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是由武汉大学著名教授赵林的同名课程录音整理而成,本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发展演进的基本情况,以及它对于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事实上,自从公元1世纪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赵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46.00
  • ISBN:9787100093873
  • 2019-12-18 00:03:12 摘录
    (犹太教与基督教一脉相承,但是其差异比它们之间的连续性更明显。)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基督教世界千百年来发生的一幕幕迫害犹太人、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惨剧。

    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分道扬镳确实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重大的观念分歧,基督教更加强调内心真诚的信仰和自觉的道德,而不在平那些外在的仪文,但是犹太民族却过分地拘泥于律法,甚至达到了刻板的程度。
    《旧约》的律法强调,对待仇敌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烙还烙,以打还打”,它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犹太民族长期受外族统治, 有很强烈的复仇心理。但是《新约》中记载了耶稣在著名的登山宝训中所说的一句话:“当有人打你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你们听说,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我要告诉你们,不仅要爱你们的朋友,而且要爱你们的仇敌。”这恰恰就表现了一种与犹太教律法相反的精神,即以爱而不是律法为根据的宽容精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17 23:41:53 摘录
    (救主)这个词最早被中国人翻译时,直接音译为“基利斯督”,后来简译为“基督”。所以,基督就是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弥赛亚”,即救主的意思。……这就是“基督教”( Christianity)这个名称的由来。由此可见,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密切的母子关系,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的一个支派中产生出来的,由于受到犹太教上层的法利赛人的迫害,所以他们不得不离开了犹太人的地盘,来到外邦人中传教。结果没想到竟导致了一种新宗教的脱颖而出,产生了一种普世性的新宗教——基督教。
    弥赛亚指一位把犹太人拯救出苦难的救主。尽管自巴比伦之囚几百年来,关于弥赛亚的预言一次次破灭,但犹太人对此仍然坚信不疑。 按照弥赛亚主义的期盼,弥赛亚一旦降临,他就要复兴犹太人的国,将犹太人带出苦难,让他们过一千年的幸福生活。然后上帝降临,对世人进行审判,那些曾经奴役过犹太人的作威作福的民族全部要被上帝抛弃,唯有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民族得享幸福。 弥赛亚主义表现了犹太民族的一种强烈的复仇心理。长期受奴役的遭遇使犹太人复国的愿望和复仇的愿望都相当强烈。 犹太人信奉的弥赛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解放思想,而不是灵魂得救福音。它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死后会怎样,而是我们活着时就要怎样,是现实的解放,而不是来世的得救。 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区,拿撒勒小镇有一位名叫耶稣的人物,他被当地人奉为领袖。其门徒尊奉耶稣为犹太人长期盼望的弥赛亚,这种观点遭到了其他派别的反对,尤其遭到了当时以拥有宗教知识而著称的法利赛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把耶稣出卖给罗马统治者,叙利亚行省总督彼拉多以煽动犹太人造反为名捉拿耶稣并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耶稣复活,告诉他的门徒们把他的福音带到外邦人中间去传播——基督教开始发展起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17 21:55:13 摘录
    正是由于长期处于外族人的奴役下,犹太人产生了很强的苦难意识。如果和希腊人相比,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希腊人是一个自由的民族,他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爱琴海畔,享受着自由独立的快乐生活,而犹太民族自从进入迦南地起就开始经历苦难。这两个民族的生活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这两个民族产生的宗教也大不相同。希腊宗教充满了美轮美奂的色彩,因为希腊是一个自由的民族,它的理想也是自由的;相反,犹太民族是一个饱受磨难、有着强烈的苦难意识的民族,它的宗教就带有一种阴郁悲惨的色彩。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解放,所以就只能把希望投向彼岸,期盼着一种末世的解放。正是从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宗教,即信仰唯一真神的宗教信仰,这与希腊人信仰的多神教是不一样的。
