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人的宗教(珍藏版)
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
……
[ 展开全部 ]
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这部被称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书”,其特点在于史密斯尝试用个人的亲身体验,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情达理,这也是其畅销、长销的最大秘密所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总销量超过200万册。 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必认识其信仰。探讨各大宗教,发掘人性的奥秘。 本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宗教作全盘或平衡的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 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这种价值,就是促使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 本书内容实为知识分子所必备者,但愿我的导读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喜悦。 ——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 收起 ]
作者:(美国)休斯顿•史密斯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定价:50.00
ISBN:754435084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80
荒诞
2020-02-09 16:06:23 摘录
这三种救世主观念的特征——希望、复国和世界的提升——保持固定不变,可是在这稳定的框架之内就有了不同的方案了。
项重大的不同,关系到救世主时代来临的方式。有的指望救世主真的会出现——一位教士或国王,作为神的副手,会建立新的秩序。另方面则有一些人,认为神会指派一位代理人直接来干预。后者的看法,适当地称之为救世主的期盼,希望有“一个时代,以色列人能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有政治自由、道德完美以及尘世的福祉,而且全人类也能如此。”第一个概念把第二个概念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不过更加上了一个崇高而卓越的政治和精神人格,他来让世界为神的国度做好准备。
第二项紧张所反应的是,在犹太教之内,一般而言有复兴国和乌托邦的冲动。复兴的救世主义要想把过去的情况加以重新创造,特别是现在理想化了的大卫王式的君主制。在这一点上,希望倒转头去重新建立事务原先的状态,以及倒回到“与祖先生活在一起的生命”。不过救世主义也配合上犹太教向前看的冲动,因此而有预见一种前所未有的事务状态的乌托邦的版本。
最后,救世主义者对于新秩序是否与先前的历史连续,或者把整个世界的基础动摇,而(在末日)代之以类别上超自然地不同的永世,意见各有不同。当犹太人的势力在面临欧洲之兴起而衰退时,以色列政治复兴的希望似乎是愈来愈不可能的时候,盼望奇迹的救赎之心窒息了政治上的渴望。救世主的时代随时会来临,突发而灾变地来临如山崩海啸。自然的律法会被取消而由不能想象的神圣秩序所取代,唯一可以想象的是“救世主时代诞生的阵痛”——由恐惧而引起的可怕图像是犹太人正在真实地经验着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和平。因此就连这种启示的版本也包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危险和害怕由安慰和救赎平衡了过来。
在这三种对立中,本质虽然彼此相反,而选择却是深深地互相纠结在一起。救世主的观念由于其组成分子的对立所产生的紧张性,而得以凝聚和保留了它的活力。我们无法找到纯粹一种主张而不混杂另一种主张的;只有在成分的多寡上有所变动,而且往往是很剧烈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荒诞
2020-02-09 15:56:41 摘录
当希望表现成具体的时候就能赢得更多的人心,因此,最后犹太人的希望就被人格化在即将来临的救世主身上。字意上来说,救世主(来自希伯来文 mashiah)的意思是“涂油”;不过如同国王和教士们用油涂抹,这个词就成为一种荣誉的称号,意指某个被推崇的或“被选中的”人。在巴比伦的放逐期间,犹太人开始希望一位救赎者,能够令“放逐者聚集”在他们自己的家园。犹太圣殿第二次被毁(公元70年)之后,“救世主”的荣衔,是用来指把他们从那分散各地的情况中拯救出来的
可是,事情从来就不是那么简单,在时间的流程中,救世主的观念变得复杂了。它的活泼的概念永远是希望,而这个希望永远有其两面性;政治国家一面(预见犹太人对敌人的胜利以及他们在世界事务上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以及精神的、普遍的一面(他们在政治上的胜利会伴随着世界性的道德上的进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荒诞
2020-02-09 15:49:24 摘录
虽然犹太人能够在他们的受苦中找到意义,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就在这里结束。它的顶峰乃是在救世主信仰( Messianism)。我们可以通过一项显著的事实进入此一概念中。进步的观念——相信生命的情况能够改善,历史在这一意义下,得以前进到某种地步——乃源自于西方。至于说其他民族有这一想法,则是他们从西方得来的。
这个事实令人瞩目,却似乎是可以说明的。如果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两个持久的文明中——南亚,以印度为中心;以及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及其文化分支——我们会发现其主要面貌是由当权的人所铸造的;在印度是婆罗门,在中国则是士。对照起来,西方的面貌在这种事情上是决定性地由犹太人塑造,他们在整个形成时期中都是失败者。统治阶级可以满足于其身份地位,而失败者就不会。除非他们的精神被粉碎了,而犹太人的精神从来就没有被粉碎过,被压迫的人希望改进。这种希望给予圣经上的犹太人一种前进的向上心灵。他们乃是一种盼望的民族,一种在等待的民族——不是要摆脱压迫者的控制,就是要横跨入到福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目录
〈导读〉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订序〉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第一章 出发点/ 1
第二章 印度教/ 13
人们要什么?/ 14
人们真正要什么?/ 20
内在的超越/ 23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27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29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2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38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42
