲动,来了又去,只是无常表演的一部分,你的生命将因此而彻底安顿下来。
第九章 修习慈心……123
你必须从排除自怨自艾与自责开始着手,允许善的感觉与善的愿望先流向你自己。
第十章 处理问题……135
生命就是快乐与痛苦的综合体,它们携手并进。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验到好时光与坏时光,也会感受到狂喜与恐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155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163
不要为了分心而自责,分心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总是来来去去。
第十三章 正念……183
正念平等地对待一切经验、思维与感觉,它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个人的好恶。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197
正念是较敏感的一个,它注意事物;禅定则提供力量,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209
在日常活动中若能达到正念正知,你就能够维持理性与平静,不会陷入习惯性的心灵死角。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225
呼吸变成一个活泼与变化的过程,是活跃而迷人的事。
后记 慈心的力量……235
就像太阳光提供一切生命能量一样,慈的温暖与光辉也在一切生命的心里流动。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目 录
推荐序 全新的生命体验/陈定南……1
关于作者德宝法师……5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7
入定之后,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身心,那种祥和的状态唯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15
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29
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45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第四章 态度……61
禅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要能成功,态度非常重要。
第五章 练习……69
借由觉知苦谛,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贪欲;借由无我的智慧,克服从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无知。
第六章 如何调身?……89
你希望让身体完全静下来,借此带来心的平静;但是身体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以引发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
第七章 如何调心?……97
呼吸对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这个过程的真实体验,会让你更贴近其他生命,它向你揭示出你与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111
你如实地观察,了解它们不过是冲动,来了又去,只是无常表演的一部分,你的生命将因此而彻底安顿下来。
第九章 修习慈心……123
你必须从排除自怨自艾与自责开始着手,允许善的感觉与善的愿望先流向你自己。
第十章 处理问题……135
生命就是快乐与痛苦的综合体,它们携手并进。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验到好时光与坏时光,也会感受到狂喜与恐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155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163
不要为了分心而自责,分心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总是来来去去。
第十三章 正念……183
正念平等地对待一切经验、思维与感觉,它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个人的好恶。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197
正念是较敏感的一个,它注意事物;禅定则提供力量,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209
在日常活动中若能达到正念正知,你就能够维持理性与平静,不会陷入习惯性的心灵死角。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225
呼吸变成一个活泼与变化的过程,是活跃而迷人的事。
后记 慈心的力量……235
就像太阳光提供一切生命能量一样,慈的温暖与光辉也在一切生命的心里流动。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目 录
推荐序 全新的生命体验/陈定南……1
关于作者德宝法师……5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7
入定之后,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身心,那种祥和的状态唯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15
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29
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45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第四章 态度……61
禅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要能成功,态度非常重要。
第五章 练习……69
借由觉知苦谛,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贪欲;借由无我的智慧,克服从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无知。
第六章 如何调身?……89
你希望让身体完全静下来,借此带来心的平静;但是身体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以引发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
第七章 如何调心?……97
呼吸对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这个过程的真实体验,会让你更贴近其他生命,它向你揭示出你与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111
你如实地观察,了解它们不过是冲动,来了又去,只是无常表演的一部分,你的生命将因此而彻底安顿下来。
第九章 修习慈心……123
你必须从排除自怨自艾与自责开始着手,允许善的感觉与善的愿望先流向你自己。
第十章 处理问题……135
生命就是快乐与痛苦的综合体,它们携手并进。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验到好时光与坏时光,也会感受到狂喜与恐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155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163
不要为了分心而自责,分心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总是来来去去。
第十三章 正念……183
正念平等地对待一切经验、思维与感觉,它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个人的好恶。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197
正念是较敏感的一个,它注意事物;禅定则提供力量,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209