    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希伯来人越过幼发拉底河来到巴勒斯坦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梅尼普塔征服以色列,犹太人被掳到埃及,沦为奴隶。 公元前12世纪,领袖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出埃及记》(摩西—旧约;耶稣—新约) 不久后来了新的征服者非利士人—— 公元前11世纪末,三王统治时期,扫罗,大卫,所罗门带领犹太人摆脱非利士人的统治。《士师记》 公元前930年,犹太王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互相打仗。 公元前8世纪,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攻陷以色列首都撒马利亚,掳走大批以色列人。 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第六代王尼布甲尼撒占领犹太首都耶路撒冷,摧毁其圣殿,将犹太人俘虏到巴比伦。 公元前539年,波斯战胜新巴比伦,统治犹太人。 怀柔政策,公元前516年,一批被释放的犹太人回到家乡重建圣殿。 公元前5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占领小亚细亚。亚历山大死后,犹太人主要受塞琉西王朝统治。 公元前165年,玛喀比兄弟带领犹太人获得独立。但很快以色列沦为罗马的殖民地。 公元70年,罗马人烧毁犹太人圣殿,将之赶出家园。犹太人从此散居各地,直至1948年在英美支持下建立以色列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16 23:34:33 摘录
    正是由于长期处于外族人的奴役下,犹太人产生了很强的苦难意识。如果和希腊人相比,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希腊人是一个自由的民族,他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爱琴海畔,享受着自由独立的快乐生活,而犹太民族自从进入迦南地起就开始经历苦难。这两个民族的生活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这两个民族产生的宗教也大不相同。希腊宗教充满了美轮美奂的色彩,因为希腊是一个自由的民族,它的理想也是自由的;相反,犹太民族是一个饱受磨难、有着强烈的苦难意识的民族,它的宗教就带有一种阴郁悲惨的色彩。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解放,所以就只能把希望投向彼岸,期盼着一种末世的解放。正是从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宗教,即信仰唯一真神的宗教信仰,这与希腊人信仰的多神教是不一样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5 20:59:21 摘录
    罗素认为,罗马文化对基督教的贡献主要在于教会法方面。罗马是一个很讲究法制的国家,它的这些法律规范和行政组织原则对基督教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确立了主宰地位之后,它本身也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教会虽然是上帝设在人间的一个机构,但是这个机构也有它的组织规则和教会法律,而这些东西主要是来自于罗马。
    罗素从正面说到了这三种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但是它们与基督教之间也有着许多相抵牾的地方,尤其是罗马文化与基督教,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罗马文化是一个功利主义和纵欲主义的文化,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和现实利益的文化,而基督教文化至少在理论上是一个唯灵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文化,是一个彼岸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文化。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罗马的物质主义相对立,它的禁欲主义与罗马的纵欲主义相对立,它的彼岸主义与罗马的现世主义相对立,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当然,这也可以叫做一种影响,一种否定性或背反性的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5 20:56:48 摘录
    《西方哲学史》的作者罗素认为,基督教的圣教历史和道德观念主要来自于希伯来文化……以圣经故事为根据的古犹太人或希伯来人的历史传统就叫做圣教历史,没有这一套东西,基督教就无从谈起,而这套故事是来自于希伯来文化。基督教的一些道德观念也是来自于犹太教,但是有了很大的改革。圣教历史和部分道德观念来自于希伯来文化,而希伯来文化主要是指古代的犹太教。可以说,古代犹太教构成了基督教的母体,基督教就是从犹太教的母体中脱颖而出的。
    罗素认为,希腊文化主要是为基督教提供了重要的神学和哲学理念。基督教是一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宗教,不是简单的低级宗教或迷信,它有着很深奥的神学理论。……而这些深刻的神学思想,主要来自于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希腊哲学中的那些艰深玄奥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非常深。正是由于吸收了希腊晢学的思想概念,基督教才从一种比较简单浅薄的低级宗教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艰深晦涩的形而上学根基的高级宗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4 20:07:26 摘录
    “形而上学”这个词在西方语言里写作metaphysics,直译为“在物理学之后”,意译则为“超经验的高深之物”。早年中国的翻译家对这个词的汉译极为准确,“形而上学”一词取之于《易经》,《易经》中有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说,形而上的东西叫做“道”。什么是“道”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恍兮惚兮、玄而又玄的东西。所以“形而上学”就是研究那种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的学问,可见它是极其高深的。而希腊神话和悲剧中的命运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存在”、“理念”等概念所指的也是这样一种东西。这个形而上的东西就是“道”,就是那个永远不出场但是却决定着一切出场的东西的终极之物。你永远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但是它却始终都在起作用,你永远也逃不出它的控制。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于后来的基督教影响至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4 19:55:13 摘录