生命的阶段/ 51
生命的位置/ 55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59
在宇宙中成长了/ 63
世界——欢迎和再见/ 67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72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74
第三章 佛教/ 79
醒悟了的人/ 79
沉默的圣人/ 84
反抗的圣人/ 88
四圣谛/ 94
八正道/ 99
佛教的基本概念/ 107
大乘和小乘/ 115
花的秘密/ 123
金刚霹雳/ 134
渡河的形象/ 138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42
第四章 儒家/ 145
第一教师/145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150
儒家对手的答案/ 154
孔子的答案/ 158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163
孔子的方案/ 170
伦理或是宗教?/ 173
对中国的冲击/ 177
第五章 道家/ 183
老子/ 183
道的三种意义/ 185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186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187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188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191
力量的混合/ 193
创造性的静/ 194
道家的其他价值/ 199
结论/ 206
第六章 伊斯兰教 / 209
背景/ 210
先知的封印/ 211
带来胜利的迁徙/ 216
持续的奇迹/ 219
基本神学概念/ 223
五根支柱/ 230
社会的教义/ 235
苏非教派/ 243
伊斯兰教何处去?/ 252
第七章 犹太教/ 255
神的意义/ 256
创造的意义/ 260
人存在的意义/ 263
历史的意义/ 266
道德的意义/ 270
公正的意义/ 272
受难的意义/ 276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80
生命的神圣化/ 284
启示/ 287
选民/ 291
以色列/ 295
第八章 基督教/ 301
历史的耶稣/ 301
信仰的基督/ 307
终结与开始/ 313
佳音/ 314
基督的奥体/ 319
教会的心灵/ 322
罗马天主教/ 329
东正教/ 334
新教/ 339
第九章 原初宗教 / 345
澳洲经验/ 346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48
原初世界/ 354
象征性的心灵/ 357
结论/ 360
第十章 最后的考察 / 363
宗教之间的关系/ 364
智慧传统/ 365
聆听/ 369
注释/ 371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目录
〈导读〉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订序〉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第一章 出发点/ 1
第二章 印度教/ 13
人们要什么?/ 14
人们真正要什么?/ 20
内在的超越/ 23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27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29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2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38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42
生命的阶段/ 51
生命的位置/ 55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59
在宇宙中成长了/ 63
世界——欢迎和再见/ 67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72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74
第三章 佛教/ 79
醒悟了的人/ 79
沉默的圣人/ 84
反抗的圣人/ 88
四圣谛/ 94
八正道/ 99
佛教的基本概念/ 107
大乘和小乘/ 115
花的秘密/ 123
金刚霹雳/ 134
渡河的形象/ 138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42
第四章 儒家/ 145
第一教师/145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150
儒家对手的答案/ 154
孔子的答案/ 158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163
孔子的方案/ 170
伦理或是宗教?/ 173
对中国的冲击/ 177
第五章 道家/ 183
老子/ 183
道的三种意义/ 185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186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187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188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191
力量的混合/ 193
创造性的静/ 194
道家的其他价值/ 199
结论/ 206
第六章 伊斯兰教 / 209
背景/ 210
先知的封印/ 211
带来胜利的迁徙/ 216
持续的奇迹/ 219
基本神学概念/ 223
五根支柱/ 230
社会的教义/ 235
苏非教派/ 243
伊斯兰教何处去?/ 252
第七章 犹太教/ 255
神的意义/ 256
创造的意义/ 260
人存在的意义/ 263
历史的意义/ 266
道德的意义/ 270
公正的意义/ 272
受难的意义/ 276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80
生命的神圣化/ 284
启示/ 287
选民/ 291
以色列/ 295
第八章 基督教/ 301
历史的耶稣/ 301
信仰的基督/ 307
终结与开始/ 313
佳音/ 314
基督的奥体/ 319
教会的心灵/ 322
罗马天主教/ 329
东正教/ 334
新教/ 339
第九章 原初宗教 / 345
澳洲经验/ 346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48
原初世界/ 354
象征性的心灵/ 357
结论/ 360
第十章 最后的考察 / 363
宗教之间的关系/ 364
智慧传统/ 365
聆听/ 369
