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龙应台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28.00元
  • ISBN:7108033631
[序]
  • 毛阿一
    2019-08-14 00:25:52 摘录
    孩子是两个人的,生孩子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医生和护士在为众多的病人跑进跑出的时候,只有丈夫能够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每一场阵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要她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义工台疗的美国医生告诉我,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男人不愿意陪妻子进产房。有的说“生孩子是查某人的事”;有的说“受不了那样血淋淋的镜头”;我很快乐,觉得自己从头到脚是一只在咀嚼的母牛,没有一寸头脑,没有一寸心思,全是身体、全是胃口、全是生理机能—上帝造女人,使她成为生殖孕育的媒体,我变成造化的一部分,心里充满了幸福。然后,有所谓的“坐月子”。许多中国女人,在产后的那一个月里,婆婆或许会坚持你“坐月子”;但是,妇和婆婆之间的分歧,由孩子的出生而长的,恐怕还不止于坐不坐月子的问题。媳妇要让宝宝趴着睡,说是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头形美丽;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闷死!”媳妇要让宝宝少穿点衣
    服,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冻坏!”媳妇要这样,婆婆说那样,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里,可能最后总是要听婆婆的,因为婆婆地位尊贵,因为中国男人以做“儿子”为主,做“丈夫”为次,因为初生的要儿属于整个大家
    庭,是负传宗接代大任的长孙,而不单纯地属于生他的女人。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
    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
    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
    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
    做妈妈的。”
    我喜欢这个方式。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有异,客观环境也
    在不断地变化中。对孩子的教养观念绝对是差异多于同意的。两代人同时争取对孩子的“主权”,冲突就避免不了。那么这个“主权”究竟应该给做母亲的,还是给做奶奶的呢?我相信母亲有天赋的权利,任何剥夺母亲生、养权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乔࿓乔
    2018-01-23 03:17:06 摘录
    她着迷似的想吻他,帮他穿小衣服时、喂他吃麦片时、为他洗澡时、牵着他手学走路时,无时无刻她不在吻着娃娃的头发、脸颊、脖子、肩膀、肚子、屁股、腿、脚趾头…
    读着生动的文字,我的脑海里尽是平日里宝宝和我的互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