    希腊人对这些神明的崇拜,不过就是对目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崇拜罢了,并没有太深的东西。
    但是在希腊神话或宗教中有一个因素是很深刻的,那就是命运。命运在希腊神话中往往是不出场的,然而这个不出场的东西却支配着出场的神和英雄,决定着他们的兴衰泰否、悲欢离合。
    希腊神话和悲剧中所渲染的命运,后来就进一步深化为希腊哲学中的那些形而上的概念,例如毕达哥拉斯的作为万物本原的“数”,赫拉克利特的支配万物变化的“逻各斯”,以及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等等。这些形而上的本质概念成为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背后的、同时也是决定性的命运思想为西方文化奠定了一条形而上学的路线,它对于基督教的影响尤其深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2 09:27:00 摘录
    儒家思想中充满了入世精神,它有一种入世的关怀,一种忧患意识,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家知识分子或士大夫们总是积极入世,想建功立业,有一种强烈的担当意识,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他们对出世的问题却不感兴趣。因此凡是从西域传来的那些带有出世色彩的宗教,一到中国就被改造成为一种讲究忠孝、关注道德的宗教,出世的色彩越来越淡薄,而入世的成分却越来越明显。所以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走上了一条注重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强调人伦关系、轻视鬼神之事的道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2 08:37:03 摘录
    19世纪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说人类的那些古老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这几百年间。在这几百年间,他认为人类各大文明古国除了埃及之外,都发生了一种根本的变化,产生了一些伟大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思想导致了一些新的宗教信仰和伦理体系的产生,而这些宗教信仰和伦理体系一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比如在西方,“轴心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耶稣等人物,他们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巨大。在中国,“轴心时代”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无人可比的。同样在印度,那个时代也产生了释迦牟尼、筏驮摩那等人,他们创立了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体系,对后来的印度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此外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在波斯,也出现了琐罗亚斯德,他就是祆教或者拜火教的创始人。这些人都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这几百年间不约而同地在东西方各大文明圈中出现的,他们所进行的那些精神变革,产生了重要的文化结果,导致了一些世界性的宗教一伦理价值系统的出现,比如说基督教、佛教、儒家伦理等等。而这些不同的宗教一伦理价值系统自从产生以来,一直到今天都是影响着不同文明体系的基本面貌的重要精神支柱。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大?一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有80%以上的人是基督徒。同样在印度,佛教虽然后来被印度教所取代,但印度教却是在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而产生的,它与佛教之间可以说是一种母子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除了较晚产生的伊斯兰教之外,“轴心时代”各大文明圈中产生的各种宗教一伦理价值系统,分别构成了人类各大文明体系的精神脊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1-02 08:29:23 摘录
    一个真正具有哲学意识的人,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会用一种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素养,这种素养就是你敢于对你熟悉的世界进行怀疑、进行批判。这种素养,一般人并不具备,一般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一种惯性,这种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一般人很难从根本上超越。但是哲学可以带给你这样一种素质,这就是智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7-28 21:08:22 摘录自339页
    自然神论实际上是宽容精神的产物,它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强调上帝的理性本质,第二点是强调基督教的道德内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7-28 21:06:14 摘录自331页
    宽容精神既构成了西方现代民主的基础,又称为现代科学的前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7-28 21:04:15 摘录自322页
    宗教改革运动的两大弊端,一个是信仰主义对理性精神的压抑,另一个是宗教分裂和交易分歧所导致的仇恨与不宽容,这两个弊端都阻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7-28 21:02:18 摘录自318页
    路德实际上是把神性和人性统一起来了,……英国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把上帝和“凯撒”统一起来了,……加尔文教实际上是把宗教和世俗生活统一起来。
    这三大统一,把新教的三大派别的出发点不同及历史意义都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