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消除封建状态,不完成从封建状态向君主专制的过渡,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英格兰人利用安立甘教、荷兰人利用加尔文教、法兰西人利用天主教,相继实现了政治上的集权和民族国家的崛起。(第九章)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如果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更多地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即开创了一种精神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那么英国的宗教改革则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九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英国宗教改革的两个重要结果,一个是在政治上加强了王权,另一个是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第九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由于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观点,所以他的宗教就叫做“信义宗”。信义宗后来也叫做福音派,因为它强调福音,坚持“唯独信仰,唯独圣经,唯独恩典”的基本观点。(第九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德国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在这种普世性的理性精神与民族性的敬虔传统之间寻求妥协,或者说力图实现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如何能够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实现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这是德国近代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第九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基督教有两个基本要义,一个是信仰,另一个是道德。……信仰和道德这两个东西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信仰越真诚,道德往往也会越纯洁;反过来,信仰越虚假,道德也越有可能走向堕落。(第八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海涅在评价马丁·路德的时候,说他为德国人民创造了一种语言,德国文化是从马丁·路德那里才真正开始的。(第八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一个政治上高度集权、道德上恪守清教徒式规范的社会,它可能会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促进科学的发展,也会导致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哲学的强大,但是文学艺术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压抑。另一方面,当一个旧时代开始瓦解的时候,往往也是文学艺术首先吹响了冲锋号角,奏响了旧时代的丧钟。(第八讲)历史往往周而复始且中外相应,惊人地相似。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以人间幸福取代天国理想,以人道主义取代神道主义,以人性取代神性,这是它的一个典型标志。(第八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次+1
-
西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社会之间的分界线是比较清楚的,通常是以476年作为界线。……476年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在它之前交古代,咋它之后就叫中世纪。……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476年到800年这一段时间之前的文明叫做古典文明,而把这一段时间之后的文明叫做基督教文明。(第八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道德状况的蜕变,主要表现在信仰的形式化和虚假化方面。(第七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德国大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基督教最可怕的魅力就在于那痛苦的极乐之中。”(第七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即使在今天,当我们站在这些巍峨无比的大教堂——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以及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等——面前时,我们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世纪人们汹涌澎湃的宗教激情和浪漫激越的奇思异想。(第六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基督教哲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以11世纪为界,11世纪以前叫教父哲学,11世纪以后叫经院哲学。在第一阶段,教父哲学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用基督教信仰来对抗希腊罗马文化,用信仰主义来包容或取代希腊的理性主义。……在11世纪以后,随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越来越多地从阿拉伯世界辗转流归欧洲,经院哲学就逐渐取代了教父哲学,它以注重逻辑推理和理性论证为主要特征。(第六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在西欧历史上,一般把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8世纪末叶这一段时间称为“黑暗时代”。(第六讲)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