在日常活动中若能达到正念正知,你就能够维持理性与平静,不会陷入习惯性的心灵死角。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225
呼吸变成一个活泼与变化的过程,是活跃而迷人的事。
后记 慈心的力量……235
就像太阳光提供一切生命能量一样,慈的温暖与光辉也在一切生命的心里流动。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人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你的傲慢蒸发了,敌意也就枯竭了。
你的内心变得平静,生命也就安定下来。
像这样,做好禅修,将能帮助你悠游于顺境与逆境之中。它能控制你的紧张、恐惧与忧虑。你不再心神不定,激情也能获得控制。
【你开始明白事物,生命从挣扎的姿态转变成自在滑翔,这一切都是透过觉悟而来。】
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然后,慢慢地,你自己潜在意识的动机与机制变得清楚起来。你的直观更锐利,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你逐渐抛开偏见与妄想,洞见事物的实相。
你的了解愈深入,你就愈具有弹性与耐性,而且愈慈悲,变得像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师,随时准备好宽恕与包容。
【你因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
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且学会宽恕与爱人。】
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那么,对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
不过,文明只能从表面修饰一个人,让高尚而世故的谦谦君子,承受着战争与经济崩溃的压力,却一筹莫展。
因为害怕惩罚及带来的后果而守法是一回事,因为清除那会让你偷窃的贪欲以及唆使你去杀人的嗔心而绝对地守法,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丢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它的表面磨平,但是它的内在却不会改变。把那块石头丢到红彤彤的火炉中,它会熔化,整块石头从里到外就此改变。
【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禅修则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
恶念的后果会一直跟着你,就像牛车被牛拖着走一样;清净心的后果也会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样。
没有人—包括父母、亲属与朋友在内,能像你自己的清净心一样帮助你。一颗训练良好的心,将会为你带来快乐。
当你认清事实时,改变自然会发生。
你无须勉强、挣扎或服从权威人士订定的规则。
它是自发的,你就这样改变。
不过要达到最初的洞见却需要下一番工夫,你必须在没有任何幻想、判断与抗拒的前提下,认清你是谁,以及你的情况如何。
幸好,你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你可以学习控制你的心,跳出贪爱与憎恶的无尽循环。你可以学习不去想你想要的东西,了解欲望而不被它们所控制。
这并不是叫你就干脆躺在地上,让所有人来践踏你。它意味着你可以继续像平常一样过日子,不过,是透过一种全新的观点来生活。
✅你做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却不让自己受到欲望的迷惑与压迫;你可以想要某些东西,却不需要追着它跑;你害怕某些东西,但不需要因此而僵在那里打哆嗦。
这种心的修行很难,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但是,试图控制每一件事却是不可能的,困难总比不可能要好。
乍听之下,这个说法似乎太过病态与悲观,甚至显得不真实。毕竟,我们还是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不是吗?不,并没有,只是看起来像有而已。
【想想你真的觉得满意的时光,仔细检视,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着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
【例】无论多么棒的时光,还是有结束的时候;无论你获得多少,无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辈子一边守着它,一边计划如何得到更多。最后,你还是免不了一死。到头来,你终将失去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
心灵的另一边放置着被标示为“坏”的鸽巢,当认知某样事物是“坏”的时候,我们就会尝试把它推开,试着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我们抗拒自身的经验,把自己弄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
在这两者之间是“不好不坏”的鸽巢,我们把不好也不坏的经验放进这里。它们是温和、中性而无趣的。我们把经验打包,放入“不好不坏”的鸽巢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与憎恶的行为上。因此,这个不好不坏的经验种类就被剥夺了它应该受到注意的地位,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忽略”。
这一切疯狂行径的结果就导致我们一直故步自封,无止境地追求欢乐,无止境地逃避痛苦,以及无止境地忽略我们百分之九十的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分析到最后,这套系统根本就不管用。
【例】但是对于这种无尽的流动人类的文化却教导我们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我们把经验分类,并且试图捕捉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在无尽流动中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入“好”、“坏”与“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的鸽巢。之后,根据放入的鸽巢,我们以一组固定的、习惯性的心灵反应产生认知。如果一个特别的感受被标示为“好”,我们就会尝试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那个特别的想法,抚弄它、把玩它,尝试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重复那个会引起这种想法的经验,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执著”。
禅修并不容易,需要投人时间与精力,此外还需要勇气、决心与纪律。
它需要许多我们平常不喜欢而且还会设法逃避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魄力”。禅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来看电视当然要简单得多。
【因为你是人,生命中始终有摆脱不掉的苦】
因此,为什么要费事禅修?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只是因为“你是人”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发现生命中始终有着摆脱不掉的苦(不圆满的现象)。
【例】你可以暂时压抑自己的知觉一阵子,或者接连几个小时都不去想,但是它总会再回来,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似乎是意外地,你睡不着,内心备受煎熬,这时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实际状况。
你想要食物,为什么?
“因为我饿了。”
你饿了?那又怎样?
“嗯,如果我吃东西,就不会饿,那么我就会觉得很好。”
哈!“觉得很好”?现在真正的关键词出现了。
✅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目标,那只是过渡的方法而已。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舒缓的感觉,舒缓、放松还有解除压力。我们只要安稳与快乐就好,不再有任何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