注释/ 371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目录
〈导读〉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订序〉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第一章 出发点/ 1
第二章 印度教/ 13
人们要什么?/ 14
人们真正要什么?/ 20
内在的超越/ 23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27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29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2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38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42
生命的阶段/ 51
生命的位置/ 55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59
在宇宙中成长了/ 63
世界——欢迎和再见/ 67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72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74
第三章 佛教/ 79
醒悟了的人/ 79
沉默的圣人/ 84
反抗的圣人/ 88
四圣谛/ 94
八正道/ 99
佛教的基本概念/ 107
大乘和小乘/ 115
花的秘密/ 123
金刚霹雳/ 134
渡河的形象/ 138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42
第四章 儒家/ 145
第一教师/145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150
儒家对手的答案/ 154
孔子的答案/ 158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163
孔子的方案/ 170
伦理或是宗教?/ 173
对中国的冲击/ 177
第五章 道家/ 183
老子/ 183
道的三种意义/ 185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186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187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188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191
力量的混合/ 193
创造性的静/ 194
道家的其他价值/ 199
结论/ 206
第六章 伊斯兰教 / 209
背景/ 210
先知的封印/ 211
带来胜利的迁徙/ 216
持续的奇迹/ 219
基本神学概念/ 223
五根支柱/ 230
社会的教义/ 235
苏非教派/ 243
伊斯兰教何处去?/ 252
第七章 犹太教/ 255
神的意义/ 256
创造的意义/ 260
人存在的意义/ 263
历史的意义/ 266
道德的意义/ 270
公正的意义/ 272
受难的意义/ 276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80
生命的神圣化/ 284
启示/ 287
选民/ 291
以色列/ 295
第八章 基督教/ 301
历史的耶稣/ 301
信仰的基督/ 307
终结与开始/ 313
佳音/ 314
基督的奥体/ 319
教会的心灵/ 322
罗马天主教/ 329
东正教/ 334
新教/ 339
第九章 原初宗教 / 345
澳洲经验/ 346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48
原初世界/ 354
象征性的心灵/ 357
结论/ 360
第十章 最后的考察 / 363
宗教之间的关系/ 364
智慧传统/ 365
聆听/ 369
注释/ 371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项重大的不同,关系到救世主时代来临的方式。有的指望救世主真的会出现——一位教士或国王,作为神的副手,会建立新的秩序。另方面则有一些人,认为神会指派一位代理人直接来干预。后者的看法,适当地称之为救世主的期盼,希望有“一个时代,以色列人能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有政治自由、道德完美以及尘世的福祉,而且全人类也能如此。”第一个概念把第二个概念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不过更加上了一个崇高而卓越的政治和精神人格,他来让世界为神的国度做好准备。
第二项紧张所反应的是,在犹太教之内,一般而言有复兴国和乌托邦的冲动。复兴的救世主义要想把过去的情况加以重新创造,特别是现在理想化了的大卫王式的君主制。在这一点上,希望倒转头去重新建立事务原先的状态,以及倒回到“与祖先生活在一起的生命”。不过救世主义也配合上犹太教向前看的冲动,因此而有预见一种前所未有的事务状态的乌托邦的版本。
最后,救世主义者对于新秩序是否与先前的历史连续,或者把整个世界的基础动摇,而(在末日)代之以类别上超自然地不同的永世,意见各有不同。当犹太人的势力在面临欧洲之兴起而衰退时,以色列政治复兴的希望似乎是愈来愈不可能的时候,盼望奇迹的救赎之心窒息了政治上的渴望。救世主的时代随时会来临,突发而灾变地来临如山崩海啸。自然的律法会被取消而由不能想象的神圣秩序所取代,唯一可以想象的是“救世主时代诞生的阵痛”——由恐惧而引起的可怕图像是犹太人正在真实地经验着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和平。因此就连这种启示的版本也包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危险和害怕由安慰和救赎平衡了过来。
在这三种对立中,本质虽然彼此相反,而选择却是深深地互相纠结在一起。救世主的观念由于其组成分子的对立所产生的紧张性,而得以凝聚和保留了它的活力。我们无法找到纯粹一种主张而不混杂另一种主张的;只有在成分的多寡上有所变动,而且往往是很剧烈的。
可是,事情从来就不是那么简单,在时间的流程中,救世主的观念变得复杂了。它的活泼的概念永远是希望,而这个希望永远有其两面性;政治国家一面(预见犹太人对敌人的胜利以及他们在世界事务上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以及精神的、普遍的一面(他们在政治上的胜利会伴随着世界性的道德上的进步)。
这个事实令人瞩目,却似乎是可以说明的。如果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两个持久的文明中——南亚,以印度为中心;以及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及其文化分支——我们会发现其主要面貌是由当权的人所铸造的;在印度是婆罗门,在中国则是士。对照起来,西方的面貌在这种事情上是决定性地由犹太人塑造,他们在整个形成时期中都是失败者。统治阶级可以满足于其身份地位,而失败者就不会。除非他们的精神被粉碎了,而犹太人的精神从来就没有被粉碎过,被压迫的人希望改进。这种希望给予圣经上的犹太人一种前进的向上心灵。他们乃是一种盼望的民族,一种在等待的民族——不是要摆脱压迫者的控制,就是要横跨入到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